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爸爸去哪儿,到底应该去哪儿?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郑月:爸爸去哪儿,到底应该去哪儿?
郑月:爸爸去哪儿,到底应该去哪儿?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 电影 资本
近两年来,“萌”字迅速蹿红,不论生物或非生物,只要具备了所谓“萌”的气质,立即能吸引众多粉丝,向来财大气粗的芒果台抓住了这个流行...
   近两年来,“萌”字迅速蹿红,不论生物或非生物,只要具备了所谓“萌”的气质,立即能吸引众多粉丝,向来财大气粗的芒果台抓住了这个流行的关键词,自去年十月就卷起了一股强烈的“爸爸去哪”风,几位萌娃在该档真人秀中的表现吊足了全国观众对几个小家伙的口水。恰恰又逢一年春节,用那句黑话“人傻、钱多,速来!”来形容春节档的电影观众也许有点夸张,但电影院里却总是人潮涌动。面对此时的肥羊观众,喂它什么,人家都会欣然接受,反正“过年嘛,就是图一乐呵!”。中国的电影制造商要是不抓紧机会上几部电影,还真对不起被称作“制造业”的名号。于是,像《爸爸去哪大电影》这样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升级版的“电影”,上映六天票房超四亿,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的亲子真人秀自2013年10月至12月,所创的收视率均为同时段收视率第一,每到周五晚上,全家老小围在电视机前收看《爸爸去哪》,成了很多中国家庭的必修课。《爸爸去哪》的走红,也许归功于现在的电视媒体大环境,在这个每逢周末电视台就充斥着大量复制的音乐选秀类、相亲类、娱乐搞笑类的综艺节目的环境中,杀出一档暖意融融、呆萌气息十足的亲子类节目的确够有新意,也足够吸引眼球。纵观播出的十二期节目,可见其模式化与符号化极其明显,每期节目都会采取一种几乎相同的模式及台本:去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地,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让五个家庭进行竞争,最终大家和和美美地饱餐一顿,节目结束。把每一处旅游地拍得风景如画,每一对父子拍得极其有爱,再配上字幕组的俏皮后期制作,给单一模式的节目润色不少;同时,也通过符号化的形式分明地塑造出了几位主人公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重庆口音的森碟爹,风一样的女子Cindy,二二的王导,温暖贴心的天天……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在这个人们都疲于思考只想放松的年代,如此好记的故事模式和人物特性让观众根本没必要用脑,只需看着屏幕傻笑就行了,再加上几位孩子奋力卖萌,几位爸爸拼命耍帅,节目收视率自然就上去了,连那些片头的广告词都能让人脱口而出。

   节目红了,最红的当属几个孩子,这五个孩子顺利地成了“萌”的本年度最佳代言。自节目热播之后,以王诗龄为名申请的微博粉丝突破五百万,几位孩子也成了“吸金大王”,广告代言费轻松超七位数,娱乐头条上满是几位孩子的卖萌照片,甚至几位孩子的穿衣风格也成了全国小朋友的新时尚……当全国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看着这五位陪着他们两个月的小朋友时,一定默认了他们的纯真与善良、可爱与搞笑,也就是说,受众是期待这种温暖与 美好的。受众如果不期待温暖的情谊,可爱天真的孩子,那么,《爸爸去哪儿》可能也就找不到牟利的空隙了。可是,当这几位被拍摄得如此天真与可爱的孩子们充满期待地问:“爸爸去哪?”的时候,孰不知他们的爸爸们早已跻居社会上层,于是他们可以经常出去旅游,穿名牌,以小公主称呼自己,有意思的是,节目的拍摄与制作总是刻意遮蔽和忽略这些现实因素,只捕捉那种普世上每个孩子脸上都有的无邪与天真。于是似乎全中国的小朋友都以为他们就是这五个孩子了,事实上他们的父亲没办法每星期都带他们旅行,他们也没办法都上国际学校,没办法和大明星们如家人般交往。可能,他们只能每星期看着电视机笑笑,然后傻傻地以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周末一结束,继续不那么轻松地过自己的日子。姑且用他们父母承诺的假期也带你出去玩的诺言,YY一下他们跟这五个孩子一样的生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往往是社会上所缺乏的,但却被资本所利用,真人秀与电影所描绘的,不过是画饼充饥,让受众误以为得到了所需要的,误以为社会真的有了正能量。

   当然,如果芒果台仅仅满足于收视率上的成绩,不趁着热乎劲狠赚一笔,那就太不是它的作风了。自2013年12月27日最后一期播放结束,2014年1月31日同名大电影就在大年初一豪占各大影院排片表。依旧的固定模式,依旧的人物风格,依旧的满场笑声,只是把小屏幕换成了大银幕,把家里的沙发换成了电影院的座位。五天的拍摄换来几亿的票房,三家制作单位的如意算盘打得如此美妙。当有人质疑这是一种圈钱行为时,做电视剧起家的该片监制滕华涛如是回应:“如果拍五天,不知道这是否算个纪录,但影片的投入并不小,如果同时动用25台摄影机,19组录音,10组剪接,在现场的高达400多人的摄制组,这应该也算是一个纪录了。”一个电影监制,如果仅仅用其投入的资金以及技术的应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价值,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的看法,只关乎资本,也许在他看来,在一个适宜的时刻把资本运作成最大化就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标准,这也正是中国主流商业片市场的一个不言自明的规则。当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受众群,再挑一个吸引眼球的内容,受众无聊的时刻,中国的电影制造业当然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可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应当是这样一个评价标准吗?为了把中国观众的审美水准再拉低一个档次,贺岁大师冯小刚的新片《私人定制》中已经把话说得浅白得有些露骨:“电影就是一大众艺术,起源于走马灯,门槛低,文盲都能看懂。”这为他们自己找到了太好的托词,意思就是说,俗气不怕,能逗一乐呵就行。但是,这遮蔽了电影艺术本来的魅力与特色,一部好的电影,肯定不应该取决于动用了多大的制作班底,不应该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不应该是一档真人秀的升级版,即便是真人秀的升级版,也决不应是把小屏幕变成大银幕这么简单,回头看看十五年前《楚门的世界》大概就可见其差距。

   能逗一乐呵这个功效《爸爸去哪大电影》的确做到了,通过满场不时的笑声以及观众中的孩子们一字一句地跟唱主题曲就可见一斑,可是,仅仅就该如此吗?资本的最大化成为艺术创作的首要原则,不惜把纯真的孩子包装成拥有亿万粉丝的明星,榨取这些本不应生活在无孔不入的摄像机镜头下的孩子们的最大剩余价值,通过符号化的“萌”换取巨大的商业利益,并把包装成功的孩子通过一种隐形的意识形态加以输出,影响更广大没受过包装的父母与孩子。如果让资本成了至高无上的老大,我不禁想问,爸爸去哪,到底应该去哪?中国商业电影到底应该去哪?有没有更好的可能?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