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庚:乞讨排行榜?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常庚:乞讨排行榜?
常庚:乞讨排行榜?
关键词:乞讨 排行榜
想象一下,被综合治理成功的地铁里,一老一少衣衫褴褛,一节一节车厢走过,两旁市民冷漠、蔑视,无一掏钱,旋即警察到位,将他们带走。这就是我们要的明天吗?
               
 
小时候看电影《大浪淘沙》,有一个细节至今印象深刻:于洋扮演的知识青年靳恭绶看到路边乞讨的母女,他下蹲,抚摸孩子的头发,无限悲哀。这简直是我人生中人道主义的第一课,觉得真正的同情要有发自内心的悲哀。他翻开布包,拿出几块铜元,随即过来一老太太向他乞讨,他也不假思索给了钱。不过后来的情节让我困惑了,革命者教官赵锦章搭住他的肩,把他领到火车站旁,对他说自己的父亲生病、妹妹上学,要向他借钱,靳恭绶很生气,说“你在耍我”,我当时也很生气,觉得这教官太没人道主义感情了。但教官说“我在说真理”,让他看车站工地上中国劳工的悲惨景象,靳恭绶热泪盈眶。教官说,全中国到处有这样被压榨的劳苦大众,你能救得了他们?教官告诉他,只有民众联合起来革命,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才能救中国。

教官的话确实是真理,我当初这样想,但教官对靳恭绶充满同情的善举没有肯定,我总是耿耿于怀。一直看到教官后来被反革命分子枪杀,我看着雨中教官的表情,我似乎明白,教官之所以找靳恭绶,给他指明革命的方向,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善举。所以,人道感情是革命者的前提,革命是对人道感情的提升。这样想着,也就释然了。

1980年代以后,街边车上,乞讨的人多起来了,行善的人也不少,当然,教官没有了。相反,新闻媒体成了另外一种教官,总是暗示乞丐可能是骗子。他们白天乞讨,晚上住星级宾馆!这也影响了市民,我记得电视里,一中年妇女冲着镜头喊,他们赚的钱比我还多,我的工资每月才几百,我为什么要给钱。不过一般市民还是见不得老人家、残疾的、孩子们的乞讨,由其见不得身穿学生服的孩子,面前摆着一张纸,写着父母的境况交不起学费等等,唉,人们的善心还是被激发出来。他们是骗子吗?骗子就骗子吧,也许这回不是骗子呢,也许这回真的是需要帮助的呢,新闻媒体阻止不了市民的善心。

记得《圣经》上写,末日审判时期,基督对某人说你可以进天堂,因为你帮助过我,这人说主啊我从来没见过你,怎么会帮助你呢,基督说你帮助过一个乞丐,那乞丐就是我。中国没有这样的故事,但中国人认为行善是积德,而经过近一个世纪无神论的熏陶,老百姓并不觉得善举之后真有天堂等着他们,但不妨碍他们行善,这还真是超越功利目的了。

不过城市管理者不这样想,他们更担心这样的市民多了,会招来更多乞丐,把城市弄得乌七八糟。最近,地铁警方发布了乞讨排行榜,依被警方扣留次数排出,第一名是残疾青年,第二名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都是几百次进出“综合执法工作站”了。而且,他们居然一秒钟能得到一百美元,他们居然在工作站里交流经验,他们居然打麻将赌钱输了就出来乞讨,他们居然吃有鸡腿的外卖,他们居然对警察炫富……不好意思,如果把警察的劣迹也罗列起来,谁比谁更劣呢?

警方呼吁市民在地铁里,遇到有行乞者,发微信给警方,警方保证几分钟内出警。

想象一下,被综合治理成功的地铁里,一老一少衣衫褴褛,一节一节车厢走过,两旁市民冷漠、蔑视,无一掏钱,旋即警察到位,将他们带走。

这就是我们要的明天吗?

欣慰的是,这份排行榜刚出笼,就遭到不少文化人的反对。连文化人都反对了,市民更不用说了吧,因为我总是相信,市民们的善心比文化人多得多。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