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甜蜜”关系:今天我助教

编者按:

助教制度是当下大学正在流行起来的新的课程制度的一个部分。乍看之下,它并不起眼,甚至有些意义不明。它的存在,是为了减轻任课教师的工作强度,为了让更多的研究生们勤工俭学,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经验和人生经验的持续流传,为了增进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对于课程的共同理解?本期观察推出一组助教讨论的专辑,希望引起对于助教制度的更为充分的讨论和意义的自觉。

2009年秋季学期,上海大学文学院为本科新生及部分老生开设了“文学导论”课,作为一门通识性课程,它还有一个副题,叫做“文学经典与当代人生”,意在由文学作品反观现实人生。六次课上所讨论的作品依次是《史记·刺客列传》、沈从文《边城》、海子的诗、卡夫卡《变形记》、加缪《鼠疫》《局外人》、史铁生《我与地坛》。任课教师为王晓明、孙晓忠、董丽敏。每次课的前一个半小时由老师导读讲解,后一个半小时,听课的140多名同学分组7个小组,由上海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7名博士生担任各小组的助教,展开讨论。随着课程的进行直到结束,近距离面对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经历,使得助教们都有所感慨或思考,这其中包括对90后一代新的认识,包括对课程设置本身的质疑,包括对当下教育体制的反思等等。而这次教学过程本身,对于大家而言也可视作一次难得的文化研究实践。

 

本期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