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 > 钟雪萍:谎话与虚构
钟雪萍:谎话与虚构
作者: 来源:作者惠赐 发布时间:2012-04-17 01:20:04 阅读:
戴斯通过妖魔化中国,虚构了一个“好的资本主义落脚在一个坏的国度里”的景象。
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公众电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一个叫《美国人生》(This American Life) 的节目档,做了一台颇不寻常的节目,意在“召回”今年一月份作的一次节目。主创人员发现他们的采访对象在其故事中造了假,决定公开纠错,并用上节目的全部时间来说明。
这故事有点绕,其中包括在百老汇上演过的一台“独人秀”,由一位叫麦克•戴斯 (Mike Daisey) 的美国人独创、独演,题为《乔布斯的痛与乐》(“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 of Steve Jobs”),旨在揭露苹果产品生产中的问题;《美国人生》的主持人;一位美国公众电台《市场》(Market Place) 栏目驻中国的记者;以及一位中国国内的英文翻译。是的,这个故事跟中国有关。
上网发现国内网易等媒体对此也有报道,但角度却是富士康如何不打算跟戴斯打官司。这件事引出的意思和关联有多层,部分来自故事本身,部分超出故事本身,但富士康慷慨地不打算打官司讨回清白这一层,确实没想到。
先说故事本身。戴斯先生2010年六月去中国,在深圳找了一位翻译,去采访富士康属下的工厂。前后花了六天时间。几个月后,戴斯便写出一个剧本,放到网上,任凭下载,并自己到美国各地(包括纽约百老汇)上演独人秀。表演中最煽情的部分,叙述他本人在中国采访生产苹果产品工厂的所见所闻。从《美国人生》转播的一小部分,可以听出其表演才能,更能感觉到他所叙述的,可以进一步加深美国人已有的中国+血汗工厂的印象。他栩栩如生地描述包括:如何在一家工厂门口,下了出租车便看到携带枪支、面带凶相 (looked pissed, really pissed)的门岗;暗访了10个工厂;与100多工人谈话;看到只有12、13岁(会说点英语)的女童工,并与其中一位交谈;见到由于中毒(或反复同一动作)而得了双手颤抖职业病的工人;去工人宿舍,房间不但拥挤,里面还装有摄像探头;参加地下工会工人在广州不同的星巴克的聚会,见到20、30人,看到一份来自政府的黑名单,上面是政府不允许工厂录用的人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戴斯先生由此一夜成名,被美国各大媒体报道,被电视台电台采访。采访中他不但重复剧本里的内容,并且完全作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呈现。说得有鼻子有眼,活龙活现。真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表演天赋,上课就容易了。
《美国人生》节目一定觉得戴斯先生所见所闻非常重要,便邀请他做台节目。后者欣然同意。戴斯没想到的是,《美国人生》将自己定位为新闻节目,所说所叙必须真实。节目制作者提出需要找到他反复提到的那位中国翻译,来核实他所说的。而就在那一刻,戴斯开始了新一轮的撒谎。说翻译的真名不是自己剧本里用的那个,打电话也找不到的,等等。《美国人生》相信了他,放弃寻找那位翻译。
有意思的是,节目播出,被公众电台《市场》栏目驻中国的记者听到。对门岗带枪,工人去比美国本土还贵的星巴克聚会,立刻感到明显不真实。于是,带着疑问去找戴斯先生提到的翻译。不期很容易就找到了。记者和翻译,重访戴斯到过的工厂门口,不见有任何带枪的门岗。翻译告诉说,门岗是不可能也不允许带枪的。记者便继续采访翻译:戴斯说去过10个工厂,翻译说只去过3个;戴斯说见到12、13岁的女工,而且还会说点英语,翻译说没见过这样的女工;戴斯说去过工人宿舍,翻译说没有去过;戴斯说去咖啡馆见地下工会工人,而且见到20-30人,翻译说不在咖啡馆,大概只有2-3人,也没见过“红头”文件的黑名单,等等等等。
记者的调查,惹得《美国人生》不高兴了。尽管他们愿意相信戴斯所说所叙是真的,但面对自己同行提出的质疑,不得不感到戴斯说了谎。于是决定请他去栏目的办公室,面对录音机,回答《市场》驻中国的记者和《美国人生》栏目主持人的一些问题。戴斯先生面对尖锐的问题,尤其是那位翻译的不同回答,不得不承认自己信誓旦旦讲述的大多并非真实。戴斯说,他后悔上了《美国人生》。那是新闻节目,而他没有区分“戏剧”和“新闻”之不同,却同意作节目,所以很抱歉。
最有意思的是,当栏目主持人问戴斯,他那绘声绘色的“独人秀”往往让人觉得他描述的都是真的,但事实上又并非真实,那么即使是表演,是否也应该力求准确。戴斯坚持说不必力求准确,因为那是“戏剧”是“虚构的”,他坚持这一点。如此,戴斯在《美国人生》和其它媒体上撒的谎,可以继续在虚构的名义下,让美国民众接受为真实。
《美国人生》对自己所播关于中国的内容之真实性的坚持,在当今美国的新闻界里并不多见。只要跟那些报导过戴斯独人秀的纸媒,采访过他的电视电台,没有一家怀疑其所说是否真实这一点相比较,就能判断。平日里,不少记者们对中国,以及世界很多其它国家和地方,往往随便说,只要符合这里的主流观点,很少有人担心是否真实。比较而言,《美国人生》对一个有关中国的报导的真实性如此认真纠错,值得佩服。
这个故事带出很多深层问题。在此先提两方面。
比较直接的:为什么在美国,任何关于中国的谎话,人们往往都不加思索地予以接受?这一话题其实不简单,需另文讨论。但可以说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种族歧视,冷战思维,反对中国革命,反对社会主义,等各类历史遗留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射。在这样的意识形态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认识究竟是什么,完全不重要。
比较复杂和纠结的:戴斯通过妖魔化中国,对苹果集团的批判,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增加善良的美国人民对当下全球资本主义的资本运作,产业链,层层剥削,以及追求廉价劳动力以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了解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不言而喻”的妖魔化中国恰恰掩盖了这一关键问题。走的是最简单的、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主流强势话语的思路:不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矛盾,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妖魔化中国虚构了一个“好的资本主义落脚在一个坏的国度里”的景象。
把《美国人生》的纠错简约为富士康与戴斯之间的关系,同样掩盖了这一关键问题。戴斯没有也不具能力指出的,正是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在资本产业链里实现层层剥削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