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群体树立--赴藏大学生

    在旧有的刻板印象中,80后被普遍认为是冷漠、自私,没有责任意识,缺乏社会关怀的一代。而5.12大地震中,80后勇敢冲向第一线,受到广泛关注,被媒体盛赞为“有责任有担当”,一扫之前“垮掉一代”的社会形象,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但是问题在于,非常状态下的大地震是否建立起了80后自己的“历史感”?还是说,所谓的长大成人,只是一个媒介事件?

    本辑《热风•观察》栏目选了四篇赴藏大学生志愿者的文章和一篇笔谈,他们都是在2008年前即赴藏的80后大学生志愿者。西部志愿者这个群体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中国的西部边陲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其中也不乏徐本禹、冯艾这些主流媒体树立的志愿者典型。但这些80后,在5.12之前的主流媒体中,或被抽象为无私奉献的宏大叙事,或被简化为情感冲动的另类选择。在此,我们试图呈现的是2008年5月12日之前,这一80后群体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真实情感,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社会,不同于上一代人的理解与担当。

    他们身上所包含的复杂面向和丰富可能性,时至今日,依然让我们难于用任何一个单一概念给这种状态命名。比如,西部的志愿者生活,往往还包裹了一层旅游、逃逸,或者其他利益的外衣。他们会奔向西藏旅游,也会为立足西藏付出。他们不像父辈那样完全献身理想,但又并非没有社会担当。或许,80后的能耐就在于能将隐秘的沉重潜藏在一种看似轻飘飘的生活下方,默默地进行着自己对生活在别处的追求与向往。或许,这种转折时代的力量,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一场非常事件,一如5.12大地震。
(张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