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只要你能说服别人“相信”,谁管你自己信不信呢?只要你当着大伙的面说“相信”,你私下里乱说又何妨呢?就是你大说“不信”,只要你无法号召大家“不信”,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相信了。
  •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所承担的,大半都不是我们造成的,资产阶级在为自己的过失买单时,却要拉上无数受害者和他们一起摇旗呐喊。
  • 老无所养的情况在中国乡村普遍存在,尤其是孤寡老人,往往处于悲惨的境地。传统自给自足的养老模式,远远不能适应乡村社会的变化。养老不仅是经济的问题,还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加紧建设合格的养老体系和重构敬老文化是当务之急。但是,被资本逻辑和效率理念所支配的政府,还没有将全面建设合格的养老体系提上议事日程。
  • 外型之于政治,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所谓的“第一夫人”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正是一批重要的文化精英的介入,同性恋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丑恶的现象。传统上关于“异性恋”、“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等等的文化建构已经被质疑或冲破,我们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回归到了自己真实的性别身份上来。
  • 說到底,就像英文片名提示的,Finding Mr. Right,這部電影跟北京沒關係,跟西雅圖也關係不大,它的題目就應該是赤裸裸的《湯唯遇上帝國大廈》。
  • 《读者》在温情脉脉的包裹之下完成了一场“变脸”,但“这种不肯直面人生的粉饰太平是在自欺欺人,它诱使我们放弃愤怒和反抗,对不公和不义逆来顺受。”作者也用看似柔软温情的方式对《读者》做了严肃的解剖。
  • 为国家服务者卑贱,替资本卖命者高贵,这本是隐匿在“一流”中的真理。只不过,在这桩跨国大学的生意中,更积极向人们传递出这一信息的,恰是作为国家代理人的政府。看上去,它比跨国大学更急于宣布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已经变得毫无必要,也更急于将人们驱赶到全球化的自由/不自由的劳力市场之中。
  • 中国城乡教育越来越大的差距,农村孩子上大学和不上大学都没有较好的出路,以及当下整个教育培养人的思路,已成为社会两极分化的十分有力的助推器!整个社会的上下流通之路似乎越来越被堵死了。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些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人,在学校的政治课上,最讨厌用“阶级分析法”去分析世界,但是,强大的现实却复活了我们对于“阶级”“阶层”等概念的认识。
  • 正是影片对于阶级关系和灾民求生力量的忽视使得影片缺乏对历史动力的自觉意识,缺乏完整把握历史的能力,从而使得灾民的苦难命运成为一种荒诞的存在,对于灾民苦难的纪实最终透露出的是历史的荒诞意味。
  • “异地高考”不过是城市利益下的“蛋”。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并不在于农民工子弟的教育公平和向上流动,而是维护城市自身的正常运作。
  • 在咖啡馆读《资本论》是装B,还是魔都上海的现实一种?什么力量逼迫年轻人只能高价购买空间,来换取一点读书思考聚合的场所?
  • 劳动本身属于自身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打工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别人(别的地方)那工作的人”,而刚好这个别人,就是现在所谓的老板。打工的,慢慢形成的文化就是“临时”的。
  • 第一代农民工在大城市苦了许多年,满以为回家就可过上惬意的日子,然而,故乡又能给他们什么呢?今日的乡村并未处于所谓的“残酷生活”激起的波澜之中,乡村太安静了!
  • 今天,围绕在我们身边让人倍感轻松的经济规律就是“一切都可以买卖”。历史争议、政治问题可以用购买来解决,爱国热情、政治诉求、社会公正可以通过购买来处理。
  • 我们还能发现身边的“新竹阿姨”和“崇明阿婆”么?我们是否怀疑过单一的利益链条对人际关系的塑造?我们希望怎样被身边的人对待?
  • “嘿,躲在房东背后的那哥们儿,出来吧?”你还真不知道该谁走出来。割裂,似乎成了流行病。“百分之九十九”的我们,真的互相理解么?
  • 看一个城市好不好,也许不必先看日子好过的人活得有多精彩多周全,倒是要看日子最不好过的人怎么才能生存下去,怎么还能活出点尊严来。
  • 这样的见闻在中国的现实里,最容易被淡忘。没有“软弱无力”的政府,没有社会运动的传统,没有可以不计成本地投注时间的生活节奏,也没有任何“占领”的有效记忆和正面经验。于是,除了埋怨政府造了太多的公共设施——从图书馆到天桥——当摆设之外,人们一无所求,没有丝毫想去“占领”的愿望。
  • 想象一下,被综合治理成功的地铁里,一老一少衣衫褴褛,一节一节车厢走过,两旁市民冷漠、蔑视,无一掏钱,旋即警察到位,将他们带走。这就是我们要的明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