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疯子/精神病篇 - 当代文化研究

>城市与乡村

文章: 211 (推荐:11)

城市与乡村
在城市的“召唤”下,颓败、空壳化、土地日益减少成为乡村新的风景;在这个不再提倡“分享艰难”的时代,乡村俨然成为被遗忘的部分;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否一定要陷于这种不相容的状态?城市的未来一定要以乡村的消失为代价吗?讨论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及其中间地带出现的各种问题,试图重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本栏目文章之动力所在。
  • 2015/10/25
    村干部的角色与一个时期的国家中心任务及这个中心任务下面的地方实践有关。不能只从制度规定来看村干部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制度本身是有多面性,且在制度背后还有体制、机制可以发挥作用。
  • 2015/10/13
    南街村,在共和国历史上,算得上一个神话。在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一统天下的年代里,它有所坚持。它坚持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与吕途一起走进南街村,感受种种“奇葩经历”,反思南街村存在的价值。由于每个人的见闻和看法都有特殊性,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亲历者能分享自己的视角,共同还原一种经济形式的复杂性,一起探讨更加公平、正义的制度的可能性。
  • 2015/10/12
    中国的“三农”改革一定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子。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乡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是其中重要一环,所以,返乡青年的行动不仅利于乡村、利于自身也利于国家。那么,它为什么不会在未来形成大趋势或者大潮流呢?国家为什么不会予以政策支持呢?
  • 2015/10/12
    在最新的一期《开放时代》杂志中发生了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小农经济是否存在功能和价值上的合理性以及当前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程度。不过我们必须明确,小农经济派的观点不是现在的主流,也无法主导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对于这次争论的态度,我们需要克服两种倾向,既不能盲目的支持小农经济,退回到保守主义的立场,也不能教条地理解经典理论,不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 2015/10/10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分田到户一直以其典范性的意义被叙述、演绎。从集体生产到分田到户,这一历史过程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如何具体地完成的?我所生活的江西余干农村大概可以看作当时大部分中国农村状况的一个缩影。2009年春节期间,我和村里的老队长围炉夜话。老人家对过去的时光很留恋,很健谈,虽然常常犯点小迷糊,也免不得以后来的感受和想法替代当时的回忆,但夜话居然还是集中体现了我们村子在1977-1980年间的生产生活状况。
  • 2015/10/10
    公有制视野下宅基地制度及其改革方向辨析[摘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设置我国土地制度的起点,集体组织向农民分配宅基地形成我国农
  • 2015/10/10
    教师转岗当保安释放什么信号新学期开始,湖北省沙洋县172名教师走下讲台,放下教鞭,换上制服当起保安。这些教师来自全县70所中小学和36所
  • 2015/10/04
    老人农业有前途吗,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 2015/09/28
    美国农村垃圾治理情况美国农村的大多数人不是住在市镇,而是一家一户分散住在自家的土地上,比我国农户的分散居住程度高。美国拥有完善的农
  • 2015/09/24
    中国农地制度需要全盘推倒么:其实是中国奇迹的幕后英雄当前农村土地政策研究中有意无意有一种观点,就是中国农地制度不好,不如欧洲、美国
  • 2015/09/24
    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只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当前中国仍然有六亿多农村人口、两亿多农业劳动力的国情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只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而必须是小农经营为主的现代化。中国农业将长期保持小农经营格局。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回应小农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在当前阶段,中国农业必须同时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一是保证粮食安全,二是为数以亿计的农民提供农业就业与农业收入,三是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农村稳定器。国家政策若能回应小农的需要,解决小农经济中存在的小农户与社会化大生
  • 2015/09/20
    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庞大的村医群体却在近年陷入了困境。看病的风险、有限的药品、收入缺乏保障……种种因素令他们难以坚守村庄。
  • 2015/09/20
    部分不愿意或者无法离开农村的中青年农民从土地或者其他农村获利机会中获取收入,从而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主要收入在村庄、社会关系也在村庄、家庭生活完整、收入水平不低于外出务工家庭的新生中农群体,这个中农群体一般占到农户总数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在乡村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乡村治理的角度看,这个新生中农群体也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所以也可以称之为中坚农民。
  • 2015/09/19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学者严海蓉和四名青年学者在《开放时代》发表引入注目的专题文章,试图在三农问题上发出与主流不同的声音。在他们眼中,
  • 2015/09/19
    【破土编者按】什么是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果你还认为是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就out了!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出路与三种
  • 2015/09/19
    【破土编者按】2005年,中国科学院的博导蒋高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办了一个生态农场。在这十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
  • 2015/09/15
    【原编者按】中国进城农民工能否通过农村的代际分工和半工半农应对他们的养老问题?继昨天的评论发出之后,我们推出这篇直面农村养老危机的农
  • 2015/09/09
    令人最为伤心的是,心中的那个维系千年的“良心”和“伦理”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也在现代都会中显越来越淡薄,越来越稀疏,直到看也看不见了。
  • 2015/09/09
    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已不完全再由语言、地域、生计和心理特征这四大要素来决定,而是被深深地嵌合进世界经济体制之中;以物质生产和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理念体系,正强烈冲击着原有的民族群体边界。
  • 2015/09/08
    既有理论观点难以充分解释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困境。耕地占补平衡的困境从根本上看体现了国家能力的不足。基于政策所处的结构和实施过程来看,国家政策的贯彻嵌入在 "以县为主 "的经济发展体制、 "条块纵横 "的地方政府组织方式及 "项目体制 "下的农民参与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