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磐:从“占领男厕运动”理解女权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李思磐:从“占领男厕运动”理解女权
李思磐:从“占领男厕运动”理解女权
关键词:占领男厕运动 女权
日前,一场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占领男厕”运动引起传媒与公众的高度关注。更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相当前卫的“行为艺术”得到大部分人拥护,各种媒体平台的投票结果,都有超过80%的人表示支持。对于那些对女权议题——也就是性别平权议题——不敏感、不理解的人们来说,女厕问题是一个理解的入口。如果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空间,一个人在受教育、工作、建立家庭或家庭解体的过程中,不因自己的性别而受压受限,能够真正实现权利和自由发展,那才是真实的平等。

      日前,一场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占领男厕”运动引起传媒与公众的高度关注。更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相当前卫的“行为艺术”得到大部分人拥护,各种媒体平台的投票结果,都有超过80%的人表示支持。

  “占领男厕”也有了法律上的小进展。继去年因为广州市政协委员提案炮轰公厕数量男多女少,广州市城管委将男、女厕位比例1比1.5的要求作为强制性执行条款纳入公厕管理办法实施之后,又有十位律师、学者向住建部寄出一份关于提高女厕位比例的公民建议信,建议住建部对其制定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予以完善,强制规定女厕位比例,明确公厕审批和验收机制,从而保障女性的平等权利。

  占领男厕,策划者是女权主义者,其提出的诉求,无论是提升女厕比例,还是增设“无性别厕所”,都是基于性别平权的理念。然而,在中国,女权议题长期被抹黑或者边缘化,很多人,不管男女,一提性别平等或女性权利,要么觉得“中国男女已经过分平等,你们还要怎样”;要么就自说自话地把女权理解为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他们看不到现实生活中因为性别造成的种种权利鸿沟。

  对于那些对女权议题——也就是性别平权议题——不敏感、不理解的人们来说,女厕问题是一个理解的入口。

  首先,性别歧视弥漫于日常生活,却难以被发觉和承认。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今天的中国人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等级观念的社会中,对差别待遇习以为常。另一方面,社会中充当公平“标准”的,通常是男性为中心的尺度,女性的需求被漠视。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女厕大排长龙多年,大家浑然无觉。这样的不平等还有很多,比如在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进入企业和政府管理层的机会等方面,女性皆不如男性,但这些不平等尽管并非隐匿不见,却鲜有人承认,或者即便承认,却认为现状合理。

  其次,性别造成的问题固然表现为“个人问题”,但“个人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公共参与来推进公共政策、法律的改变。比如内急,这是多么个人化的问题,但是解决不能靠个人,哪怕这个人手眼通天,也不能在自己所到之处,一手包揽厕所的建设。绝大部分“个人问题”的解决需要公共资源,通常涉及政策和法律的改变,以改善资源的分配模式。

  如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性骚扰和性侵害,经常有声音说,这是女性自身素质或者天然局限使然(典型的说法是,企业用工效率为先,用女性不如男性有效率),或者生活作风问题(典型说法是“为什么不骚扰别人骚扰你”)使然,将大面积发生的社会现象,归咎于个体的问题。如此见树不见林,当然无法治本。

  第三,既然性别之分是一些问题的起点,那么解决问题,也必须有性别角度,即考虑不同性别差异造成的需求差异。厕所分男女,那么配置厕所的空间和设施,就要考虑两性不同的需求。女性如厕时间约为男性两倍,厕位就应该是男性两倍。男性因为其生理结构,有小便池设施;那么也应该针对女性易感染的生理结构,在卫生维护不达标的条件下,多设蹲厕少设座厕。

  第四,空间就是权利。平等不能仅仅停留于国策层面,而应该体现在有操作性的政策和法律细则当中,实现于每个人的生活中。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大多数女性在个人生活中却难以受惠于国策。

  仅以公厕为例,学校和办公楼事实上也是公共空间,女厕不足直接影响女性受教育权利和工作条件的平等。工作单位的哺乳室、洗手间的尿布台、女工更衣室、厕所和浴室的私密度,公交工具上拉环的高度、公共场所和公司管理规章中对性骚扰的反制力度……总之,身体所享受的空间舒适度和安全度,就是人权的具体保障。

  如果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空间,一个人在受教育、工作、建立家庭或家庭解体的过程中,不因自己的性别而受压受限,能够真正实现权利和自由发展,那才是真实的平等。

  最后,正如提出公厕改善的公民建议的法律学者所言,女厕比例大幅提升,男性也能受益。人权,并非是在两性间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女厕不排队,节省了男伴的等候时间;女性在就业上遭遇的歧视减少以至于消除,家庭的经济责任就能被平等分担;女性在生育期得到更多劳动保护,每个家庭就更可能生育健康孩子,照顾好孕妇。

  最重要的是,实现男女平等,意味着一个更平衡、更公正的社会。

  (作者系媒体人士)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