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子夜》中的十里洋场

1933年,茅盾的《子夜》横空出世,带着呈现“现代中国变革罗曼司”的期望,云飞船靠岸,雪铁笼飞驰,上海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城市正在资本的急速流动中高歌猛进,却又在消费欲望的扭曲下面目模糊。这里是吴老太爷一命呼呜的墓地的入口,是吴荪甫们不见硝烟的工商业战场,是姨太太袅袅交际的舞台,是青年们带着朦胧初涉革命的启蒙地……

毫无疑问,作为一部紧扣时代脉络的小说,《子夜》中所呈现出的上海画卷,既不同于新感觉派的纸醉金迷,亦有别于张爱玲的声色人间。汽车、轮船等现代化交通工具频繁登场,刻意强调着城市的速度;交易所、信托公司构筑了芸芸众生全新的活动空间,浇铸了瞬息万变的金融战场;哪怕是再日常不过的街道,都充斥着时代的表征——电、光、热。

重新细读《子夜》,再回30年代的十里洋场。本期圆桌选取的五篇文章,都站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上,尝试通过阐释小说中的意向与表征,发现文本背后更多的奥秘,揭示30年代浸淫在资本扩张过程中的城市的种种。这五篇文章分别考察了当年上海租界中的人群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被身不由己地裹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解读了汽车、轮船作为反抗空间的意义;分析了资本是如何打破“赤色农村-白色都市”之间预先设置的二元对立;以及对比了茅盾与张爱玲截然不同的“想象上海的方式”。

关于上海的故事,该如说什么?怎么说?城市的主角是否永远属于霸气外露的资本?革命又是如何在“城市-农村”的结构中发生的?这些问题不仅关涉小说,更紧紧隐射着当下。对于《子夜》的重读可以看作一种尝试的开端,通过文本,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一部分答案。


指导教师: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曹柳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