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城:“上海学派”的可能性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林春城:“上海学派”的可能性
林春城:“上海学派”的可能性
关键词:上海学派 文化研究
这是韩国木浦大学林春城教授眼中的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林教授对中心的历史以及中心的学术取向做了回顾和梳理:本阶段中心的研究主题是“当代文化生产机制分析”,包括“新的支配性文化生产机制分析”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分析”。试图培养学生具有历史深度的全球性视野、理论思考能力、理解和分析当代文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介入现实而促进文化变革的能力、对于社会变革的信念等。学术同道的理解是对我们的鞭策。
“上海学派”的可能性
 
林春城
 
  从2011年8月22日起,我在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

   2001年11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由原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晓明担任主任,经过一年的准备,2003年,“中心”第一阶段的研究开始启动,2008年,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涉及“1990年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分析”,第二阶段的研究主题是“当代文化生产机制分析”。为期十年的第二阶段研究主题,又被细分为两个分析范围:“新的支配性文化生产机制分析”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分析”。第一阶段是“批判性分析”,第二阶段是“促进性介入”,这很像建立新的理论的过程,就是“破坏旧的,建构新的(pars destruens, pars construens)”。

  “中心”是中国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阵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文化研究教学机构。2004年,它设立了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文化研究课程(Program in Cultural Studies)”(注释1);2012年设立了硕博点,开始招生。基于批判已有专业学科制的态度,它指向跨学科、通摄、联合活动,因此,文化研究系的设立,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化行动。所以,王晓明对学生们被吸纳入已有的社会再生产机制时刻保持警惕。他试图培养学生具有历史深度的全球性视野、理论思考能力、理解和分析当代文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介入现实而促进文化变革的能力、对于社会变革的信念等。
 
  在教学之外,“中心”的主要活动集中于研究和交流。2003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心”,当时包括主任总共有3名学者,而现在,中心/文化研究系的学者和老师总共有7名。“中心”运作的基本机制,是个人或集体进行课题研究,然后召开有国内外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最后将其学术成果编成书籍,即以“研究—学术研讨—出版”为中心的三位一体。

  “中心”目前共出版《热风学术》杂志6卷,以及系列研究丛书30余部。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城乡关系、农民工问题、社会主义工人新村、网络文学和文化、城镇化、电视剧、媒体文化、新纪录片运动、教育改革、性别和城市新贫困问题等,其中有些课题正在进行。其核心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上海地区文化、当代支配性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和运作方式,以及当下社会的“情感结构”。目前,“中心”的核心研究计划是“现代早期革命思想”和“上海青年的居家生活”,后者将城市新的居住方式的大主题,分为经济制度、日常生活、媒体三个方面,进行当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我们早晚将看到其丰硕的成果。“中心”与其他学派的最大区别,就是“文化研究与中国革命传统的接合”。一般来说,大部分理论是时代和地方经验的产物,即基于所谓“此时在地(here and now)”。王晓明在这种语境中强调“中土性”,这不仅仅是创造性地继承中国革命传统,而且是批判性地接受国外的文化研究理论,同时试图在两者之间进行接合。为此,他们试图发掘社会主义革命及以前的批判性改革思想,且将其作为思想资源,以致打算冶炼一块权衡今天和未来的试金石。《中国现代思想文选》是其最初的学术成果。2013年6月29日,在韩国文化研究学会国际研讨会上,王晓明向韩国进步学者重新讲解“中国革命思想的特质”。“站在被压迫者一边,从居弱势的角度去思想”,“总是偏于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去构想变革”,“总是以创造新的中国和世界为第一动力”,“不以成败论定、不断以失败为起点”。 他还说“早期中国思想”具有“高度自觉的实践和策略意识”。


 
  

  根据王晓明的讲解,韩国学者觉得,能使得对中国革命思想资源的批判性思考,给韩国思想注入新的活力,进而使之成为东亚的共同思想资源,但应该警惕陷入中国中心主义的陷阱。

  以“批判性分析和促进性介入的接合”、“中国革命传统和文化研究的结合”为特点的这个研究集体,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上海学派(Shanghai School)”。他们设立了研究基地,即“中心”和文化研究系,合起来四代的力量,推进集体研究和实施独特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批判性田野调查”。“批判性田野调查”是从已有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出发,进一步走向“质的研究”,类似于人类学的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方法。

  据说,文化研究的鼻祖——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已经摘下了招牌,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经过跨学科课程阶段,成为具有硕博点的独立学术单位。如何一面走制度化的路子,一面警惕凝固化倾向,乃是“中心”和“文化研究系”存亡攸关的问题。


(1)此处林春城教授指的是: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开设的是跨学科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成有: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专题、社科类研究方法、文学批评等。参考书目可见: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8&id=21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8&id=20
同时,上海大学与复旦、交大、华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也推出了周末联合课程,扩大学生的视野,建构学术共同体。


 
(原文在韩国《Seonam Forum瑞南论坛》(2013年8月25日)上发表,由高允实翻译,由朱杰校对。
http://seonamforum.net/newsletter/view.asp?idx=2148&board_id=21&page=1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