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 2018/06/10
    台湾通俗音乐进入到现代形式与现代音乐工业产制历程将近百年,这期间不断的和外面的世界、外来的文化、外来的语言、外来的音乐表现形式发生关系。在离乱与变迁之中,许多交会与转变发生,也许正因为这样,「自己的歌」是什么始终是困扰人甚至相互攻讦的命题。又或者每过几年,流行音乐产业界与文化界突然赋予某一个时期的歌曲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型或重新命名类型,因此人们常常迷失于音乐时代感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 2018/06/08
    中文版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1期 原版: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2017) 116 (4): 669-706 即便在今天,区分这两种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式也是有意义的——共产主义除了作为哲学假设,还包含着仍然可以激活的丰富经验;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不仅应该而且需要对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革命进行总结,像当时的革命者们一样,不仅思考革命的原则,而且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做出历史的和理论的总结。
  • 2018/06/08
    2017年7月,恰逢此次研讨会前夕,电影《战狼2》横空出世。由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激起了一大波关于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公共讨论。电影中关于非洲的想像和再现既有其新颖的一面,也有其老套的一面。而它的走红也进而激发了对中国如何重构其全球南方地位所应进行的严肃讨论,尤其是这种重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性别化与性化的表征与影像来实现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时,这些对这部电影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合时宜。
  • 2018/06/08
    通过对真实进行拷问,非虚构、纪实性的戏剧创作力图找到一条介入当下社会现实的通道。本文对若干国家的当代社区剧场实践个案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不难看到,经由文献剧所发展起来剧场纪实创作方法让底层庶民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声,敞开自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 2018/06/08
    我认为美国的“美国〔大陆,the Americas〕化”(和中东与生俱有的、命运性的全球主义相比而言,美国大陆的全球主义是后天生成的、后天获得的)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化”(巴勒斯坦人中有犹太教徒也有十字军的末裔)是必然的。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是复杂交织的区域(应该从n地域的角度来思考东北亚)。日本在东北亚应该寻找令人期待的、具有可行性的共同性。这才是日本应有的未来蓝图。为此,有必要在与全世界息息相关的东北亚内外积极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将日本融入其中。
  • 2018/06/08
    从表象看,返乡书写是围绕社会敏感问题,学者、媒体、大众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一次交流和融汇。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则隐含了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现实,个体经验如何和真实问题对接,写作者如何重建与现实的关联等命题,换言之,在知识和理论重重包裹的学术语境中,返乡书写,是写作主体在问题的刺激和唤醒下,脱下文字的华丽外装,与现实和刺心难题的一次短兵相接。
  • 2018/06/08
    作家的更替并未沿着新时期代际更换的步伐推进,而是到50后一代,产生了真实阻隔,60后、7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尽管也已登上文坛,甚至进入成熟期,却始终无法从整体上取代50后的庄主地位。这种现象,显然无法单纯从创作主体的才气层面获得解释,若从社会转型背后的复杂语境加以审视,则可发现,这一问题和日常生活合法化后创作实践的危机有关,如何理解创作主体和时代之间的关联,成为宏大叙事淡化后创作主体
  • 2018/06/08
    本文尝试回到历史脉络,在激进内部理解改良,在改良脉络中反思激进。通过对中国乡村建设脉络背景的梳理及当代乡村建设十五年来的总结反思,以“乡村”为角度,讨论“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与“百年乡村建设”的复杂关系,进而呈现乡村建设内在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及百年来不同阶段与形式之乡村建设的深层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
  • 2018/06/08
    文化研究有着强调“脉络”与“实践”的传统,面对当前大陆文化研究对本土性议题与思想资源关注不足、整体性视野和历史感缺失等现实困境。中国文化研究如何回到自身独特的历史与社会脉络,通过打开边界和纳入本土资源,在近代中国与城乡中国间寻找更多可能的批判资源与抵抗性力量,直面更为丰富且复杂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本文尝试回到笔者所长期从事的乡村建设“行动—书写”实践,以“实践—研究”者为视角,希望打开主流视野所遮蔽的多元空间,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寻找文化研究的本土资源与推进可能。
  • 2018/06/08
    张馨文,德里安贝卡大学(AUD)博士生。
  • 2012/07/20
    《浮沉》想讨论一个命题:盛世下的欲望,是教育重要还是人的本质重要。徐晓鸥认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本质,道和谋的角力结果,走到最后的是持正道者。
  • 2012/07/20
    读书的确存在真实的困境,而且这困境一下子很难解决。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现在读书不再被认为是严肃的、认真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和要紧,就有毕业多少年还读不读书的问题。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的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
  • 2012/07/18
    提要:谍战剧对传统革命通俗文艺的继承和演变,当代谍战剧中的伦理危机,对个体的塑造,军旅题材向个人塑造、人性塑造的转变,抗战期间两党关系的重构。《我的团长我的团》对剧本的尊重。
  • 2012/07/17
    我就觉得其实对于一个群体(80后90后)的描述很好玩。它呈现了两副面孔,就是在一个非常稚嫩的面孔下,有一颗非常老的中国人的心。而且这个老的中国人的心,从五四到80年代经历了现代中国和革命中国不一样的主体和状况。这可能和80年代以来文化发展是有关系……《蜗居》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大家下班后消遣,而不是给人民以压力,更不需要给观众以紧迫感,迫使他们反思当下的社会风气,生活方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日常生活中意味着什么。
  • 2012/07/17
    谍战剧的走红,是市场的因素?观众对智力角逐的天然关心?是革命话语的延续?是爱情对革命的替代?电视剧研究的方法论,是美学的继续,还是另有深意?
  • 2012/07/16
    我相信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当中一定会有单纯,一定会有简单。那么文化、文艺又特别需要这种单纯和简单。为了简单我经常给演员这样的动员,你们到了剧组单纯一点,单纯可能会出奇迹的。我一直强调我们的影视作品要单纯下来。要简单下来。要在阴霾中看到阳光,看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信,要看到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
  • 2012/07/13
    美国学者霍兰在《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中说:“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发明,而是第一个马桶。废物处理使人们不再到处游走躲避自己的粪便,从而最终定居下来。”厕所的历史就是一部疾病史、卫生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龙应台说,到一个城市,高楼大厦大可不看,但一定看看厕所,这里才能了解这个地方的文明。
  • 2012/07/13
    向北欧看齐对于当下中国并不现实。但是北欧的成功也告诉我们,经济与福利并非对立,GDP与幸福指数不是冤家。讲句不中听的话,在一些官员的头脑中,只有经济发展才是唯一的儿子,至于劳动者的生育权、休息权、工资协商权等等都是后娘养的,不足以让法规条例引起重视。
  • 2012/07/12
    本文探讨琼·斯科特的论文《社会性别: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的问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着力勾勒了社会性别分析范畴在中国大陆和欧美的中国历史研究界相互关联而又截然不同的学术发展轨迹。在英语学术界,斯科特的文章标志着重大的概念上的转变,推动此后的研究走出仅限于对妇女的思考,引向对社会性别的关注;走出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作更广阔的对权力关系的探究。斯科特关于文化符号、规范性概念、政治社会体制和主体性身份的重要性的论述。
  • 2012/07/11
    作为一种持续超过半世纪的体制,分断体制已经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并自我巩固。无可否认,我们应该对分断的现实有一种更全面而系统性的视野,以便能使这项运动成为日常生活实践。
  • 2012/07/09
    作为在西方留学后回国,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影响的越南年轻一代文化精英,阮纯诗和高越勇回到祖国之后,他们的本土意识就是扎进本国最近的那个过去,以发掘那段在民族记忆中被遮蔽的历史人物和弘扬在现实中被压制的个人自由为己任。这种发掘同时也就是弘扬,二者是内在地相联系的。
  • 2012/07/07
    快速时尚(fast fashion)与现代社会对「速度」的追求有关。这不仅对生产者而言是如此,对消费者来说,在这种快速时尚潮流的影响下,其消费行为与模式也跟着产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快速时尚潮流的影响与响应或许也形塑了有关身体、主体与社会的看法。追求速度使人「晕眩」,快速旋转模糊了原本色彩分明的世界,使人无法辨识周遭事物。「晕眩」是因为界线的模糊化所致,而快速时尚产业正是在模糊雅/俗文化的界在线展现其影响。
  • 2012/07/06
    郭: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希望中国可以出现更多的普世价值,对此你怎么看? 答:我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过:“许多中国人认为这是可行的。但是,即便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只能期待中国的宪政议程论述中国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
  • 2012/07/06
    新秧歌剧是延安大众文艺的重要成果,它借用民间流行的秧歌调和秧歌舞改编而成,形式简单、活泼,极富感染力。但也因过于直白的政治宣教目的,在远离其创作和流行的历史环境的今天,很难再为人们所理解和欣赏。然而重读延安文艺工作者留下的新秧歌剧创作谈,却不难发现在这一简单的文艺样式背后暗藏着中国乌托邦叙事的若干历史难题,以及延安文艺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难题所做的叙事探索。
  • 2012/07/06
    调查数据显示:打工子女“流动儿童”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比例,“留守儿童”中男性比例与女性比例基本持平,但留守儿童中女性比例高于总体打工子女数中的女性比例。这表明打工子女流动与留守的选择中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为未来的劳动力“平等就业”留下了“不平等基因”。必须关注、促进男童女童的教育平等,还必须关注和改变与家庭决策相关的社会因素。
  • 2012/07/04
    外国观察者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至少是城里人,一说到鸡,就想到了肯德基。
  • 2012/07/04
    确保遗址保护的前提下,是否需要开展商业经营活动?这成为横亘在遗址公园管理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 2012/07/02
    作为一种持续超过半世纪的体制,分断体制已经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并自我巩固。无可否认,我们应该对分断的现实有一种更全面而系统性的视野,以便能使这项运动成为日常生活实践。
  • 2012/07/02
    “就眼前来说,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一台新的iPhone,远非中国工人的工作境况。”
  • 2012/07/02
    没有绝对的方法可以保证制度不被破坏,美国也没有,这就要靠文化,制度文化,也就是在制度被破坏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会主动启动纠正的程序,有足够多的人会选择制度而不是英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一直执行下去。你说现在国民素质不到,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表述,但是下一句话应该是开始训练,你找个地方去试点,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