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奖学金”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吗?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学业奖学金”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吗?
“学业奖学金”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吗?
关键词:奖学金 学业 学生
倘若要认真回答为什么中国社会缺乏创造力,为什么学生没有创新的勇气,一个可能的答案就是,不仅全社会得以创新的资源和机会,已经被各级“勇于创新”的官员们垄断了,就连所有的失败也已经被他们彻底包办和不予追究。
“学业奖学金”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吗?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   罗小茗
 

 
2014年起,大学研究生教育开始收费。与这一项规定同时出台的,是财政部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颁发学业奖学金的目的在于:“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显然,这一收费与激励机制的出台,企图解决的仍是整个中国社会“创新力不足”的难题。尤其是当“中国制造”的优势一点一点消失,“中国创造”的迹象还没出现的时候,更是如此。
 
不过,问题在于,收费的研究生教育和与之相配套的奖学金制度,能够缓解这一创造力不足的焦虑,让学生变得“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吗?

 
毫无疑问,在此之前,研究生教育是一块飞地,每年的国家奖学金还不足以将全体免费就读的研究生驱赶进“创新”轨道。新的收费与奖学金的制度,是对这块飞地的彻底整编。其采取的基本方法是,进一步靠经济,或者说靠将“人力”资本化”来确立学生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且加剧其兑换的频率。如果说,之前教育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化”,指的是缴纳学费换取学位,以便在市场出售“某一等级”的劳动力的话,那么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采取的则是一度已经被资本主义制度抛弃的短视的激励方式——计件制。每一个学分,每一篇CSSCI的期刊文章,每一项为学校管理贡献的服务,每一次国际化的交流,都将被视为可以兑换为金钱的产品。在此过程中,教育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公共服务所要求的“公共意义”,将被一年一度的兑换节奏,彻底打乱。

 
这一频繁的兑换,让人想起马克思当年在分析大机器时,对工人劳动的感慨:“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

 
显然,这段话对整编之后研究生们的学习同样适用。如果学习只是一种将自身资本化的劳动,那么,以教育部学科目录为标准、负责颁发学位和奖学金的激励体系,也就成了那一整套巨大的让一切学习变得没有内容的综合了“群众性劳动”(无数的面目不清的别的学生的劳动)和“自然力”(数量化计算)的“机器体系”。

 
只是,在这样的机器系统中,创新动力究竟缘何存在呢?

 
如果说,对学术研究而言,既有的学术规范、理论范式和学科体制,是一切学术创新需要反思和超越的对象,那么,完整的无功利色彩的研究和实践,是这一反抗和超越之所以可能的保障。不得不时时拿去兑换的学习行为,既不可能是此类反抗和超越的保障,其所激励的也就不可能是什么创造力。相反,在既有的规范内循规蹈矩的写作和思考,既是最容易“出活”的选择,也就成为这一整套学术激励机制的直接后果。对人文类学科而言,更是如此。

 
于是,整编之后,缴纳学费的研究生们,将越来越和在机器体系中劳动的工人们趋同。甚至于,他们的人身和“生产力”,都可能因不得不依附于导师或固有的学术范式而被进一步封建化。区别只在于,他们的“劳动”机会,是需要付费购买的。
 
指望这样的计件劳动有怎样的创造力,即便是历史上最贪婪的资本家,也从未奢望过,却被今天的教育部门所期待。这样期待如何落空,自然不难预料。不过,对各级官员来说,这也不过是很多“创新”中的一种。而每一次“创新”都不会必然成功,每一次的“改革”都会自然扭曲,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尽管如此改革导致的教育规律的紊乱,学术自律的破坏,需要整个中国大学教育硬生生地承受。
 
因此,倘若要认真回答为什么中国社会缺乏创造力,为什么学生没有创新的勇气,一个可能的答案就是,不仅全社会得以创新的资源和机会,已经被各级“勇于创新”的官员们垄断了,就连所有的失败也已经被他们彻底包办和不予追究。至此,学生们方才真正创新无门。
 
 
2014/11/23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