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研究
【编者(九峰前后)按】2012年10月24-26日,在复旦北欧中心举办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研究”的全英文博士课程。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与课的老师和同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网站选登三篇中国大陆博士生的课后总结,从被教育者的角度审视她/他们的上课感受和体会,反思旧有的知识...
《人间思想》中的台湾左翼与保钓
编者按: 这是一组台湾《人间思想》杂志惠赐的稿件,是承继了陈映真先生《人间》思想的第一期。 这组文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人间思想》的发刊词,解释了怎样的“人间”,怎样的“思想”。对于建构台湾学术主体性的迫切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在这个意义上,其“思想...
80后的群体树立--赴藏大学生
在旧有的刻板印象中,80后被普遍认为是冷漠、自私,没有责任意识,缺乏社会关怀的一代。而5.12大地震中,80后勇敢冲向第一线,受到广泛关注,被媒体盛赞为“有责任有担当”,一扫之前“垮掉一代”的社会形象,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但是问题在于,非常状态下的大地震是否建立起...
让我们也谈谈“小资”
七嘴八舌谈“小资”第一波 李陀老师为北岛再版的《波动》写了篇序言,挑起了“小资”这个话题。在我看来,李陀是想通过为“小资”画像和勾勒中国小资谱系的方式重新激活这一语词所蕴含的阶级政治力量,力图与这一语词背后所代表的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争夺命名权和解释权。在这个阶级...
网络游戏文化的越界与挑战
编者按:(王晓明) 网游世界与当代生活 当代世界的一大诡异之处,就是让人同时经历两种强烈的感受:一些绝对重大的事情(例如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出乎意料的稳定,和另一些不能说不重要的状况(例如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技术)的加速度变化。套用狄更斯的经典句式:这是一个不变的...
“鲁迅—狂人,身体—2008”
2008年11月,一场名为《鲁迅2008》的戏在上海、香港、台北和东京联合巡回演出。来自四地的导演、演员和观众,带着各自对于“鲁迅”、“狂人”、“身体”以及“2008”的理解,加入其中。本组文章便是上海演出之后他们的感想,不仅是对《鲁迅2008》,也是对“加入其中”这一过程的再思...
遭遇“甜蜜”关系:今天我助教
编者按: 助教制度是当下大学正在流行起来的新的课程制度的一个部分。乍看之下,它并不起眼,甚至有些意义不明。它的存在,是为了减轻任课教师的工作强度,为了让更多的研究生们勤工俭学,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经验和人生经验的持续流传,为了增进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对于课程的共同理...
《最小说》与“新”的“文学”
新文化运动发生已逾90年,正是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中国完成了文学革命,并确立了新文学的地位。然而,最近20年来,中国的新文学却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变化不仅发生于文学内部,也发生在对文学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文学内外都发生着巨变的时代里,我们还能继续以...
中国电视剧:表征与方法
这是一组讨论中国近年来的电视剧创作与传播的专辑,尤以近期热播热议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分析重点。 “看电视”作为一种便利的群众消闲方式,不仅是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当下中国的表达环境中还具有特别的意义。正如李云雷在《中国电视剧:为什么这么火》一文中所表明的,当...
《法律与电影》课程与法科学生素养的培育
陈柏峰* 一、导言 《法律与电影》课程是一门特别的《法律与文学》课程。电影是一种阅读、欣赏起来相对低成本的文学作品。在当前大学生文学素养较为有限,阅读习惯快餐化,对其它文学作品兴趣有限的背景下,电影是一种开展《法律与文学》教学的不错形式。文学是与法学有着不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