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当谈论环保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王欣然:当谈论环保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王欣然:当谈论环保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关键词:环保 地球一小时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所承担的,大半都不是我们造成的,资产阶级在为自己的过失买单时,却要拉上无数受害者和他们一起摇旗呐喊。

    

    环保,既是旧事,又是新闻,既是不断可以重新炒热的冷饭,也是永远当之无愧的政治正确。放眼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能够让全世界人民一起热血沸腾的早已不再是革命,而是环保、女权,以及同性恋。尽管这世界还有无数个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跨越的篱障,但我们除了可以自由买卖之外,还可以自由地谈论关于环保的一切。

    作为近年来风头颇盛的环保活动之一,“地球一小时”在上个月底准时启动。这个活动于2007年始发,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倡议,呼吁公众在每年的3月28日晚上20:30熄灯一小时,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此倡议旋即引发全球熄灯风潮,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超出2000个城市参加活动,截止至2012年,中国内地共有124个城市加入到活动中。
   
    而事实上,这个倡导低碳节能的活动在不断壮大声势的同时也一直面临着众多质疑。可以说,这个活动是概念先行的典型,它的象征意义和唤醒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从节能角度来看,民用电仅占耗电系统的12%左右 ,而在所有家电中,灯泡耗电的比例也是极低的,即使全球大部分地区响应号召,节约的电量也极其有限。反之,这种同一时段集体熄灯的行为却可能对城市供电系统造成威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骤然的低负荷供电在电力系统中不仅没有节能,反而构成了不小的浪费——一个城市的供电量是额定的,电网也是不会中断的,那些电流还是在发出,只是没有被使用。而说到低碳,近些年的活动中,以烛光代替灯光已成为主流,一支蜡烛燃烧的碳排放量比起灯泡,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就是这样一个活动,已经在全球开展了七年且有愈演愈大之势,网上争议不断,支持者不断强调这个活动的象征意义,但为什么一定要用一种不环保的形式去宣传环保呢?活动效果好、吸引人数多根本不能作为理由——人越多岂不是越浪费?而且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这个活动的意义,还是只是作秀以彰显自己的道德优越?这话说来有点难听,可既然声称环保,就应该说到做到,否则的话,一个谎言何以带动真理的传达?更何况,这个真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说起环保,大家总是下意识的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如何节能,如何低碳,从我做起,一点一滴的行为都能改变世界,这当然是很好的理念,问题是全然看错了方向走错了路,结果渐行渐远。当我们谈论环保的时候,除了去探讨如何保护现有环境之外,是否也应该质疑是谁在破坏我们的环境?只看结果不问原因,只会导致环保活动的碎片化。做了无数小事,但没有一件能够触碰到实质,也就不能够真正改变现状。是谁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导致了今天的糟糕局面?而这种发展模式造成的仅仅是环境问题吗?在经济发展占主导,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诉求的局面下,该熄灭的究竟应该是自家的星星小光还是资本的熊熊大火?
  
    而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应该利用环保本身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去做些更有益的行动,环保的路还很长,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即便不论及那些大型的组织活动,单就自身而言,也是大有可为的,拿消费来说,时尚业的蓬勃与光鲜是无数黑工厂的工人以微薄薪资日夜劳作的产物,而这样的大型国际连锁企业一年所消耗的地球资源又有多少?如果能够将眼光放得足够广阔,看到那些劳工和我们的生活,以及保护地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少买一件新的时装,多去关注下几乎无人问津的工人运动?日常生活实践中处处皆环保,与其大张旗鼓的去熄灭一盏浪费的灯,还不如在无人使用的时候拔下电源插销更经济环保。因为相比某些华而不实的活动而言,这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假如能够坚持和夯实,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意味着一种政治态度,当环保活动不再是一时一地的激情,而是转变为更加系统和整体的行动,并最终促使日常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那么这样的环保可能激发的能量,与最终所带来的改变,才可能是最为长远和深入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此项活动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已然占据大半江山,且有递增趋势。据说,这项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表明对抵御全球环境恶化的共同支持。说到责任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教诲我们已经从好莱坞听了N多年,然而现实的版本则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们早已以功成名就的姿态退隐江湖了,美名和传奇他们收入囊中,当做诱饵,而被他们一手操弄出来的血雨腥风的残局,就留待后人收拾吧。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所承担的,大半都不是我们造成的,资产阶级在为自己的过失买单时,却要拉上无数受害者和他们一起摇旗呐喊。在承担损失的时候,我们是一家人,是不分彼此的地球村居民,然而当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和企业时,当这样的产业链背后是无数被污染的山水和被制造的贫穷混乱时,我们是站在同样的位置上吗?环保之名的背后,是多少被掩盖的差异和不平等?

    是的,我们共同熄灭了一盏灯,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共同体。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