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 2018/06/10
    台湾通俗音乐进入到现代形式与现代音乐工业产制历程将近百年,这期间不断的和外面的世界、外来的文化、外来的语言、外来的音乐表现形式发生关系。在离乱与变迁之中,许多交会与转变发生,也许正因为这样,「自己的歌」是什么始终是困扰人甚至相互攻讦的命题。又或者每过几年,流行音乐产业界与文化界突然赋予某一个时期的歌曲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型或重新命名类型,因此人们常常迷失于音乐时代感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 2018/06/08
    中文版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1期 原版: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2017) 116 (4): 669-706 即便在今天,区分这两种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式也是有意义的——共产主义除了作为哲学假设,还包含着仍然可以激活的丰富经验;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不仅应该而且需要对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革命进行总结,像当时的革命者们一样,不仅思考革命的原则,而且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做出历史的和理论的总结。
  • 2018/06/08
    2017年7月,恰逢此次研讨会前夕,电影《战狼2》横空出世。由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激起了一大波关于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公共讨论。电影中关于非洲的想像和再现既有其新颖的一面,也有其老套的一面。而它的走红也进而激发了对中国如何重构其全球南方地位所应进行的严肃讨论,尤其是这种重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性别化与性化的表征与影像来实现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时,这些对这部电影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合时宜。
  • 2018/06/08
    通过对真实进行拷问,非虚构、纪实性的戏剧创作力图找到一条介入当下社会现实的通道。本文对若干国家的当代社区剧场实践个案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不难看到,经由文献剧所发展起来剧场纪实创作方法让底层庶民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声,敞开自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 2018/06/08
    我认为美国的“美国〔大陆,the Americas〕化”(和中东与生俱有的、命运性的全球主义相比而言,美国大陆的全球主义是后天生成的、后天获得的)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化”(巴勒斯坦人中有犹太教徒也有十字军的末裔)是必然的。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是复杂交织的区域(应该从n地域的角度来思考东北亚)。日本在东北亚应该寻找令人期待的、具有可行性的共同性。这才是日本应有的未来蓝图。为此,有必要在与全世界息息相关的东北亚内外积极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将日本融入其中。
  • 2018/06/08
    从表象看,返乡书写是围绕社会敏感问题,学者、媒体、大众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一次交流和融汇。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则隐含了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现实,个体经验如何和真实问题对接,写作者如何重建与现实的关联等命题,换言之,在知识和理论重重包裹的学术语境中,返乡书写,是写作主体在问题的刺激和唤醒下,脱下文字的华丽外装,与现实和刺心难题的一次短兵相接。
  • 2018/06/08
    作家的更替并未沿着新时期代际更换的步伐推进,而是到50后一代,产生了真实阻隔,60后、7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尽管也已登上文坛,甚至进入成熟期,却始终无法从整体上取代50后的庄主地位。这种现象,显然无法单纯从创作主体的才气层面获得解释,若从社会转型背后的复杂语境加以审视,则可发现,这一问题和日常生活合法化后创作实践的危机有关,如何理解创作主体和时代之间的关联,成为宏大叙事淡化后创作主体
  • 2018/06/08
    本文尝试回到历史脉络,在激进内部理解改良,在改良脉络中反思激进。通过对中国乡村建设脉络背景的梳理及当代乡村建设十五年来的总结反思,以“乡村”为角度,讨论“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与“百年乡村建设”的复杂关系,进而呈现乡村建设内在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及百年来不同阶段与形式之乡村建设的深层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
  • 2018/06/08
    文化研究有着强调“脉络”与“实践”的传统,面对当前大陆文化研究对本土性议题与思想资源关注不足、整体性视野和历史感缺失等现实困境。中国文化研究如何回到自身独特的历史与社会脉络,通过打开边界和纳入本土资源,在近代中国与城乡中国间寻找更多可能的批判资源与抵抗性力量,直面更为丰富且复杂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本文尝试回到笔者所长期从事的乡村建设“行动—书写”实践,以“实践—研究”者为视角,希望打开主流视野所遮蔽的多元空间,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寻找文化研究的本土资源与推进可能。
  • 2018/06/08
    张馨文,德里安贝卡大学(AUD)博士生。
  • 2015/11/01
    近日,全面开放二胎引发了全民的热烈讨论。许多人关注二胎的生育政策是否会将妇女进一步束缚在家庭生活之中。当代文化研究网这次推送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少鹏的《妇女回家,还是“被”回家?》。文章集中探讨了关于“妇女回家”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经济政治含义,透过“妇女回家”的四次争论,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自由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转化存在着几个关键性的概念替换:以自由替代平等作为社会首要原则;以抽象的形式的平等替代具体的结果的平等;对个
  • 2015/10/31
    2015年10月25日,北京的帐篷空间移动到了位于门头沟区的小毛驴乡土学院。在北京流火帐篷剧社的小型试演前,二位再次展开了关于北京帐篷空间——这个城市的想象空间的对谈。参与对谈的还有明治大学的丸川哲史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程凯,此次对谈由孙柏(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北京流火帐篷剧社成员)主持,韩冰(北京流火帐篷剧社成员)担任日语翻译。
  • 2015/10/31
    不管《三体》带来了多么鼓舞人心的科幻愿景,但可以肯定的是,刘慈欣并不能提供一套大众文化再生产的成功模版:在参差多样的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当中,他足够有想象力、足够清晰,但又是特殊的,无法代表或概括中国科幻写作。甚至可以说,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抗拒一般意义的文学批评,因为无论语言、人物、叙事方面还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再现方面,它们都很难让人十分满意。那么究竟是什么令读者对它爱不释卷,刘慈欣又是用怎样的材质和方式来黏合、搭建起其宇宙想象呢?
  • 2015/10/28
    “头上星光朗照,脚下道路清晰”的时代永远逝去了,剩下能做的,就是在一个层层设卡处处收费的世界里,在反对关卡反对收费的时候,确保自身的不沦陷,或者,通俗地说,面对“基本正圆”的元宵标准,守住自己的方圆。
  • 2015/10/28
    李少红的《血色清晨》以顽强的现实主义姿态和独特的艺术才具重现并改写了上世纪80年代“文明与愚昧”的经典命题。一方面,明光是愚昧的传统势力的牺牲品,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明光又是因为传统 愚昧生存方式的解体而丧生。这桩谋杀案与其说是愚昧对文明的戕害,不如说是金钱之手所书写的罪恶。
  • 2015/10/27
    文本最初刊载于《热风学术》第五辑。阿明在文中着重强调了“美国的二十一世纪”与资本主义全球秩序的关联,他认为新的文明形态与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应该摆脱这种“美国的二十一世纪”模式,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反抗中寻找联合的可能。本文在超越资本主义的意义上重新提出“文明冲突论”,由此,“区域性”与“多极化”力量在全球社会主义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 2015/10/26
    休息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指物质财富的丰富,它的内容还应包括使人们从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进行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有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人一年的平均劳动时间是2000至2200个小时,而同年的德国和法国分别只有1388小时和1489小时,2014年英国的人均工作时长是1677小时。难道我们应该以此标榜中国人民的勤劳吗?这真是本末倒置,忘记了发展经济的初衷。
  • 2015/10/26
    面对这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的巨变,心灵鸡汤的文化功效主要是精神按摩,而不是鼓励人们改变日趋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规则,因此,心灵鸡汤失效的时代,也是人们寻找真正的苦口良药的时代。
  • 2015/10/25
    村干部的角色与一个时期的国家中心任务及这个中心任务下面的地方实践有关。不能只从制度规定来看村干部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制度本身是有多面性,且在制度背后还有体制、机制可以发挥作用。
  • 2015/10/21
    在电子游戏历史的起点处,玩游戏是对工作的拒绝(refusal of work),是用闲暇、享乐、创造性来拒绝按时上班、规训、和努力工作。但是随着游戏文化的深入发展,公司反而在21世纪将游戏转化为管理和培训员工的利器,成为了发展劳动力的手段。电子游戏,正在从最开始服务于童年的天真和青年的放任,转而回归到劳动领域的核心。
  • 2015/10/21
    前不久,当代文化研究网以“皮村文学”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们的原创作品。十一长假期间,小编分别与文学小组的组织人付秋云和写作上最为活跃的组员张子怡(笔名寂桐)进行了访谈。
  • 2015/10/21
    前不久,当代文化研究网以“皮村文学”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们的原创作品。十一长假期间,小编分别与文学小组的组织人付秋云和写作上最为活跃的组员张子怡(笔名寂桐)进行了访谈。
  • 2015/10/19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自恋”似乎不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再是一种心理症状,而成了一种全民文化。本文指出,现代化传播媒介使得形象泛滥,因而损害了现代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依赖于自我形象的消费,并把外部世界理解为自我的反映,因而再也不会对外界事物产生丝毫的兴趣。
  • 2015/10/19
    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地域修辞,除了各种已经或有待证实的名人“黑道”身份传闻,书写东北城市暴力空间的文艺作品在最近十多年间被不断生产出来。本文将以《东北往事》的小说文本为中心,结合《东北人不是黑社会》等相关作品,分析大众文化的城市“江湖”想象及其空间表述,藉此探究一种形成于特定历史地理条件的情感结构。
  • 2015/10/15
    大众文化并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强调现实和历史的复杂性,反倒是将现实简化为单一的清晰可辨的直线,并凭借直线的冲击力获得利润,支撑大众文化的是一种线性的思维逻辑,它习惯于将现实简化、并分割为可理解的种类,比如穿越剧、恐怖片和爱情片。在此,所有的套路都是既定和单维的,人物不重要,现实不重要,具有冲击力的情节最重要。
  • 2015/10/15
    时间:2008年10月28日晚访谈,12月8日定稿地点:北京西苑饭店人物:王晓明(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80年
  • 2015/10/14
    这两个故事很相似,又有不同。相似处是都拿演艺明星的生活作为追名逐利获得成功的例子,都从这种生活追求中看到了虚无,并给予了“批判”;不同是,大明星唐丽君其实还没过够那种日子,所谓厌烦不过是她在不知道该怎么矫情好了的时候想出来的一种矫情的方式,而夏洛倒是真过够了、真厌倦了。
  • 2015/10/14
    自由主义理论其实是一种没有国家的理论。一份社会契约根本无法建立或维持一个国家,因为它无法告诉我们国家的边界在哪里。自由主义往往会通往一种全球性的秩序,仿佛国家只不过是通往普世性法律体制的某个阶段而已。
  • 2015/10/13
    10月8日,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讲述俄罗斯人生活探讨苏联身份。通过真实的声音,她探索了苏联人的心理旅程,更重要的是,后苏联及其人民的生存状态。她的新书《二手时间》集中探讨了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精神和生活,讲述俄罗斯过去20年的历史,讲述俄罗斯人如何克服苏联历史遗留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 2015/10/13
    南街村,在共和国历史上,算得上一个神话。在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一统天下的年代里,它有所坚持。它坚持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与吕途一起走进南街村,感受种种“奇葩经历”,反思南街村存在的价值。由于每个人的见闻和看法都有特殊性,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亲历者能分享自己的视角,共同还原一种经济形式的复杂性,一起探讨更加公平、正义的制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