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等:劳动与青年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高明等:劳动与青年
高明等:劳动与青年
关键词:青年 劳动
今年年初,文化研究系与上海市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一起对身边、校内和社区里的劳动者就“劳动现状”和“劳动的意义”做了访谈。活动分为两次,一次是1月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校内与校工们聊天,第二次是1月16日,分为上、下午两个版块。上午在“延泽”狭小的“爱心超市”里集聚一堂,访问老一辈的劳动模范;下午分组走上街头,访问在社区里从事各种活计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内容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几位白领的访问则是在活动之外,由编者与朋友另约完成的。
劳动与青年
 L  A  B  O  R    A  N  D    Y  O  U  T  H         
 
编辑 • 高明、冷嘉、王欣然、王磊光、刘睿   • 2014年5月

内容 • 编者按/“节日里的劳动者”视频/劳动者访谈实录/劳动者访谈反思

编者按
 Editor's note

 
 

   今年年初,文化研究系与上海市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一起,带着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对身边、校内和社区里的劳动者就“劳动现状”和“劳动的意义”做了访谈。活动分为两次,一次是1月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校内与校工们聊天,第二次是1月16日,分为上、下午两个版块。上午在“延泽”狭小的“爱心超市”里集聚一堂,访问老一辈的劳动模范;下午分组走上街头,访问在社区里从事各种活计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内容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几位白领的访问则是在活动之外,由编者与朋友另约完成的。
     除了劳模之外,受访者大多是服务业的工友,还有一些是出门在外做小买卖的,只有极少数是工人,有上海本地退了休再去私人小厂工作的,也有外来的打工者。可惜这次访谈没能纳入制造业的工人,也忽略了社区居民对劳动者的看法。联系最近的几次罢工事件,或许制造业里的工人是另一番精神面貌吧。
    在这个专辑里,我们没有放进劳动模范的访谈内容。原本的确希望在历史的层面将社会主义时期的劳模与当代的劳动者做一个对比。然而当劳模伯伯们追忆起当年的生活、生产时,我们发现,历史的纵深太需要仔细的咀嚼,现在很难给予解释或命名,强做概括容易将历史简单化。
所以,呈现在这里的,是我们对当代劳动者的访问,分为“访谈实录”与“访谈反思”两个版块。另外,我们根据校内访问的资料剪辑了一个主题为“劳动意味着?”的4分钟视频。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仅凭这次的访问活动就对当代的劳动问题与劳动者做到了深刻理解。
   “劳动者”对我们来说或许并不陌生。这种“不陌生”并不一定建立在自身的直接经验上,大多是基于知识性的书本了解和媒体再现而形成的“自以为然”。比如,我们知道劳动者很辛苦,用底层来形容他们,但是,正如龚金晔同学在文章里所说,我们并不真的知道他们“怎么辛苦”。比如,在访问中,我们注意到了劳动内容给劳动者的身体带来的影响,卖菜阿姨站立的空间连转身都不行,她们腰腿的疼痛是我们在买菜的讨价还价中从来不曾想到的。其他意料之外的发现则打破了我们以往对劳动问题的简化理解,其复杂性揭开了经验与思维的局限:街边卖红薯的小哥儿居然是大学毕业生,而一年收入十几万的个体户游走于城市与家乡之间,幸福与困苦并存,让人想起马克思对于小资产者的论述。地铁工作者焦躁的回话“你们是上面的,有什么用”犹如当头棒喝,而上海籍的看车阿姨却每天都乐呵呵的。青年服务员有的茫然,有的梦想做成小生意。当我们认为拼爹时代读书窘迫时,很多劳动者依然认为有文化是好的,可以坐办公室,不用那么辛苦。白领虽自称“民工”,但是在身份认同上仍然难以将自己与“劳动者”联系起来……
    策划活动时想,可能一些劳动者会对自己和工作持消极态度,但应该总会有持正面态度和进行思考的人。另一方面,可以将他们每日辛苦劳作的成果展现出来,突出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然而,访谈发现,初衷太过理想,需要暂时悬置。因为虽有正面态度的受访者,但其想法有多大代表性却成了问题,相对应的是,其他受访的劳动者的诉说大多是内化了现有社会结构的观念意识,这又牵扯出更多复杂的问题,不能仅用“弘扬劳动价值”来做处理了。每天劳动量的计算通过访问获得不少,但是当我们在整理资料时念叨着“一天卖了多少斤菜”之类的劳动成果时,感受到的反而不是劳动意义的建构,而是意义的取消——伴随这些原本了不起的数字,是劳动者讲述时的嗫喏语气。缺失了主体表达的自豪,这些数字或许能换来读者的讶异,但很可能会滑落到庸俗化的同情里去。
   于是,在“访谈实录”的版块里,我们会看到两种写作方式。一种是完整的散文形式,另一种是片段性的记录。以文章形式做的表达都是能将访谈资料捏合在一起的篇目。片段性记录的结构相对更加松散,体现了信息、理解与统合的缝隙。无论以何种形式写作,这个部分的内容都有一种“未完成”的意味。一方面缘于上文所说的探索、理解的有待深入,另一方面,完整的散文与片段性的记录都是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再现,文本与语境之间,依然有着“表征”关系。文字与现实的表征关系凸显了什么,丧失了什么?文字之外还有什么?我们希望能与读者和劳动者做持续的交流来探讨这些问题。
   那么,劳动者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我们做了记录和写作,为何不用我们的文字将劳动者难以言说的劳动价值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来呢?“访谈反思”版块里的几篇文章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每一位参与访谈的青年学子都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远处的观察者的位置上,而是把自己放置到与劳动者关联的语境中,在反思劳动问题的同时,也反思自己。有意思的是,几篇反思的文章可以分为彼此支撑的四类。两位本科同学对劳动问题的感触写得非常质朴(龚金晔、詹家超),从初步的了解再往前一步,是研究生同学面对劳动者消极想法的沮丧,概言之,是从“竟然是这样”到“怎么能是这样”。(冯雪)第三类是沮丧之后,定神凝思,为什么劳动者的境遇、想法会是现在的样子(王欣然、张智慧),也既探讨“为什么会这样”。那么,“自己应该怎么样”呢?第四类的文章给出了答案:解剖自己作为“小资”的局限性,督促自己的改造,努力为理解劳动者、弘扬劳动价值出力。唯有此,才能摒弃“关怀”、“慰问”的高高在上,唯有此,才能解构“代言人”的角色。
    接着“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反思文章来说,我们认为,劳动者访谈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的仪式性上,我们应通过行动将我们与劳动者的交流和联结践行为我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以主流的方式将生活彻底打扮成娱乐化的样子。
   本通讯附文章的链接。点击时,希望开启的不光是感慨,还有继续践行的力量! 
          
 
 
 
“节日里的劳动者” 视频  
 
  •  观看视频,可点击下方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zNjI4MTgw.html?firsttime=59
 
 
 
 
 
 
 

劳动者访谈实录
   i n t e r v i e w s

  

      劳动者访谈实录1:

  从服务员、小商贩到坐办公室

 
摘要:我们将两组访谈记录放在了一起。第一组的对象主要是在饭店工作的年轻服务员,以及菜场内外的小商小贩。第二组记录的就是服务员、小商贩眼中“坐办公室”的白领们对劳动的看法。很多时候,他们共享着相同的困扰,但彼此之间却少有交往,文化与身份认同上的差异遮蔽了共同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向上爬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0
 
 
 

 

  • 劳动者访谈实录2:

  辛劳的生活与陌生的“劳动” 

 
摘要:这组访谈的对象是在沿街的空间中出现的各种从事不同工作的劳动者。当被问及对劳动的看法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没什么看法”。“劳动”俨然成为一个陌生的词语。在今天,或许人们更愿意相信“金钱万能”的资本力量,“劳动”及其背后的一系列话语却被人遗忘。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79 
 
 
 

 

  • 劳动者访谈实录3:

  私营、国营与代际 

 
 
摘要:这组访谈中的劳动者都从事服务业,除了职位不尽相同之外,还有着明显的国营/私营之分。从工资上来看,除了体制内退休返聘的老员工待遇还不错,其他的劳动者都明显感到在国营单位工作挣得太少,不如在私人企业挣得多。而从代际上看,国营单位的老一辈劳动者的工作往往稳定性更高,即便对工资待遇有所不满,他们也几乎不会轻易更换工作。对于社会不公,他们的态度也更加温和、世故,认为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是“上面”的领导,自己当然是无能为力,只能不断适应,“人要想得穿”。而年轻一代的服务业从事者,多是外地来上海的打工者,他们一般流动性更强,经常更换工作。一般的服务业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待遇也都类似,他们虽然可以藉此频繁更换工作,却始终难以获得上升空间,因此,他们中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最好的出路是回到故乡开店、做小买卖,自己当老板。然而他们对此也并没有明确规划和十足把握,面对未来,他们依然充满迷茫。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3
 
 
 
 

 

  • 劳动者访谈实录4:

  徐大姐的故事 

 
 
摘要:徐大姐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既有认同,也有无奈。上海发达的经济和广阔的就业前景令她和一家人能够摆脱过去的贫困,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城市立足;然而长三角地区对于土地建设的不断紧缩政策、城市住房的昂贵,以及孩子上学、高考等一系列更为宏大和庞杂的结构性难题,又让她感到这座城市注定无法成为自己一家人的最后归宿。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5
 
 

 

  • 劳动者访谈实录5:

  被淹没的劳动尊严

 
 
摘要:我们此次访谈活动的目的是了解身边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和对劳动的看法,并呼吁社会尊重劳动。然而,当我们想要呈现劳动尊严的时候,却在访谈中认识到了事情更为复杂的一面。在今天,当我们重新弘扬劳动价值、树立劳动尊严的时候,必须直面现实,一一破题。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6
 
 
 
 

 

  • 劳动者访谈实录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摘要:这篇的访谈对象既是小老板,也是伙计。在上海,像这样从家乡来到大城市做小买卖的人有很多。大学学历,曾经白领的工作,现在的小老板身份,同时兼任伙计干活的工作性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一年十几万收入也换不来在上海安居乐业而必然要回乡的自明,全都糅合在这位受访者的身上。作为小有资产者他比工厂工人幸福,在观念上愿意与店里的伙计们同舟共济。但这个幸福感里却又依稀夹杂着着一些无奈。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95
 
 
 
 
 
 
 

劳动者访谈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s

 
  
 

  • 劳动者访谈反思1:
  •   复数的劳动和劳动者 
      张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摘要:作者参加“节日里的劳动者:劳动者访谈活动”,受到不小的情感冲击,也有了很多关于劳动的思考。今日的中国社会,从政经制度到文化教育,都在不断贬低体力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已经造成了中国社会阶层的结构性隔膜与固化。很多人在贬低他人劳动的时候,也进行着劳动者的自我贬低。巨变时代的中国,城乡、年龄、职业、阶级、性别之间的诸种差异,造成个体之间巨大的情感差异。要想有效沟通,任何一方都需要不断的跨界,不断地改造自我,建构新的主体身份。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4     
     

     

    • 劳动者访谈反思2:

      一个“小资”参加“劳动者访谈活动”的想法
     蒋黎婕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摘要:作者参加了“节日里的劳动者”访谈活动与“橄榄树青工成长俱乐部”的志愿工作,这篇文章剖析了自己作为一名“小资青年”在面对社会问题做行动介入时的感想与反思。作者看到了自己过于浪漫的一面,努力在现实行动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7
     

     

    • 劳动者访谈反思3:

      理解劳动从改造自身开始
      李天蔚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摘要:作者参加了“节日里的劳动者”访谈活动,从试图理解受访劳动者对劳动问题的不同反馈,走向看清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通过自我改造,多和劳动者“走动”,来理解劳动者和劳动问题。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8
     
     

    • 劳动者访谈反思4:

      丢了魂儿的“螺丝钉”
      王欣然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博士生
     
    摘要:我们常常把普通劳动者称作“螺丝钉”,意在赞美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贡献,可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这个称谓早已失去原有的意义。如果说60、70年代时人们自称“螺丝钉”时,是在主动认同这样一种劳动光荣,集体至上的信念,那么今天媒体的称呼却只是在使用一个已经失效的名词去命名那些早已失语的群体,就其社会地位和其发挥的社会功能而言,他们依然可以被称为“螺丝钉”,但这一话语中核心的“螺丝钉精神”却早已被丢弃和遗忘,他们只是螺丝钉,却没有了精气神。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89 
     

     

    • 劳动者访谈反思5:

      何去何从的劳动者
      詹家超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一年级

     
    摘要:劳动者是构成整个社会机体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但我们对劳动者的了解依旧浅淡,和劳动者的距离依旧没法真正拉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下去的原因。小作者难能可贵的是,能从价值建构的社会性上来反思劳动价值当下的落寞,同时,并不将自己撇清,而愿深入理解劳动者,打破隔膜。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700
     
     

     

    • 劳动者访谈反思6:

      了解劳动者
      龚金晔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一年级

     
    摘要: 小作者对生活有着细腻的体悟能力。她的文章并不呈现所有的访问内容,但对访谈细节的选取体现了她的思考方向。当时下的很多青年人对流行文化侃侃而谈,而对严肃的社会问题无知、无感的时候,这样的体悟能力非常珍贵,是跳脱出个体局限性的第一步。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701
      

     

    • 劳动者访谈反思7:

      小知识分子的沮丧
       冯雪   上海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摘要: 作者与同伴访谈了两位位摆摊儿的小哥儿。他们被残酷的生活打磨得异常精明,但同时又粗糙麻木。访问者面对他们的生活态度,觉得非常沮丧。我们自己也发觉在他们面前说那些大词,不免显得滑稽可笑。他们向我们提出的挑战,不仅是学理上的辨析,更是生活世界的叩问。
    原文地址: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694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