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90 后”的文化研究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面对“90 后”的文化研究
面对“90 后”的文化研究
关键词:文化研究
各位前辈、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论坛,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来负责的《文化研究导论》课程教学的经验与困惑。我先介绍一下相关
各位前辈、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论坛,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来负责的《文化研究导
论》课程教学的经验与困惑。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我叫黄平,2009 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同年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在本科教学方面, 我主要从事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国当代文学史》与《文化研究导论》。就《文化 研究导论》而言,这门课在华东师大是专业选修课,每年春季学期开课,面向中 文系三年级学生,由学生自主选修(可以选,也可以不选)。每周安排两节课的 教学,约一个半小时。
《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系王晓明老师的开创,在华东师大有光辉的传统: 王晓明老师之外,罗岗、倪文尖老师也先后负责过课程教学。我从 2011 年春天 开始接这门课,当时很没底气,找罗岗老师讨论怎么讲。我记得罗老师的建议是: 其一,文化研究不能仅仅拘泥于通俗文化研究,而是要作为方法来理解当代中国; 其二,将理论内化在文本中,多讲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我很认同罗老师的建议, 后来的教学,大致按这样的思路展开。
下面介绍一下我每个学期的教学思路:我的课程大致分为导论+三大板块。 导论部分,我每年会以刚刚结束的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为例,以文化研究的方法, 分析语言类节目背后的文化政治。这几年教下来的感觉,学生对这种开场很新鲜, 有一种侦探般的快感,仿佛洞悉了习焉不察的生活背后的秘密。在细读春晚的基 础上,我大致介绍文化研究的一些泛泛的知识点,比如文化研究的宗旨、方法之 类,这方面学生兴趣不大,只是作为知识点听听。
第一板块,我大致介绍“改革”三十年的文化变化,我会从最粗略的线条, 从“国学复兴”、“红色经典的转移”来讨论 90 年代以来的一个本原性问题:当 代中国从阶级认同向民族国家认同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讨论“大国崛起”的文 化叙述。细度的案例很多,大致有《百家讲坛》《亮剑》奥运会开幕式等等。这 个版块,算是确定一个大的框架。
9
第二板块,我会以文类为视角,介绍文学、电影、电视、网络的变化,算是 串起几条竖线,把文化的变化贯穿起来。这部分的案例非常繁多,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板块,我会在前两个版块基础上,以青年文化为分析对象,将文化研究 最终落实到每个青年学生自身。这几年的感觉,这一板块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 大致讨论两类文化症候:怀旧与反讽。这两种文化症候,联系着青年一代的社会 结构性创伤,在今天生成形形色色的“故事”。我在讲课的同时,不断比较流行 的成功学叙事,试图以文化研究的方式,将真问题打开。一般来说,同学们比较 触动,结合自身的实感,他们对于文化研究到此有切身的体验与思考,对于日常
生活有一种反省式的思考,而不是流于泛泛的知识学习。 最后,我会做一次讨论课,一学期的课到此结束。共三十六学时,看起来内
容似乎不多,但其实时间蛮紧张的。 这几年教学下来,我感觉罗岗老师的建议有道理,文化研究不能变成单纯的
理论课,不能成为文学研究方法的前沿课。比如讲讲伯明翰学派,或者精读《英 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我觉得更适合研究生班的教学。
对于本科生而言,我现在教的大都是 95 后的同学,他们的认知框架是高度 个体化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方法,有内在的总体化冲动,但无论怎么宏大,教 学的起点就是这个时代所塑性的“个体”。在这个“个体化”的时代,怎么把文 化研究“由外向内”地讲,真正契合、触动到学生的内心体验,我觉得是教学的 关键所在。学生感兴趣与否,往往在于老师所讲的,是否是他内心所关切的。
我的教学由于和青年同学的实际体验贴合的比较近,每年使用的案例,都尽 可能贴近热点,课堂效果还不错。但作为教师,我内心其实有些发虚,我最大的 困惑时,文化研究背后的阐释框架,如何解释今天的“个体”?坦率讲,我们的 文化研究也正在陷入一种教条化的危机,谈到个体,就是原子化的个人,就是市 场的奴隶,就是资本所塑造的社会结构。这种框架我也在用,但我总觉得少了点 什么,这少了点什么的,我也想不清楚。
我想起鲁迅先生《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这篇文章,这文章大家都知 道,我记得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在这里,是屹然站着一个个人主义者,遥望着 集团主义的大纛,但在重上征途之前,我没有发见其间的桥梁。”在个体与共同 体之间,要走一条什么样的“桥梁”,以此组织我们的文化研究,愿各位朋友批
10
评指教。谢谢大家。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