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暴力现象的透视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中学生暴力现象的透视
中学生暴力现象的透视
关键词:中学生 暴力 现象
中上阶层孩子的精英式学校教育,加市场化补习班,导致一种高度个体化竞争意识;低下阶层的孩子既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也缺乏社会保护体系,自己习得一种街头帮派文化。所以,不管是中产阶层的孩子,还是低下阶层的孩子,遇见社会矛盾和冲突时,没有经过合理解决冲突的社会学习过程,很容易借助于街头暴力来解决冲突。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7月14日的一篇深度报道——《“为什么他们要欺负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再次拉升了今年几起网上流传的中学生暴力视频对公众的冲击力。中国的孩子怎么了?从在美国加州留学的十几名中国高中留学生群殴同学案件,到浙江庆元四名初中生殴打一名小学生事件,再到山东兰陵八名中学生群殴一名初一女生案件等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群殴同学案件通过网络视频进入了公众视野。而且暴露出来的中学生欺凌现象,不仅是犯罪社会学原来关注的男性青少年群体暴力行为,女性中学生群体暴力案件也不在少数。另外,也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小子文化问题,白领阶层的孩子也加入了群体暴力事件。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告诉我们,中学生欺凌现象是一种成人帮派社会的映射,也是家庭教育模式扭曲的反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系统的儿童保护体系和针对青少年的应对冲突模式的专门教育。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当下的中学生欺凌现象有什么新特征?形成中学生欺凌现象的社会基础有什么新变化?认识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知道如何更为系统的寻找解决方案。

其实,看过这几起中学生欺凌案件的视频,我们知道,这几起案件不是发生在校园里,所以叫校园欺凌是不准确的,他们是发生在校园之外的中学生欺凌弱小事件。有人会说,这不重要,不都反映出来校园教育出了问题了么?但是如果仔细分辨,就知道中学生欺凌现象发生地点的变化恰恰才是当下中学生教育问题的关键。不管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还是犯罪社会学的研究都表明,青少年出现帮派群体欺凌不是一个新问题,只不过原来的帮派问题多发生在低下阶层的街角社会里,而且也多数是低下阶层的男性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校园欺凌现象多数是通过街头帮派文化传递到校园里边的中学生矛盾冲突发生机制的。而且,美国犯罪社会学家提出,男性青少年的帮派亚文化是他们追求男性气质的结果,女性青少年一般受女性气质约束,其犯罪类型多数是偷窃,而不会是暴力。但是,最近发生的几起中学生欺凌现象则基本上是校园矛盾转移到社会里边通过群体暴力进行解决,或者是单纯的街头群体暴力事件。也就是说,当下的中学校园几乎不会发生群体暴力现象。这当然不是说中学校园里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说这些矛盾和冲突一般不会在校园里爆发群体暴力事件,而是转移到街角社会里发生。
 

这一校园矛盾的地理空间转移爆发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原来的中学校园文化更多是受街角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解决机制是相互影响的。而原来的中学教育也是一种相对全面的素质教育,老师有一定的权威来规训孩子的行为规范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和技能教育。但是现在的中学教育日益围绕着精英选拔机制对孩子进行筛选和分层,越是重点中学越失去了行为规范的管教功能,仅仅专注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行为规范推向了家庭和社会,美其名曰“三结合”。但是,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又缺乏一套专业儿童保护体系来提供支撑,这样就相当于给现在的中学教育功能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借口,中学生欺凌问题不是学校教育导致的,而是社会和家庭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当下需要反思的中心问题,到底中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出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群体行为冲突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每一个个体成长过程中,都经历着从对父母的依附性关系,到对朋辈群体的认同归属过程,再到相对独立的个体身份认同过程。甚至按照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说法,即使是成年人也都难以避免对朋友群体的归属和认同的需要。然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朋辈群体关系质量,又取决于个体的自主性。自主性比较强的人,相对容易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群体关系,能够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而自主能力较弱的人,较容易受群体氛围的控制,来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面对每一个青少年,我们都需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帮教体系,来帮助他们渡过青春期的躁动和冲突。当然,这个帮扶体系本身又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社会分层导致的不同阶级的成人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再比如社会流动导致的不同文化群体的排斥和反抗的对立关系的影响,另外就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影响。早先教育社会学只是关注到阶级阶层和文化群体对青少年群体暴力的影响,但都指出学校教育应该发挥人格教育功能,来逐渐帮助中学生摆脱暴力文化以及歧视文化的影响,培养一种良好的品格和行为。比如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部感人的通过音乐教育来影响底层孩子的行为模式的经典影视作品。
 

可是,曾几何时中国的义务教育开始走向精英教育模式,学校越来越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把孩子的品格教育推向了家庭和社会,甚至是避而不谈。中小学家长会就是老师给家长讲评孩子的最近学习成绩和排名,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督促孩子的学习。学校不再也不敢让学生放学之后在校园里自由活动和交往,必须早早让家长接走学生,离开学校,回到家里或者社区,由家长和社会提供监管和辅导。学校功能日益退化成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功能,不再发挥学生社会交往和品格养成的功能。然而,回到家里和社区的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社区才能提供孩子们一个健康而丰富的课后监管辅导体系呢?你发现中国没有一套均等而普惠的青少年社区照顾支持体系,而是任由市场和家庭通过自己的实力分层解决。有钱人家的孩子是通过市场化的课后辅导学校上各种补习班,他们也缺乏一种社会交往形式来学习一种合理的矛盾解决机制。缺乏社会交往机制的精英教育模式只会越来越强化中产阶层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更容易发生极端化的暴力解决方式。而缺乏市场化教育资源给孩子补习功课的低下阶层,就放任孩子在社区里晃荡,对孩子的社会交往缺乏监管和引导,任期发展成不同的群体交往模式。所以,这才是中国当下中学生群体欺凌现象的社会根源——教育分层的固化和教育功能的片面。中上阶层孩子的精英式学校教育,加市场化补习班,导致一种高度个体化竞争意识;低下阶层的孩子既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也缺乏社会保护体系,自己习得一种街头帮派文化。所以,不管是中产阶层的孩子,还是低下阶层的孩子,遇见社会矛盾和冲突时,没有经过合理解决冲突的社会学习过程,很容易借助于街头暴力来解决冲突。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