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疯子/精神病篇 - 当代文化研究

>不配合的身体

文章: 130 (推荐:5)

不配合的身体
国愈“国”,家不家,巨变中的高度挤压和破碎构成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其间诸种暧昧难决、自我怀疑、深度绝望以及言此意彼、举措失当等现象屡见报端,凡有哭告无门、有心作为、深沉思考之人士,诉诸笔端之呻吟、呼喊、召唤、辨析、或行动之记录等均可纳入此列。
  • 2018/06/08
    2017年7月,恰逢此次研讨会前夕,电影《战狼2》横空出世。由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激起了一大波关于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公共讨论。电影中关于非洲的想像和再现既有其新颖的一面,也有其老套的一面。而它的走红也进而激发了对中国如何重构其全球南方地位所应进行的严肃讨论,尤其是这种重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性别化与性化的表征与影像来实现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时,这些对这部电影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合时宜。
  • 2018/06/07
    因为受过社会学训练,我一开始下乡就明白了“次优选择”的道理,我的原则是:能跟农民吃饭,就不要只说说话就走;能在农民家住一晚上,就不要只待一个下午就走;能让农民高兴一小时就一小时,开心一下午就一下午。我喜欢这种乡村里的事情,住到农民家里,让农民因为你的到来而开心,这种踏实的感觉很好。后来有很多的记者和学者批评我,你干的那些事到底能持久多长时间?我感到他们提问题的方式与我干事的方式和想法接不上茬子。
  • 2016/06/27
    关于佛罗里达奥兰多夜店屠杀事件中的枪击者奥马尔·马廷,最初公众所了解的几样信息中,包括他前妻这样的说法:她曾经遭受严重的家暴,直至2009年两人分手。大规模枪击事件中的行凶者通常有家暴史,这是一种耳熟能详的说法,事实也的确如此。
  • 2016/06/26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美国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最著名的理论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讲席教授”之一。本文由吴万伟译自Michael Sandel: “The energy of the Brexiteers and Trump is born of the failure of elites” BY JASON COWLEY。译者为爱思想网特约作者。
  • 2016/06/22
    最近这则来自减肥品牌的广告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广告中对女性“完美身材”的规定和展示是对女性身体的规训甚至羞辱。女权主义的批判我们已耳熟能详,但它仍然无法解释人们在面对此类“完美身材”时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在人们抗议这则广告的同时减肥品牌及广告公司却认为人们把对身体的焦虑转嫁给了商业机制;而这则广告的商家随后还得意洋洋地指出,虽然看起来是一片讨伐声但他们减肥产品的销售额却涨了三倍。如何理解“完美身材”带来的焦虑?这恐怕还不是单靠女权批判和政治正确能解释
  • 2016/06/22
    集体化时代,尤其是“文革”中,民众失去了接本的自由,整个社会被建构为一个“大监狱”。在这样的场域中,做为个体的民众承受着身体之苦、心灵之痛。然而,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大寨妇女对于集体化时代却充满了留恋之情。
  • 2016/05/09
    女工歌手段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我不想对着你赞美“母亲”这个词,因为有太多的赞美是在赞美牺牲。我也不想对你说“女性伟大”,那“伟大”正是对女性的束缚。我不想你活在牺牲和束缚当中。
  • 2016/05/04
    “强奸文化”是指把性暴力看做是惯常行为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所强调的不是如何制止强奸,而是如何防止被强奸。这一概念最初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女性主义者提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受害者站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强奸文化”的概念也随之流行开来。
  • 2016/04/28
    在众多和女性有关的话(ji)语(tang)里,我们经常听到“女人应该自由地做自己”。经常,这类话语会被打上“女权”的标记。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由做自己”才被认为是女权的?这样的口号真的通向正义么?如何才能建立一种更加进步的女权主义?
  • 2016/04/25
    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发起“奴性赋权”广告试图出售女性专用的产品。它们的广告视频展现的是真实的性别问题,但它们假装一个产品可以帮助女性解决这些问题。广告背后的动机是卖商品赚钱,但广告增加了商品销量的同时,它们向观众传递的信息也十分强大。
  • 2016/04/22
    本文以網路電子佈告欄的減肥社群與胖妹家族作為田野觀察對象,試圖從女性塑身行動中併發的厭食症現象、與以「性感胖妹」為其認同集結的討論版,探詢女性主義歷史中女性主體與客體化身體的古老命題。文中欲處裡兩個女性主義路線的典型衝突:一是情色女體的主動性與客體化問題、二是女性關照自己身體的獨特感官與多元行動/解放策略。
  • 2016/04/19
    从记住亲友的生日到面带微笑地提供服务,生活中人们总认为女性理所应当做到这些。“情感劳动”,这一社会学家在三十年前提出的概念,至今仍是无数女性面对的日常。是不是已经到了我们也应该忘记所有的生日的时候,到了停止伪装尖叫的高潮的时候,到了为工作场合中的情感劳动索取应得报酬的时候了?这对女人来说,或许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步。
  • 2016/04/10
    2015年《琅琊榜》热播,最吸引你的是男演员的美颜还是他们的互动与“基情”?当“基情”、“基友”等词汇变得耳熟能详,近年来“腐女文化”已经向“主流文化”完成了“逆袭”,而这背后,则是一场静悄悄发生的性别革命。
  • 2016/04/08
    失语的蓝外套你一定见过她们。在城市的每一栋大厦、写字楼;每一个商城、每一家饭店都有她们的存在。而你从未认识她们。哪怕她已经和你的共
  • 2016/04/01
    继反手摸肚脐、乳下夹笔、锁骨放硬币后,“A4腰”、“iphone6腿”横空出世,网路上又掀起一场身体大挑战,而这些挑战的主角无疑是女性。这场网络狂欢中有人回过神来纳闷:这些“批量生产”的标准是哪里来的,怎么就成了“最新审美标准”了呢?
  • 2016/03/30
    关于制造业升级需要“匠人精神”,而职校是明明培养“匠人”的地方,现在却是在批量生产工厂的“螺丝钉”。匠人精神不仅是做一名技术精湛的工人,更是做一名有意识、能团结的工人,成为正在的工人力量。但如今的职业教育,离这正社会主义的“匠人教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 2016/03/28
    其实,对人类肤色的审美标准不只关乎“美与不美”,它更与近代长期存在的西方中心话语,文化殖民,经济发展等复杂因素有关。如果将肤色审美放入这个框架来讨论,我们不仅容易理解风行亚洲的美白观念,也不难明白西方近些年兴起的美黑风潮。
  • 2016/03/20
    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身体的发展与人体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不可分的关系,对身体的运用与塑造,显示了这种身体背后的权力压迫和文化资本的隐蔽性存在。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者的资本,积聚着社会的权力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因此,身体也是一种话语的形式。本文主要是借助布迪厄“身体”的理论,进而分析“韩流”现象对中国女性身体的塑造。
  • 2016/03/05
    三八女权节即将来临,微博上多了这么样的一个话题导语:其实与年龄无关,只要你对美丽、浪漫和温柔充满期待,还要有那么一点天真,你就是永
  • 2016/01/13
    男人被期待有牛肠马肚的食量,豪放的大吃特吃意谓雄壮的体能、胸有成竹的胜利和生活压力的解放。大口吃肉,大口喝啤酒,充满着男人味。女人则被期待有优雅的小食习惯,精打细算热量可以展现高竿的自我约束能力,甚至连不吃肉的行为,都可展现对动物受难的同理心和无私的大爱形象。餐后再来份精緻甜点和一杯水果调酒,女人韵味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