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奖学金制度?上海大学师生开启研究生奖学金新政讨论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什么是好的奖学金制度?上海大学师生开启研究生奖学金新政讨论
什么是好的奖学金制度?上海大学师生开启研究生奖学金新政讨论
关键词:奖学金 新政 师生
高校改革,难!虽然尚不知晓上海大学奖学金方案具体的出台机制,但如今的高校每每遇到这样一个困境:每当一条新规则推出,它的弊端都似乎显而易见。与关于字幕组被关闭的讨论一样,即便只为了追求无偿看片的网民也会把讨论上升到互联网精神的高度上去。每次关于高校制度的师生讨论也不能不体现更加高远的关怀和旗号。但是比之以看片打发大部分学业时间的学生来说,师生能够发起这样事 关制度的认真讨论,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射手网被关闭,看美剧不方便,喊要命的人很多,其中研究生也不少。但是真正要命的问题来了——研究生收费与奖学金制度,这才是事关当下学生学业生活的关键话题。

高校收费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题之一,曾经持续引起争论并牵动无数学生家长的心。研究生收费以及配套奖学金制度在近两年才全面铺开,会为这个话题添加什么新的启迪呢?研究生奖学金新政实施以来,引起学界师生热议,当代文化研究网近日发表了一组探讨高校奖学金分配方式的文章,反对和支持的声音兼而有之,不论观点如何,师生都给出了改进建议。

高校改革,难!虽然尚不知晓上海大学奖学金方案具体的出台机制,但如今的高校每每遇到这样一个困境:每当一条新规则推出,它的弊端都似乎显而易见。与关于字幕组被关闭的讨论一样,即便只为了追求无偿看片的网民也会把讨论上升到互联网精神的高度上去。每次关于高校制度的师生讨论也不能不体现更加高远的关怀和旗号。但是比之以看片打发大部分学业时间的学生来说,师生能够发起这样事 关制度的认真讨论,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相较今年盛夏,北大师生对于燕京学堂这一在高校盘根错节体制外另立门户以求变革的举措的超常关注,深秋之际,上海大学师生发起的这场讨论,根植高校体制内部的奖学金问题,或许才真正触及“高校改革”以及大多数学生的处境。

 

比之以看片打发大部分学业时间的学生来说,师生发起这样事关制度的讨论,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今年起高校研究生“公费制”的取消,“学业奖学金”成为了研究生抵充学费的重要途径,而高校依照考分、论文发表数量等量化数据为标准颁发的奖学金,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学生的学费(据调查,不同大学奖学金制度有所差异,本文所述为部分学校情况),这意味着必定有一部分同学需要自掏腰包来完成学业。

在讨论发起者,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看来,财政部拨专款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本是件好事,但“钱不是按人头均分的,要分等级,恰恰是这个‘分等级’,让事情变得棘手起来。”评定奖学金成了老师头疼之事,学术科研上,尤其是文科,试卷的分数和论文的篇数非但不能充分合理评估学生水平,有时候甚至与现实能力成反比。

上海大学中文系王晓明教授

学生群体自己也有一些看法,署名为“萤窗夜话”同学认为,“奖学金制的确推动了科研的上升,但基本是科研数字的上升,而不是科研质量;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出不起高额版面费,自然被抛弃于评奖的游戏规则之外;很大一部分有志于献身科学研究的研究生,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中……”

也有学生持不同观点,署名为邓剑的同学则认为批评奖学金新政的思维“想的是最好不收费,最好退回公费制度,重新回到那个人人平等、圈养的美好年代……他们的托词孔武有力:‘收费/涨价将挡住寒门子弟的求学之路’……说了这么多,都可以归到一个症结上:钱没给够。”

钱指挥人!”

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国家学业奖学金之上,当代文化研究网署名为袁剑的作者怒而拍案,认为量化评估的奖学金分配方法是“用钱指挥人”,文章对制度本身进行了颇为详细的分析:

“我以上海某高校的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审细则为例,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学术型研一新生的奖学金等级被分成了3000元、6000元、9000元、12000元四个等级;第二,研二学生的评定标准是‘课程成绩平均分×0.5+科研分+公共服务分’,更具体的细则并没有公布出来。(下面的讨论是把研二的标准看成是未来研一的标准。)”

“先不论不公布细则的做法首先已经存在评审不够透明公开的问题,可以明确的是,它整个评定过程基本是一个量化的思路,它总要排出个1,2,3,4……可是量化能反映真实情况吗?有所谓的“真实”吗?从课程打分(打分有主观吧)、文章发表(可以花钱买版面吧)、公共服务(有被学生干部垄断吧)上来进行量化式的评分都有问题,更不必说学生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赛的,量化很不靠谱!既然量化的问题多多,却又硬生生把人分出4个等级,能让人信服吗?能让人舒服吗?”

对高校教育市场化的批评声早已有之,在批评者看来,奖学金新政的量化方式更是成为市场化、功利主义的证据。给学生排出一二三四等级在基础教育阶段或许有合理性,但到研究性学习阶段的可操作如何,恐怕还需要考证。

对奖学金分配新办法提出批评的同时,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怀有良好愿望的质疑,比如袁剑同学认为差额过大奖学金等级设定有伤“同窗之谊”:“有几位对奖学金问题十分关心的研究生,她们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做了一个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81%的女生认为现行奖学金制度的 竞争造成同学和室友关系敏感、猜疑、冷漠、紧张,这种关系在男生中有36%,有18%的同学认为奖学金制度和同学关系没有明显影响。想一想,这种隐形的裂痕与伤害是多么让人心疼!”虽然未经金钱考验的同学情谊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情谊,但这个调查确可说明奖学金差异对同学情谊的影响。

奖学金之

奖学金分配制度诚然需要公平合理,但是无论校方还是批评者,似乎都共享了一个逻辑——存在一个完美的制度下能够产生正面激励、解决高校问题。真的如此吗?如果制度和方法短期内无法变通,学术式微之象就可以卸下包袱,免除责任吗?

陈哲洵的文章认为“奖学金不过是很多管理方案中的一种,它圈起一个目标群体,然后预算一笔钱,再规定一些标准。它的过程就是设计一个最优化的统筹方案,使这笔钱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人群后,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出一群人的创造力,并使之符合标准。在这里,激发的手段就是钱,钱在奖学金制度里不但可以用来花,还有荣誉呢,因而奖学金 制度让我们屈服,甘愿服从它所制定的标准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这些了。所以我们一旦陷入‘奖学金的管理学’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必须按照它所设置的标准去做了。”

“如果这些标准都很好,对你所计划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或能够激发你的创造力,那照做就好了;但可惜现在的奖学金制度下的评价标准都是粗糙的量化级……”

陈文能够从“管理”和“政策设计”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按照不少同学给出的建议,采取平均分配或者相对平均分配的方法发放奖学金,激发学术能力与科研活力的目的就能够达成吗?

奖学金新政成为了高校沦陷于市场主义漩涡的证据,而不断扩大的竞争却并不能带来良性的科研动力。虽然尚不知晓具体出台方法机制,也不知道校内“立法”者是否认为这样的制度会有益于激发科研动力,但是对于真正愿意推动高校改革的人们来说,最可悲的或许是:这样一项制度既不会让科研变得更好,恐怕也不会变得更坏。

高校文科教育困境

回到奖学金事件本身,有学生质疑:“获得一等奖学金的人就代表学术水平高吗?”问题犀利,看似讨论奖学金新政策首先要回答的质疑。不过问题本身也值得研究。“奖学金”和 “学术水平”恰恰是世俗评价和学术判断两个层面的事情,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折射出的是政策制定者体制科层运作逻辑和学术逻辑之间的矛盾。

一直在学院内接受学术思维培训学生们提出颇为认真的建议,比如:应该跟踪调查拿高额奖学金的学生是否一路优秀到底,学术水平是否一直保持高位。这样一来,将问题推到了极限。不过学生也要注意,因为对方同样可以提议,应该跟踪调查,那些声称怀着“一生清贫,专注学问”理想才考上研究生并且不关心学费和奖学金的学术浪漫主义者,是否真的坚持以学术为业了,或者只是表表理想而已?发问者与问题本身并不处于同一逻辑层面,学术思维和行政方法从来不是一条心,如何沟通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同笔者交谈过的几位研究生有一个共识:当下的研究生奖学金政策确实值得改进,“要么没有奖金,要奖就是大奖”的办法让激发学术创造力的竞争集中在了能力较强的顶尖学生小圈子里,而大多数学生由于名额过少丧失信心,反倒对学术失去热情(显然钱的因素在激发热情上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回想一下,本科阶段奖金差额较小,获奖人数也较多的奖学金分配办法下,激发学术动力的目的也不算成功。愿意钻研、能力出众的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似乎始终存在于小圈子里。

此次争议中颇为有趣的一点是,种种质疑猜测大多出自文科院系。而高校文科教育本身就是时下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批评奖学金制度恶化文科发展的同时,文科教育早就在泥潭中挣扎。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余亮认为,高校文科教育并非“第一天坏下去”,即便没有当下的奖学金制度,文科教育自身现状已经颇为糟糕。脱离实践、不接地气、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群众路线的所谓专业主义,尤其是某些以培养高雅“无用之用”为宗旨的文科专业早已病入膏肓。

此番奖学金制度讨论,倒让人颇有几分欣喜,事关“钱的事儿”或许也能激发起文科专业中尚存锐气的一部分学生。在批评奖学金制度本身时,对自身有一些启发与反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哲洵同学在文章最后给出了“我自巍然”的建议:“在这‘奖学金管理学’划分的三类人中,你的位置在哪呢?所以说如果你有实力,有人脉,那你可以笑傲奖学金,但你也就这水平了,因为你很可能得到了社会的评价,却失去了学习的初衷;那如果你生来低人一等,很缺钱,那就做第二类,成为它的奴隶吧;如果你还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比一般的社会评价更高远的,如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等,那无论你有没有钱都大可不必去做第二类人或去‘愤怒’,而只需把奖学金作为一种在实施自己计划的过程中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奖励就行了。”这对学生个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现实方案。至于制度的精进,还需要更多砥砺。围绕高校制度的这场争论,能否避免像以往一样沦入学术自由主义的态度,也需拭目以待。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