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村文学专访 | 生活过的就是这股劲头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皮村文学专访 | 生活过的就是这股劲头
皮村文学专访 | 生活过的就是这股劲头
关键词:皮村 文学 工友之家
前不久,当代文化研究网以“皮村文学”为主题,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们的原创作品。十一长假期间,小编分别与文学小组的组织人付秋云和写作上最为活跃的组员张子怡(笔名寂桐)进行了访谈。



 

编 者 按

 

今年八月,小编有幸在皮村工友之家短居数日。在那里见到张子怡的时候,她正坐在位工作中遇到烦恼的同事身边,耐心地开导、劝慰。后来,再与她迎面碰上时,才看到她走路拄着双拐,这样的不幸难免让人心里猛地缩紧。然而,时间稍微久一点,有了简短的交流后却发现,子怡性格爽朗,中气十足,真是典型的北方姑娘。8月16日晚,皮村文学小组的活动照常举行,张慧瑜老师在课上给大家赏析了两首诗歌,诗作情感细腻、表达真切,作者寂桐正是子怡。当时,小编暗暗地钦佩起这个姑娘来。在工友之家,每天都能看到子怡和她的同事们暑热里带着口罩,在社会企业的库房整理衣物,想不到在这么繁重的日常劳动之余,子怡还在用心写着她的诗歌,再后来,才知道她是文学小组里在创作上进步最大的成员,于是便有了对她的访谈。本期,当代文化研究网将推送这篇访谈,同时刊发子怡的创作小辑,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阅读她的作品。

身体上的缺憾给子怡带来的痛苦是常人很难感受的,但今天的她作为工友之家的一份子,正努力地让自己承担更多、成长更多,也照顾、帮助别人更多。小编在这里真诚地祝愿子怡姑娘一生平安,也期待她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作品!

 

文学小组成员合影(图片来自同心互惠商店微信公众号)

前排右三为张子怡,后排左二为文学小组授课教师张慧瑜



 

生活过的就是这股劲头

——访皮村文学小组成员张子怡

 

 

 

访谈人:李晨

受访人:张子怡

访谈时间:2015年10月6日-7日

李晨:子怡,你好!很高兴能与你一起做这个访谈!今年八月我在皮村的工友之家访问时就想跟你多聊一聊,感觉你性格明快,而且多才多艺。不过那几日一来时间太短,二来每天都在不同的岗位流动体验,有时候晚上回来比较累,结果拖到最后正好你回老家了,也没聊成,幸好可以借这次的机会弥补上。我也代表上海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网感谢你接受我们的访谈。

 

子怡:别客气,不用谢!对,那时我回家了。

 

李晨:咱们算是初识,对你了解得不多,还是先请你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子怡:好的!我1995年生人,今年二十岁,老家在河北承德。很小的时候就查出来患有脑瘫,因为下生的时候没人管,大脑缺氧时间太长,落下了后遗症,双腿残疾,治不好的。后来父母去北京工作,就把我放到姨妈家,期间也去过舅舅家,姥姥家。到了上学的年龄又回到姨妈家。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十岁才读一年级,开始的时候特别不好意思,因为班里我是最大的,同学有时候还会笑话我;但老师对我特别好,可惜我学习偏科厉害,文科好,理科不行,老师也没办法。小学读了几年,因为总住医院,做手术、做康复训练什么的,课程就跟不上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一般的学校都是楼房,得走楼梯,对我来说不方便上下。2009年,我十四岁的时候就辍学不读了,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那段时间我性格特别自闭,不想和别人沟通,每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

 

李晨:辍学之后呢?

 

子怡:就是到北京做手术,坚持康复训练。2010年,我终于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李晨:你父母一直在北京打工?

 

子怡:是的,他们来北京20年了。我四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到姨妈家,父母在北京,每天跑一下工地、厂子,做拆迁的。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父母出来以后经济上渐渐地好一些了。

 

李晨:你自幼落下这个身体残疾,又常年无法生活在父母身边,我想其中的烦恼和痛苦,是健全人很难真正感同身受的吧!

 

子怡:是啊!小时候还好,现在越大就越觉得自己要面对的现实太多了,有的时候看别人能做的自己做不了,会自卑,尤其我性格上还比较好强。

 

李晨:但我觉得你现在很开朗的,也很愿意跟人交流,有些身体残疾的人会比较敏感、内向,你的性格反而特别好。

 

子怡:呵呵,是来到工友之家后,我才改变的。

 

李晨:那就说说你是怎么到工友之家来的吧。

 

子怡 :我家住在离皮村不远的另外一个城边村,黎各庄,那里有一个工友之家办的同心互惠商店,我经常会去买衣服,从店里知道了工人大学在招生,然后就过来了。一开始见的是德志,他和工大的老师看我这样都有点犹豫,后来和我聊了会儿,问我怕吃苦吗?会想家吗?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说以后就想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不怕吃苦,从小到大也不会恋家,因为一直像游僧一样。他们就同意我来了。

 

位于黎各庄的同心互惠商店(李晨 摄)

 

李晨:你那时常去同心互惠商店,对工友之家有了解吗?一看到工大的招生简章就决定过来了?

 

子怡:起初对工友之家一点也不了解,工大的招生简章也以为是传销。后来见了德志,去了工友之家办的同心实验学校,就比较信任了,我觉得那些学生家长不会骗人的。

 

李晨:你哪一年进工大的呢?是第几期学员?

 

子怡:2012年3月15号,我去的工大,是第六期学员。我们那批一共十八个学生,只有我是残疾人。一开始我还担心会被嘲笑,可是到了工大就没有那种感觉了,大家都对我特别好,很照顾。工大的老师也非常好,上课以外的其他时间就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聊天,探讨人生。我们对老师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有话语权的,呵呵。

 

李晨:你觉得为什么工大这里的环境对你特别照顾,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呢?

 

子怡:因为这里的同学不像主流学校里那些还在靠家庭供养的孩子,大家有都是比较早就出来打工谋生的,有社会阅历,也有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精神。

 

李晨:嗯,但是社会上的打工青年那么多,进工大的肯定是极少数,你觉得来工大的青年有什么共同点吗?或者什么样的打工青年会选择到工大来?

 

子怡:我觉得首先自己要认同工大,来这里上学的人多数是对公益事业感兴趣并且自己也想尝试去做这一行。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刚毕业没多久的中学生,会比较迷茫。

 

李晨:你当时进工大是想将来做公益吗?

 

子怡:最初我是想来学习电脑知识,然后看看能不能自己开店,到毕业的时候,我的想法产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就决定留下来了。

 

李晨: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子怡: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工大学习的时候,孙恒给我们讲了私有企业和社会企业的区别跟意义。社会企业不同于私营企业,它是用社会上的资源来回馈社会的。比如我们的同心互惠二手商店,既帮助到工友,降低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成本,同时还能支持机构自我造血,挣来的钱再继续投入到公益当中,这就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企业,它跟社会之间有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且我们实行的是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不像工厂里要压榨工人。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能走得更长远,而且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单打独斗,是我想要的,也更适合我,于是认同就比较深了。

 

李晨:的确,无论是同心互惠二手店还是平谷的同心农园,都让捐助、消费和机构成员们的生产劳动变得更有意义,不是那种资本主义性质的购买或者慈善输入。那么你进了工大后学了哪些东西,这期间有什么比较难忘的事情发生吗?

 

子怡:我们当时的课程有:平面设计、电脑维修、法律、文艺、劳动等等。说到难忘的事情,我记得去工大上课后,就觉得自己好像学的没有别人快,老师讲平面设计都讲到第五个图了,我第一个还不会做,心里特着急,第二天嗓子就发炎说不了话,当时从床上起来就晕倒了,高烧39度。等我再醒来的时候就躺在医院了,老师给我买了早餐,一直安慰我说,没事,不用太心急去逼着自己,只要努力就好。我觉得这种感觉即便在家里我都感受不到。还有一次,也是我病了一周,老师一直照顾我,每天晚饭后都骑着三轮车带我去打针,一次也没忘过。另外,平时同学们一起出去,我都因为走路不方便不想拖累大家,老师竟然和同学们说,我们是集体,要是我不去大家就都不去了!这些事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的……

 

李晨:嗯,很感人,八月份我在皮村时正好也参加了工大校友的聚会,当时就感受到浓浓的集体主义氛围,看来你们真是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非常珍贵啊!对了,工大临近毕业时都会有实习,你当时分配在哪里呢?

 

子怡:就在工友之家下属的社会企业,具体的岗位是库房,整理二手衣物,做分类。

 

李晨:能总体地讲讲你在工大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吗?

 

子怡:具体的知识技能什么的,一开始掌握得挺多,后来好长时间不练习,也不用,现在有的也不会了,呵呵。但说实话,在工大我最大的收获是真正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是有一种彼此平等的感情和友谊的。从工大到工友之家,我学会了与人沟通,价值观也有改变,觉得自己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还学会了去帮助其他的人。同时,自己也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做好我所负责的工作。在这个过程里,最大的安慰就是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大家对我的印象都特别好。现在回头去看前些年,感觉那时候自己的思想局限太大了,就想着自己长大了找个好婆家嫁了,现在不一样,有了动力,生活过的就是这股劲头。

 

工人大学最新的招生简章

 

李晨:你说到的动力指的是什么呢?

 

子怡:这个动力来自两方面吧:2012年九月,从工大毕业后,我就直接进入工友之家的社会企业工作了,干的跟我实习阶段一样的活,在库房做整理。到了2014年八月,我就开始负责整个社会企业库房部分的工作,德志哥对我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还有就是家人的支持和他们那种对我刮目相看的眼光。工作以后我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至少可以让父母觉得我不会一直是他们的负担,反而可以成为他们的骄傲,这在我自己也算是一种欣慰吧!

 

 

李晨:能说说你怎么当上库房负责人的吗?因为你毕竟年龄小,一起干活的同事们都年长,担此重任,肯定有你做得比较突出的地方吧?

 

子怡:其实一开始我会觉得自己做不好,毕竟身体上的原因不能和大家一起搬货、运货,干一些重活,这是我最大的顾虑。还有就是自己的确年龄小,怕大家有意见,这些都是问题。另外,和同事们沟通时,也会感到有代沟,我得时刻提醒自己在把工作干好的前提下,要尊重他们,不能不顾及他们的感受,要掌握好说话的度。这是几点都是对我最大的挑战,因为这些事情我也哭过……

 

李晨:很能理解你的压力,很多二十岁的小姑娘都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你不仅得克服身体上的问题,现在又管着库房的一大摊事情,真是不容易!但这对你也是很好的锻炼,德志大哥用人眼光很独到啊!

 

子怡:所以我不想让他失望……

 

李晨:我觉得你行的!你还这么年轻,慢慢来,压力也别太大,相信大多数同事都能理解你的。

 

子怡:是的,慢慢来吧!

 

李晨:对了,前面聊到社会企业时你有提到,咱们这边是实行民主管理的,这个具体的管理方式,你能谈谈吗?

 

子怡:我们平时有工作会议,会上各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大家也会聊聊最近的工作心情、个人情绪什么的。同事里谁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然后集体商议、少数服从多数。日常工作的话,完全不像工厂流水线那样,被人监督着,大家都很自觉,都把彼此当做自家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都出于对自己的要求,不用领导给什么压力。还有比较人性化的地方是,如果谁家里有困难、有急事都可以请假去处理。

 

李晨:的确,暑假在工友之家时,我也跟着库房的同事们劳动了两天,觉得大家干活都很卖力,工作效率很高,而且工作氛围特别好,几个人说说笑笑地,一天的活就干完了。

 

工友之家社会企业的库房劳动现场(李晨 摄)

 

子怡:嗯,反正有什么意见就提,大家通过沟通来解决就好。

 

李晨:从2012年到现在,你在工友之家已经整整三年了,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很突出,最近在机构文学小组的活动里也很活跃,这次约你做访谈,也是因为看到《皮村文学》收录了很多你的散文、诗歌。小组的负责人小付和指导老师慧瑜都特别肯定你在写作上的进步,所以想在这个话题上和你多聊一聊。

 

子怡:呵呵,好的!

 

李晨:参加文学小组之前,你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或者积累吗?

 

子怡:其实我以前就爱在脑子里想一些东西,但是只限于想想,对一些人啊事啊比较喜欢感慨,问一下为什么。参加文学小组后认识了慧瑜老师,他上课的方式我特别喜欢,有的时候还有一些小幽默,上他的课很轻松。后来他开始号召我们自己写东西,我当时也没感觉到压力,就写自己的小情小调,越写越爱写,觉得写作是一种享受,在小组课堂上分享作品时也有小小的成就感。

 

李晨:嗯,《皮村文学》里你的文章最多,我都读了!

 

子怡:我的诗歌都是情感诗,风格比较悲伤,我自己挺喜欢这种风格的,你读了会难受吗?

 

李晨:毕竟我们认识,读的时候会把文字和人联系起来,尽量去体会你的心情和想法,不像读陌生人的文字。目前写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写作是件难事?

 

子怡:我觉得不难,其实写作就像两个人的聊天一样,凭着感觉写,重要的是要有灵感!

 

李晨:你的创作灵感从哪里产生的呢?

 

子怡:有的时候会被一些事激发,比如说《地铁上的不归路》和《孩子的天堂地狱》都是因为文学小组讨论社会新闻事件,我受到触动,就写出来了。另外一些作品,是投入了我自己的情感,比如《相伴》和《我想牵上你的手》,都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虽然我写诗歌的时候比较伤感,但生活上我是积极乐观的,呵呵!

 

李晨:诗歌可能帮助你释放了一些比较悲观的东西,把它们化解到文字里,生活上的你就更加阳光了,我这样理解对吗?

 

子怡:是的,是这样。

 

《皮村文学》中收录的子怡作品(点击图片后可放大)

 

李晨:那么你觉得写作对你来说意义在哪里呢?过去一年里参加文学小组的活动有哪些收获?

 

子怡:我觉得写作就是自己打开了自己内心深处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用文字抒写一些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学小组,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许多喜欢写作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写作体会,取长补短,我也学会了写作的一点点技巧。

 

李晨:对文学小组的活动还有什么更多的期待吗?包括对授课内容。

 

子怡:希望慧瑜老师出国回来后还能给我们继续上课,文学小组能稳定地持续下去,我也会留心多听别人的故事,换换写作风格。授课内容上,还是希望多讲一些写作的技巧,可以类型多一点,比如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等等,不过这些也得看自己的领悟。其实我对写小说也挺感兴趣,以前写过,但没写完,主要是人物的刻画比较难,很想多听听老师是咋讲的。

 

李晨:嗯,希望你的这些期待在以后的文学小组授课中能得到满足,也希望你写出更多作品跟大家分享!在这里也向慧瑜老师和接班的老师们致敬!感谢你接受当代文化研究网的访谈,断断续续地聊了两个晚上,你一直用手机打字回复,辛苦了!

 

 

本文系当代文化研究网独家访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