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 2018/06/10
    台湾通俗音乐进入到现代形式与现代音乐工业产制历程将近百年,这期间不断的和外面的世界、外来的文化、外来的语言、外来的音乐表现形式发生关系。在离乱与变迁之中,许多交会与转变发生,也许正因为这样,「自己的歌」是什么始终是困扰人甚至相互攻讦的命题。又或者每过几年,流行音乐产业界与文化界突然赋予某一个时期的歌曲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型或重新命名类型,因此人们常常迷失于音乐时代感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 2018/06/08
    中文版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1期 原版: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2017) 116 (4): 669-706 即便在今天,区分这两种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式也是有意义的——共产主义除了作为哲学假设,还包含着仍然可以激活的丰富经验;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不仅应该而且需要对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革命进行总结,像当时的革命者们一样,不仅思考革命的原则,而且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做出历史的和理论的总结。
  • 2018/06/08
    2017年7月,恰逢此次研讨会前夕,电影《战狼2》横空出世。由动作明星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激起了一大波关于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公共讨论。电影中关于非洲的想像和再现既有其新颖的一面,也有其老套的一面。而它的走红也进而激发了对中国如何重构其全球南方地位所应进行的严肃讨论,尤其是这种重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性别化与性化的表征与影像来实现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时,这些对这部电影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合时宜。
  • 2018/06/08
    通过对真实进行拷问,非虚构、纪实性的戏剧创作力图找到一条介入当下社会现实的通道。本文对若干国家的当代社区剧场实践个案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不难看到,经由文献剧所发展起来剧场纪实创作方法让底层庶民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声,敞开自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 2018/06/08
    我认为美国的“美国〔大陆,the Americas〕化”(和中东与生俱有的、命运性的全球主义相比而言,美国大陆的全球主义是后天生成的、后天获得的)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化”(巴勒斯坦人中有犹太教徒也有十字军的末裔)是必然的。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是复杂交织的区域(应该从n地域的角度来思考东北亚)。日本在东北亚应该寻找令人期待的、具有可行性的共同性。这才是日本应有的未来蓝图。为此,有必要在与全世界息息相关的东北亚内外积极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将日本融入其中。
  • 2018/06/08
    从表象看,返乡书写是围绕社会敏感问题,学者、媒体、大众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一次交流和融汇。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则隐含了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现实,个体经验如何和真实问题对接,写作者如何重建与现实的关联等命题,换言之,在知识和理论重重包裹的学术语境中,返乡书写,是写作主体在问题的刺激和唤醒下,脱下文字的华丽外装,与现实和刺心难题的一次短兵相接。
  • 2018/06/08
    作家的更替并未沿着新时期代际更换的步伐推进,而是到50后一代,产生了真实阻隔,60后、7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尽管也已登上文坛,甚至进入成熟期,却始终无法从整体上取代50后的庄主地位。这种现象,显然无法单纯从创作主体的才气层面获得解释,若从社会转型背后的复杂语境加以审视,则可发现,这一问题和日常生活合法化后创作实践的危机有关,如何理解创作主体和时代之间的关联,成为宏大叙事淡化后创作主体
  • 2018/06/08
    本文尝试回到历史脉络,在激进内部理解改良,在改良脉络中反思激进。通过对中国乡村建设脉络背景的梳理及当代乡村建设十五年来的总结反思,以“乡村”为角度,讨论“百年激进”、“百年乡村破坏”与“百年乡村建设”的复杂关系,进而呈现乡村建设内在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以及百年来不同阶段与形式之乡村建设的深层共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
  • 2018/06/08
    文化研究有着强调“脉络”与“实践”的传统,面对当前大陆文化研究对本土性议题与思想资源关注不足、整体性视野和历史感缺失等现实困境。中国文化研究如何回到自身独特的历史与社会脉络,通过打开边界和纳入本土资源,在近代中国与城乡中国间寻找更多可能的批判资源与抵抗性力量,直面更为丰富且复杂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本文尝试回到笔者所长期从事的乡村建设“行动—书写”实践,以“实践—研究”者为视角,希望打开主流视野所遮蔽的多元空间,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寻找文化研究的本土资源与推进可能。
  • 2018/06/08
    张馨文,德里安贝卡大学(AUD)博士生。
  • 2015/10/12
    “青岛大虾”火了,国庆期间青岛一家海鲜大排档“海捕大虾”的价格标注为38元,但其计价单位不是“一份”而是“一只”,这样算下来,一盘40只的大虾就要收费1520元。于是,“青岛大虾”遂成为“天价”“宰客”“欺诈”的代名词,引发网友调侃热议。
  • 2015/10/12
    中国的“三农”改革一定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子。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乡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是其中重要一环,所以,返乡青年的行动不仅利于乡村、利于自身也利于国家。那么,它为什么不会在未来形成大趋势或者大潮流呢?国家为什么不会予以政策支持呢?
  • 2015/10/12
    长达五年之久的TPP谈判终于在昨天达成协议。尽管协定尚需要得到相关成员国国内的认可,但这项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的贸易协定势必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球地缘政治。郑永年教授的这篇文章帮助我们理解TPP将带来的震荡。
  • 2015/10/12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值得永远铭记,值得我们的文艺作品大书特书。然而问题在于,当下影视作品中的抗战叙事是否真的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振奋爱国精神呢?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大行其道,抗日先烈纷纷以草莽英雄甚至市井流氓的形象现身屏幕,其所呈现的又是怎样的历史认知?赵志勇回到历史语境之中,通过分析1943年延安平剧院《逼上梁山》创作动机与过程,探讨当时的一种时代精神,并从中寻找突破当下精神贫困的遗产。他认为,当下的影视作品在讲述抗战历史时,往往将抗日战争书写成一个抵御外辱的
  • 2015/10/12
    必须承认,巴迪欧这样的“法左”(即法国激进左派),至少从1968年欧洲学生运动开始,就对资本主义不感冒了,他有一套“资本主义有病论”,也对西方民主制度质疑颇深,民主早已非万能良药了。同时,他对中国的误解之深,读后令人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 2015/10/12
    如果你是想进来看看如何可以在夏天变得更白,那真是对不起了。其实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想要变得更白?”变白?废话,当然是因为想要变得更美啦。但是,为什么“肤白”就是“貌美”?为什么黑妹子不受待见?为什么男人不需要变白?(路人语:你落伍了,现在的小鲜肉都流行肤白貌美)。好吧。易卉君只是被太阳晒得太晕,想脑洞开开来讨论下我们审美观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 2015/10/12
    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率先发展,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订立了大量的“自由贸易协定”所谓公平的国际贸易,根本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让不知所以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竞争?
  • 2015/10/12
    你看西方一些福利国家已经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他们生活多幸福,共产主义也不必实现了。然现实并没有想象的美好,在这些福利国家,只有本国人能享受高福利,而许许多多在这些国家付出劳动的移民,却不能入这个门槛半步,甚至还要付出比本国更加高昂的费用。这本身就是一种种族,甚至是阶级的不平等。高福利国家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本就是建立在小国小民,以及对第三世界更多国家的攫取之上。共产主义必须跨出国家的界限,实现更大的团结与联合。
  • 2015/10/12
    在最新的一期《开放时代》杂志中发生了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小农经济是否存在功能和价值上的合理性以及当前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程度。不过我们必须明确,小农经济派的观点不是现在的主流,也无法主导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对于这次争论的态度,我们需要克服两种倾向,既不能盲目的支持小农经济,退回到保守主义的立场,也不能教条地理解经典理论,不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 2015/10/10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分田到户一直以其典范性的意义被叙述、演绎。从集体生产到分田到户,这一历史过程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如何具体地完成的?我所生活的江西余干农村大概可以看作当时大部分中国农村状况的一个缩影。2009年春节期间,我和村里的老队长围炉夜话。老人家对过去的时光很留恋,很健谈,虽然常常犯点小迷糊,也免不得以后来的感受和想法替代当时的回忆,但夜话居然还是集中体现了我们村子在1977-1980年间的生产生活状况。
  • 2015/10/10
    公有制视野下宅基地制度及其改革方向辨析[摘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设置我国土地制度的起点,集体组织向农民分配宅基地形成我国农
  • 2015/10/10
    教师转岗当保安释放什么信号新学期开始,湖北省沙洋县172名教师走下讲台,放下教鞭,换上制服当起保安。这些教师来自全县70所中小学和36所
  • 2015/10/06
    本文试图通过展现中国电视平民选秀节目呈现的社会奇观,描绘并阐释转型过程中当代中国的千姿百态。正如居伊·德波所说,“奇观不是形象的集合。毋宁说,它是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不能把奇观理解为是视觉世界故意的歪曲,也不能把它理解为是形象的大众传播技术的产物。最好把它看作一种已被现实化和转化为物质王国的世界观——一种被转化为客观力量的世界观”。
  • 2015/10/05
    都只是螃蟹而已,为什么阳澄湖大闸蟹特别出名,以致成为了昂贵的奢侈消费。满世界都是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里真的放得下吗?阳澄湖大闸蟹到了最后,已经成了一个符号消费,与养蟹人没有关系。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一个由养蟹人、吃便宜蟹的人和以阳澄湖大闸蟹送礼的人构成的阶层结构已经实现。大闸蟹,这个原先不被人重视的食物,由此成了昂贵的奢侈消费品。
  • 2015/10/04
    医疗是一个市场几乎完全失灵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市场手段在医疗领域都是起的反作用。公立医院就是政府的第二支部队。军队是保卫国土安全,医院这支部队是保卫人民健康安全,同样很重要。
  • 2015/10/04
    老人农业有前途吗,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 2015/10/03
    只是我们都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走上人生巅峰”,资本主义市场的逻辑要求总要有一大群人卡在半死不活的贫穷中憧憬富裕的未来。穷小子多赚钱来满足女神欲望的故事,只能是厌女症患者和社会达尔文患者一起啰嗦出来哄你更辛勤干活不要想其它事情的睡前故事。现实生活总会甩你一脸臭汗:在出卖劳动的女人时常被看成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或者给男人的奖品;被寄予了太多希望的男人怨恨自己际遇不好,忙到吐血的男男女女只为供养单调但看起来十分单调却又必须的消费观念。
  • 2015/09/30
    本文简本发表于《上海大学学报》2015年9月第32卷第5期2002年盛夏,我去北京参加一个纪录片论坛。陈光忠老师送我一本厚厚的、刚出版的大书《
  • 2015/09/29
    9月26日,凤凰文化携新书《洞见》做客上海季风书店,与评论家朱大可、王晓渔、马小盐共同分享关于大众文化批评和当下思想文化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 2015/09/29
    导语:“没有鲁迅的时代,批评去往何处?”9月26日,凤凰文化携新书《洞见》做客上海季风书园,与文化评论家朱大可、王晓渔、马小盐共同分享关于大众文化批评和当下思想文化现状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