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 2018/06/10
    台湾通俗音乐进入到现代形式与现代音乐工业产制历程将近百年,这期间不断的和外面的世界、外来的文化、外来的语言、外来的音乐表现形式发生关系。在离乱与变迁之中,许多交会与转变发生,也许正因为这样,「自己的歌」是什么始终是困扰人甚至相互攻讦的命题。又或者每过几年,流行音乐产业界与文化界突然赋予某一个时期的歌曲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型或重新命名类型,因此人们常常迷失于音乐时代感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 2018/06/08
    中文版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1期 原版: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2017) 116 (4): 669-706 即便在今天,区分这两种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式也是有意义的——共产主义除了作为哲学假设,还包含着仍然可以激活的丰富经验;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不仅应该而且需要对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革命进行总结,像当时的革命者们一样,不仅思考革命的原则,而且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做出历史的和理论的总结。
  • 2018/06/08
    2017年7月,恰逢此次研讨会前夕,电影《战狼2》横空出世。由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激起了一大波关于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公共讨论。电影中关于非洲的想像和再现既有其新颖的一面,也有其老套的一面。而它的走红也进而激发了对中国如何重构其全球南方地位所应进行的严肃讨论,尤其是这种重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性别化与性化的表征与影像来实现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时,这些对这部电影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合时宜。
  • 2018/06/08
    通过对真实进行拷问,非虚构、纪实性的戏剧创作力图找到一条介入当下社会现实的通道。本文对若干国家的当代社区剧场实践个案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不难看到,经由文献剧所发展起来剧场纪实创作方法让底层庶民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声,敞开自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 2018/06/08
    我认为美国的“美国〔大陆,the Americas〕化”(和中东与生俱有的、命运性的全球主义相比而言,美国大陆的全球主义是后天生成的、后天获得的)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化”(巴勒斯坦人中有犹太教徒也有十字军的末裔)是必然的。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是复杂交织的区域(应该从n地域的角度来思考东北亚)。日本在东北亚应该寻找令人期待的、具有可行性的共同性。这才是日本应有的未来蓝图。为此,有必要在与全世界息息相关的东北亚内外积极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将日本融入其中。
  • 2018/06/08
    从表象看,返乡书写是围绕社会敏感问题,学者、媒体、大众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一次交流和融汇。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则隐含了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现实,个体经验如何和真实问题对接,写作者如何重建与现实的关联等命题,换言之,在知识和理论重重包裹的学术语境中,返乡书写,是写作主体在问题的刺激和唤醒下,脱下文字的华丽外装,与现实和刺心难题的一次短兵相接。
  • 2018/06/08
    作家的更替并未沿着新时期代际更换的步伐推进,而是到50后一代,产生了真实阻隔,60后、7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尽管也已登上文坛,甚至进入成熟期,却始终无法从整体上取代50后的庄主地位。这种现象,显然无法单纯从创作主体的才气层面获得解释,若从社会转型背后的复杂语境加以审视,则可发现,这一问题和日常生活合法化后创作实践的危机有关,如何理解创作主体和时代之间的关联,成为宏大叙事淡化后创作主体
  • 2018/06/08
    本文尝试回到历史脉络,在激进内部理解改良,在改良脉络中反思激进。通过对中国乡村建设脉络背景的梳理及当代乡村建设十五年来的总结反思,以“乡村”为角度,讨论“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与“百年乡村建设”的复杂关系,进而呈现乡村建设内在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及百年来不同阶段与形式之乡村建设的深层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
  • 2018/06/08
    文化研究有着强调“脉络”与“实践”的传统,面对当前大陆文化研究对本土性议题与思想资源关注不足、整体性视野和历史感缺失等现实困境。中国文化研究如何回到自身独特的历史与社会脉络,通过打开边界和纳入本土资源,在近代中国与城乡中国间寻找更多可能的批判资源与抵抗性力量,直面更为丰富且复杂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本文尝试回到笔者所长期从事的乡村建设“行动—书写”实践,以“实践—研究”者为视角,希望打开主流视野所遮蔽的多元空间,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寻找文化研究的本土资源与推进可能。
  • 2018/06/08
    张馨文,德里安贝卡大学(AUD)博士生。
  • 2012/06/15
    英国女王在热火朝天地庆祝登基60周年的时候,有40年历史、致力于推动英语规范化的“女王英语学会”却无以为继,宣布解散了,承认自己抵挡不住短信和推特时代的语言潮流。
  • 2012/06/13
    在文化研究领域,台湾和香港的相关研究因其特殊的历史和经验可能并不为内地文化研究界所广泛了解。作为李陀、王晓明主编的“文化研究丛书”的一种,香港学者马杰伟的这本《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却有可能悄然改变上述知识状况,并让我们从中看到香港文化研究本身的活力与变化。
  • 2012/06/12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有像台湾这么浓厚又复杂的日本情结,即使与台湾同样曾受过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也没有。这么独特的“台湾日本情结”,当然与台日间的百年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台湾的战后政治经济史才是真正形塑“日本情结”的基本力量。
  • 2012/06/11
    越南知识界的思想状况,对于国人来说是一片空白。但中国与这个南方邻国之间,始终存在纠缠不清的历史联系。中国的革命与改革,都曾深刻波及到越南。审视越南几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不仅是理解越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键,也将有助于国人回到自己历史的深处,打捞那些曾被遗忘和遮蔽的人与事。
  • 2012/06/11
    诞生于1960年代的抽象精神,基本上否认了个人幸福的合理性,它擅长于将个人和市民生活做丑化处理,而不会在叙述中显示出"资产阶级"生活的魅力,而更愿意将革命后的市民社会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就此而言,《启蒙时代》更能体现革命后的市民社会的特点。《启蒙时代》所体现出的革命根本不是为了超越市民社会,相反,革命是为了回归市民社会。
  • 2012/06/11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全国已有进城打工者约2.6亿。他们不希望被忽视、被定义、被表述,他们自称“新工人”,他们创建自己的文化艺术博物馆,组建自己的艺术团,举办自己的文化艺术节,开办自己的打工子弟学校,他们说:“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
  • 2012/06/11
    “如果缺乏视觉表达和记忆,我们对历史、社会的认识会流于概念化,因此也很容易忘记,缺乏感情的冲击,缺乏对痛苦的感同身受,我们的价值观也很容易被其他概念所取代。”
  • 2012/06/05
    随着孩子们对高科技新“玩具”上瘾,质疑也越来越多。以“00后”为主体的城市青少年被很多网民称为“iPad一代”,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智能科技产品的兴趣和依赖度远远超过以往的孩子,在他们中间,用电子产品进行“拇指交流”大行其道,人际交往的时间和技巧反而弱化。
  • 2012/06/05
    我们的生活被"工业"操控,我们自己却意识不到。对于"工业"的理解不单是工厂,还有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是"产品"。这些产品无处不在,它们闯入我们的家庭,由塑料或是别的数年前尚不知其成分的材料构成,色彩鲜艳,与我们如影随形。它们借助于对我们的心理和潜意识影响益深的广告,跟随着我们。
  • 2012/05/30
    近年来藏区频发的社会冲突,让民族问题重新进入了公共讨论的视域。若细剖之,民族问题包括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外交与国家安全等多个面向;这使得对此问题的讨论,总难切中实质。梁雅茜从西藏的经济发展问题入手,指出全球范围内对西藏的异域想象,加之中国以经济绩效为主导的发展主义,二者共同造就了西藏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双重边缘化。在表面的GDP高增长外,西藏并未能建立起一套良性的经济秩序,这是今日西藏地区民族冲突的一个主要因素。
  • 2012/05/30
    近年来,上海周边出现了十几家小型有机农业户,他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曾是城市里的白领一族。当无数农民放下锄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时,这群城市中青年“解甲归田”,回到了农村的土地上,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理念的“新农民”,以实践来回击由现代主流技术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漠。反映城市青年返乡务农的纪录片《老贾的农法》不单讲述了“新农民”的代表老贾这几年来的实践心得,更展现了城市青年回归土地、认识土地的情怀。
  • 2012/05/29
    本文为“从西天到中土”项目研究员陈韵在2011年夏天在德里期间,应《中国财富》和《南方都市报》编辑宁二所邀,对作家阿兰达蒂·罗伊所作的采访原文。本文的节选分别以《印度,想象的战争和会计师国家》和《印度,想象的战争》在两份刊物上发表。
  • 2012/05/28
    1994年第三至第七期的《读书》杂志,连续刊发了以“人文精神寻思录”为题的一组讨论,引发了全国人文学术界对这一话题持续两年多的大讨论。十八年过去了,这次大讨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没听说过,但是其重要性不仅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文化和人心的败坏日趋严重。如果说,当时对人文精神的讨论还仅仅是在学术界展开,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已经恐怖地逼到每个人的眼前。当年参与讨论的那些学者又是如何看待那次讨论以及对当下的意义呢?十八年后,四位学者再次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 2012/05/20
    蓝博洲先生1960年出生,苗栗客家人,在辅仁大学就读时,曾通过杨逵、陈映真等人触及社会思潮,原本想从事小说创作的他,在搜罗资料时读到"二二八"的相关文字,引发他寻访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他以小说进入台湾文坛,但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台湾历史写作,致力于揭露台湾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采访与写作。
  • 2012/05/20
    "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爆发的时候,人们还可以天真地认为这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暴政行为,那么当这场运动发展至利比亚、叙利亚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看到,其背后隐藏的影响所有阿拉伯世界的深层次的宗教与社会动因。
  • 2012/05/20
    作者以拉丁美洲的文化研究为例,谈了三方面内容。1、重视对“第三世界”的横向研究;2、“第三世界”研究中的“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3、“第三世界”研究中的世界眼光与民族主义。
  • 2012/05/15
    我们一直在寻找最能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试图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却没看到民族品牌就是一面很好的文化产业旗帜。
  • 2012/05/15
    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中,有很多剧本都改编自网络小说。为何网络小说突然一跃成为荧屏新宠? 它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能获得影视剧制作方和电视观众的双重喜爱?
  • 2012/05/15
    100年前的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在英国启航,载着多少人对新世界的向往,最终沉入海底。现在,带着3D的光环,这段沉船往事再次回归银屏。
  • 2012/05/15
    Facebook已经变革了我们交流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时代“朋友”的涵义,那么,它还会再度创造奇迹,避免重蹈AOL的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