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专业(0501Z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文化研究专业(0501Z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化研究专业(0501Z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键词:培养方案 文化研究 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如下5种能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

1.具有历史深度的全球社会和文化视野;

2.能洞悉当代支配性的文化生产机制之复杂运作的分析能力;

3.开阔(不只是西方式的)而活跃的理论思维及其相应的语言能力;

4.在现有条件下推进良性文化发展的实践意愿及其能力;

5.对于优秀/美好的社会文化前景的想象力和信心。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都市文化与日常生活分析

2.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3.性别与文化研究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需修满23学分,其中学位课14学分,必修课9学分;课程设置见后表。

五、培养计划制定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报学院(学科)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在入学后一个月内报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
为保证博士生论文工作质量,博士生课程学习要求在第一学年之前结束。

六、指导教师:
对每位博士生均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其职称不限于正教授),经学院(系、所)审定后报研究生院备案。该小组负责确定博士生的学习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指导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写作及修改,组织其答辩和其他相关工作。

七、论文工作

1. 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
博士生在修满18学分学位课和必修课后,硕博连读生在修满60学分后,即参加此项考试。
此项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年中,目的是考察博士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和经验研究能力,确定其是否已经达到举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水平。只有通过了资格考试的博士生,才能申请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
资格考试内容以博士生必读书目(一级、二级)为主。
资格考试方式采取文献述评答辩或书面考试(开卷)兼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导师及以其为首的指导小组负责评审。
首次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可在半年后进行第二次考试。

2.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鼓励在文化研究及相关学科范围内创设具有开拓性的选题。
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年之前完成开题报告,书面报告不少于8000字,其中包括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评审小组应不少于5人(包括导师);如果论文选题具有较大的开创性或跨学科性,评审小组成员可以不限于正副教授。

3. 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制度分为3个步骤:(1)预答辩;(2)盲审;(3)答辩。

(1)预答辩
经导师审读并签署“同意”之后,论文即开始预答辩,由5名校内评审人(包括指导小组内除导师以外者)匿名投票,决定该论文是否达到外审要求。投票意见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修改后通过”者应在3个月内,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论文并送导师审阅,导师签署“同意”后方能送外审;“不通过”者应整体性重写论文,在不超过1年的时间内完成;若连续两次未通过,则取消其继续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

(2)盲审
通过预答辩并经导师签署“同意”后,博士学位论文即可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由研究生院聘请校外专家进行“盲审”。
如“盲审”通过,论文作者可根据“盲审”意见修改论文,交由导师审查并签署意见。
如“盲审”未通过,作者可在1个学期内修改,然后再次申请盲审。如第二次“盲审”仍未通过,论文作者除如前修改论文外,还将承担第3次“盲审”的费用。如第三次“盲审”依然未通过,则取消该论文申请学位的资格。
博士生如果认为“盲审”有误判或存在其他不合理的问题,可向研究生院提出申辩,由研究生院决定是否换送他处再次“盲审”。

(3)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预答辩、“盲审”两个步骤之后,即可组成包含校内外5名教授的答辩委员会,举行公开的学位论文答辩会,并由委员会成员匿名投票。
投票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通过”者可送交校学位委员会申请博士学位。“不通过”者应在半年时间内修改论文,然后申请第二次答辩;如依然不能通过答辩,则取消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
(4)申请学位的其他资格要求
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博士生必须达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要求。
 


文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000000704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必修
000000703 第一外国语(英语) 120 4 1,2
专业
基础课专业课
02BAA7001 文化研究理论前沿 40 4 1
02BAA7002 文化研究方法论 40 4 1,2
必修课 学术研讨课 14B000001 学术研讨课   5    
实践课 02BAA9001 文化研究实践课 40 4 6
选修课 政治
理论课
0000008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0   2  
英语 不纳入培养计划。待开课的前一学期第十周,根据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学计划表,学生本人网上选课。
补修课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由导师指定选修硕士生主干课1-3门(不计入总学分)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