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光:在今天,谁来赡养我们的乡村老人?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王磊光:在今天,谁来赡养我们的乡村老人?
王磊光:在今天,谁来赡养我们的乡村老人?
关键词:乡村 养老 效率理念 新农村建设
老无所养的情况在中国乡村普遍存在,尤其是孤寡老人,往往处于悲惨的境地。传统自给自足的养老模式,远远不能适应乡村社会的变化。养老不仅是经济的问题,还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加紧建设合格的养老体系和重构敬老文化是当务之急。但是,被资本逻辑和效率理念所支配的政府,还没有将全面建设合格的养老体系提上议事日程。
    当你到广阔的乡村大地上随便走一遭,你看到数千年来以青壮年为劳动主力的农耕文明,现在却只能依靠无数老人来传续,哪怕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只要还未倒床,依然摸索在田间地头;当你绕开立着一栋栋漂亮小楼的新农村示范点,走近那些最破烂的民居、废弃的祠堂或者牛栏,你时不时就会发现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龟缩在角落里,看到你的到来,他(她)蠕动嘴唇,浑浊而绝望的目光里生出惊喜……这时候,一个词语从你的脑海中冒出来:养儿防老。在大学的课堂上,你曾是多么激烈地批判这种“落后的观念”。但现在,当你触摸到活生生的现实,想起当年的浅陋,你的脸红了。
    必须要承认,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经济发展了,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社会进步了呢?在今天的乡村,随便到哪里,你都不难听到这样的慨叹:“有两个儿子又怎么样?儿子长年不在身边,一年顶多回一次,过年吃的喝的,还不是从我们两个老的这里拿?有儿子跟没有儿子有什么区别哟……”儿女在城市打工,早已远离了农业,农村老人的劳动强度并没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有所减轻,相反是加大了。而且,这三十年来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思路,让传统的文化生活消失殆尽,而新的乡村文化还未开始创建。农村老人在种田之余,几乎没有文化生活,心里非常寂寞。
    有儿女的留守老人尚且如此,对于那些根本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又有谁来为他们“防老”?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处境,我会选择“悲惨”。他们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绝大多数孤寡老人都有一身病,却无钱就医,更无人照料,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死去。幸好现在农村统一办了养老保险,年满六十的老人每个月能领取六七十块钱,再加上粮食都是自己种的,也就不至于饿死。
    最近正好看到一个新闻:在雅安地震中,一个独自生活了几十年的102岁老人,在废墟中扒砖自救。当他在医院里得到免费晚餐时,感动万分,不禁感叹“成都的伙食就是好”。而像他这样“无人认领”的老人,在该医院首批入院的204名伤员中,有五六位。相信许多人看过这条新闻后都要问:为什么一个年过百岁而又无依无靠的老人,还只得自食其力地熬着最后的时光呢?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啦!
    更严重的是,这些孤寡老人平时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精神寂寞到可怕的程度。在数千个村庄进行过扶贫和考察的蔚然老师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孤寡老人,躺在床上,渴望交流,就在床头的墙上挖一个洞,每当听到路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就觉得像在跟他说话一般。他从不关大门,就是盼着有人进来跟他说几句话,哪怕是小偷也好,可是小偷也不来。这些孤寡老人也都是人,但是我们的社会却并没有把他们看作是完整的生命体,没有人去关心他们。有这样一个数据:中国农村每年有超过10万的老人自杀,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孤寡老人自杀的情况就更为普遍。
    近些年来,政府和媒体推出了许多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是,这所有的典范在着重强调农民收入的增加、公共设施的完善、楼房的漂亮、环境的优雅之时,却在有意无意地掩盖老人的问题。事实上,许多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不但被周围人歧视,也恰恰是新农村建设所遗弃的对象。他们没有力气,没有财力,也没有话语权去参与新农村建设。其中的种种权益,他们往往不能享受。有人会问:国家不是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一等低保每年一千,二等八百。但是,就是这么一点钱,很多这样的老人仍被排除在外。因为没有人替他们说话,去为他们争取名额。在农村,身强力壮的有钱人吃低保,早已不是新闻。
    即使是那些有儿有女,且儿女常在家乡的老人,他们的晚年就一定幸福吗?现在农村有这样一个常见现象:儿子成家后,也像城里人一样,通常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但农村没有商品房的买卖,用来盖房的土地资源也非常紧缺,一般都是拆老屋盖新楼。不少人将楼房建好后,就将父母赶到装农具和柴草的角屋里、牛栏里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平时对父母的关照也是极其之少。这样的儿子,还能指望他给你养老?得了吧!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传统道德的沦丧,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传统的乡土中国,“养儿防老”是一个确保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条件。对于那些没有生儿子的家庭,或者孤寡老人,往往会从族里或亲戚家过继一个儿子,或者,由家族的德高望重者出面,给这样的老人安排一个继承人。继承人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有道德的约束以及家族的监督。然而,在今天的乡村,随着家族社会的终结,虽然“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普遍存在,但由于“儿”的长期在外打工,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儿”的急剧减少,“儿”几乎不再过继给他人,以及“儿”不孝等情况,“养儿防老”这种自给自足的养老模式,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已然成为不可能。
    那么,我们自然要问:在今天,谁来赡养我们的乡村老人?
    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约占全国老年人的63%,达到1.05亿,现在应该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告诉我们:2012年,中国农村约有5000万的留守老人。如果再加上可能无法统计数量的孤寡老人,这个数字就更加庞大。而与之相对的是,在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本没有公益性的养老机构。少数地方虽有,但因条件极其简陋,服务水平低下,老人宁可在家等死也不愿入住。
    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情况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上如此普遍和突出,而且,养老不仅是经济的问题,还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加紧建设合格的养老体系和重构敬老文化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难道政府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不!政府之所以还没有行动起来,不是不了解情况,也不是没有财力,而首先是因为政府还未转变社会管理的理念。在这样一个一门心思发展经济且被资本逻辑所支配的时代,效率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凡事有投入,就一定要追求最高的回报;而对于那些看起来只有投入而没有回报的事情,都被认为是违背了效率原则,政府往往不愿去做。与农村养老体系的兴建始终不能展开形成对比的是,地方政府却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规模地推进撤点并校的工作,也正是这种效率理念的最好诠释。
    倒是少数乡村建设志愿者的行动令我们感慨不已。他们依靠一些关心民生的学术团体和公益组织,深入乡土开展新农村建设实验:创立社区大学,为农村人提供文化生活和智力支持;创办老人公益食堂,扶助老幼,弘扬尊老爱幼的道德传统。也许,他们所做的一切,相对于农村社会的实际需求还微不足道,他们的成果也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夭折,但是,他们的探索,却为建设真正的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3/4/23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