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疯子/精神病篇 - 当代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

文章: 73 (推荐:1)

社会主义文化
检视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简单的回归,也不是怀旧和抒情。我们希望立足现实中国,重新阅读文学与历史,在具体脉络中,再次深入社会主义的文化实践。重温一个美好的社会图景,激励后革命时代的文化想象。
  • 2012/09/15
    受访人:钟雪萍,1993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位于大波士顿地区的塔夫茨大学任教,现任中国文学教授兼中文部主任。研究兴趣和范围包括:(中西)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与思想史,(中西)文化研究及其历史,(中西)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及其历史,现当代中国文学文化与社会和历史,知识分子研究及其历史等。 采访人:黄蕾,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2012/08/02
    作为毛泽东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样板,户县农民画鲜明地凸现了那个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基本面貌。这场雄心勃勃的文化革命,目标在于创造一种与封建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都迥然不同的崭新的文化形态,它召唤“工农兵群众”,希望这个长久以来被认为卑贱的社会群体能够独立地担当起创造新的文化、新的历史的重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场极其激进的文化实践最终还是失败了。
  • 2012/08/01
    这一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回来了?”,将比较集中讨论以社会主义理念,社会主义历史作为背景的电视剧。对这些在市场化机制的运作中出现的革命历史剧,我们怎么样理解?如何分析?我们分析和理解的背后的依据又是什么?
  • 2012/07/26
    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已显得“富有而强大”,以至现在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并借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举办了史上最为炫目的奥运会,庆祝它重新融入全球秩序之中。现在,这句口号成了一个反讽,而这更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化意味着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衰落这一论断只是一个虚假命题(Desai, 2008: 397)。在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各地扩大阶级分野的时代,将阶级概念重新纳入全球分野的分析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 2012/07/06
    新秧歌剧是延安大众文艺的重要成果,它借用民间流行的秧歌调和秧歌舞改编而成,形式简单、活泼,极富感染力。但也因过于直白的政治宣教目的,在远离其创作和流行的历史环境的今天,很难再为人们所理解和欣赏。然而重读延安文艺工作者留下的新秧歌剧创作谈,却不难发现在这一简单的文艺样式背后暗藏着中国乌托邦叙事的若干历史难题,以及延安文艺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难题所做的叙事探索。
  • 2012/06/21
    从1950年代上海工人的识字运动可以看出,伴随政治领导权力的变更与转移,工人阶级的文化习得方式有了新的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来源于建国前一贯的群众路线和基层科学化的管理方略,因而能够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不仅在上海工人阶级文化的转型时,起到重构、塑造的作用,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工人自身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作为阶级群体的权益和价值。
  • 2012/06/16
    在左翼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相遇中,可以说,左翼文化提升了民间文学的品格,发生在1944年新说书运动,为我们今天处理“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关系,提供了一种实践样式。今天我们寻访当年那些“讲故事的人”,意不在回到“前现代”,而是要努力跳出新旧格局,打破对于“雅”的“俗”或对立或等级的理解,并“开放我们的文学观念”。探讨叙事和经验分享的可能,为重新塑造中国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提供可能性。
  • 2012/06/11
    诞生于1960年代的抽象精神,基本上否认了个人幸福的合理性,它擅长于将个人和市民生活做丑化处理,而不会在叙述中显示出"资产阶级"生活的魅力,而更愿意将革命后的市民社会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就此而言,《启蒙时代》更能体现革命后的市民社会的特点。《启蒙时代》所体现出的革命根本不是为了超越市民社会,相反,革命是为了回归市民社会。
  • 2012/04/09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围绕"集体劳动"的辩论乃是贯穿于整个"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核心的思想冲突之一,这一冲突,导致了1980年代这一"集体劳动"的 生产方式的终结,并经由乡村,扩展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改革。而在文学叙述上,则是何谓"现实主义"的激烈论战。 在1949-1966年期间,当代文学基本成为这一"集体劳动"的合法性的论证工具--我并不否认这一论证过程有着某种创造世界的合理想像,这也是我在 叙述过程中激烈张扬之处。但是,蕴含其中的一些深刻的危机却也或多或少的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乃至遮蔽。
  • 2012/04/09
    "劳动"作为某种"美德",或者某种"德性"的显现,不仅被用来重新塑造中国的乡土社会--这一重新塑造表示着中国革命对"德性"政治的某种承继姿态,并力图恢复被各种原因所破坏的这一乡土社会的文化秩序--也被用来改造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乡村农民。显然,在1950年代早期,不仅是国家政治,包括文学在内的诸多想像性的精神活动,多多少少表示出一种"德治"的愿望,这一愿望对于抚平甚至治疗因多年战争而导致的社会创伤显现出一种强大的效用。
  • 2012/04/09
    赵树理思考的意义正在于,中国革命如果要真正的植根于中国的下层(乡村)社会,就必需正视这一"情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传统治理方式,或者说,对"情理"进行重新叙述,并在这一叙述中,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正义观。在这一意义上,赵树理又是非常现代甚至激进的,因为他把这一"生活世界",也即人的日常存在重新视为有待确定的政治形式。
  • 2012/04/09
    一在我的感觉中,当代思想或者当代理论的深刻分歧,可能并不完全在于对社会现状的表面的感知、异议或批评上,相反,更多的冲突将来自历史领...
  • 2012/04/07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面具背后》、《想象城市的方式》等。上海史上失踪的三十年《上海国资》:今年初,上海本地一些报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