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津、夜曲:打造一份真诚的书单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五津、夜曲:打造一份真诚的书单
五津、夜曲:打造一份真诚的书单
关键词:书单 当代中国 青年
一份针对中国青年人的靠谱的书单,应有怎样的标准?包容多种立场,针对当下问题,面对中国历史,辨识并反思意识形态的叫嚣,通俗但不轻浮。朋友们可有别的想法?
打造一份真诚的书单
——夜曲、五津:关于书单的答问

问:谈一下号召大家写“靠谱”书单的缘由?

——夜曲:发这个倡议的缘由很简单,也很偶然。微博上的友邻转发了一个所谓的《网友推荐“新百大书单”》的帖子,是由@作家金满楼 整理的。这其实是个半年前的老帖子了,以前没注意,现在进入视野后,就引起了好几位朋友的不满,在微博上的一阵抱怨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不如我们也合作搞一个书单吧,好歹提供一种选择、一种可能。然后几个朋友迅速沟通了一下,当晚就拟出倡议书发到了微博上。当然这个倡议书是比较简陋的,用语可能不够讲究,但这不重要,因为这个倡议本就是建立在对原博中那份“公知”书单所表征的意识形态动机的普遍性不满的基础上的,它只是一个组织信号,自然能够吸引微博世界中涌动着的不满和求新知的声音。所以后来网友们参与的积极性对我们来说,既有些出乎意料,又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微博上你可以看到活动的进展和结果,我们对网友七嘴八舌的推荐做了个汇总书单,同时活动中也出现不少读书人根据自身情况开出的高质量的书单,但若按照最初设定的目标——打造一份靠谱的启蒙书单,“这份书单”其实还没完成。

——五津:12月29号晚上,我看到网友@shanshanq在微博上转发的一张网名叫作家什么的开的书单,@shanshanq评论道:“这个书单太邪门了!毒害青年。”“垃圾食品!”我点进去一看,这书单太熟悉了,几乎是流行媒体推介的书目总汇,或者说是依照当前流行媒体的观点和立场收罗的。我随即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有一年青人出来另开一份书单,所以我问了一句:“哪几位朋友能整个靠谱的启蒙书单?”没过几分钟@夜曲依赖症 就出来挑头了,号召大家提供书目,一起“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这个事情马上得到各地网友的响应,你几本我几本的推荐起来了,到第二天早上,几个网友拿出了几份比较完整的书单,出版社的朋友们也加入进来了。

以前也和朋友们一起推荐过书单,不过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在影像霸权时代,真正产生“启蒙”作用的只能是好莱坞大片似的东西了。所以,这位网友称我们这次的活动是“行为艺术”。我倒是很喜欢这个批评。它可以启发我们同时也注重活动进程本身及其变化。原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打造一份有针对性的书单,去对抗当下流行媒体的喧闹不绝,让人们以理性的知识的态度面对和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所以,发起者要求书目不能太学术,应该易读的、应该是入门级的。不过,这书单究竟是给什么人群阅读,本科生?白领青年?都还没来得及讨论。所以参与者除了拿出自己觉得是入门级的书目之外,更有兴趣推介影响了自己“三观”的重要书目,有的书目相当高端。这样一来,推荐者可以不用考虑是否启蒙和通俗之类的问题了,而其他网友更有兴趣去看对方的“家底”了。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出身的网友很有特色的书单,法学的、理工科的、关注中国工业发展的,等等,各不相同,在一方看来是入门级的书目,另一方会大惊失色地说一本都没看过。当然,不是说没有共同点了,我想,这个共同点可以概括为,面对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与世界产生的新的问题和状况,而形成的共同知识,与流行媒体推出的那一套截然不同。大家相互交流书单,可以看到对方的特色,同样也看到了共同之处。我们甚至发现,在新的知识形成中,像三联书店这样的出版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让我高兴的是出版人的加入。现在出版社要推介好书,总得经过流行媒体这一关,往往最后面目全非,好书默默无闻,烂书倒是大行其道,最好想办法绕开那些不靠谱的流行媒体,自己直接出来面对人群。

问:大家对《网友推荐“新百大书单”》的意见主要有哪些?


——夜曲:那份成为导火索的“新百大书单”,老实说,作为一份囊括了100本书的庞大书单,它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值得一读的好书,很多书也需要了解,反正读书无禁区。但是我们知道“推荐”是有他总体的指向性的,从来不存在客观、无立场的推荐。细看这份书单,虽然也有几本旁枝斜逸的图书,但总的来说却是非常一致地构成了关于中国历史和现状的一种政治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式的自由主义道路。光看书名,即便一个读书不多的人也能嗅出其中浓烈的政治意味,只是它蒙上了一层“阅读”的温柔面纱。不过也正因为在这里意识形态是以书单的面目出现的,我们也可以趁机检阅一下所谓自由主义者们的阅读视野和知识基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我个人对这份书单的不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所选的回忆性散文作品(比如《往事并不如烟》、《大江大海:1949》等)无疑都是关于中国现代的共产革命和社会主义历史的,但所取的视角实在太狭窄,事实上只有一种视角:即革命中自觉个人和家族利益受到损害者的视角。但凭常识我们都知道,任何时代都有其上升和下沉的阶级,但复杂而多面的历史却不能仅仅由某一个阶级、一个视角来评判。而这份书单偏偏只选择了出于这样一个阶级视角的感性叙事,实际上是起着意识形态催眠的作用。

书单中所选的多本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名著(如《动物农庄》、《乌合之众》、《通往奴役之路》等)共同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幻灭,历史终结了的虚无的历史空间。所以,不出意外,我们也看到多本对美国式民主做肉麻吹捧的书。

这份书单还表现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历史的过分关心,但这“关心”中包含着顽固的偏见和敌意,这是我非常厌恶的一种面对于己相关的历史的态度。如何评判中国革命,是个太复杂的问题范畴,我无力就此展开全面的讨论。好在这份书单本身提供了线索,它其中包括许多本政治秘辛式的读物,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就对历史极不严肃,它绕开了历史中的复杂矛盾和深层焦虑,仅从权谋的角度解读历史,大概类似于现代职场政治的血腥版。这类书偶一消遣大概也行,但拿来作建构历史观的基础知识,不过自曝其庸俗和险恶罢了。

另外还有《空谷幽兰》、《吾国与吾民》这类入选书籍,都是温和的小资读物,似乎不该惹人发火,但我非常不满这些读物对“中国精神”做抽象、静止的理解,作者似乎对所谓“传统中国精神”在其中经受煅炼的历史环境可以视而不见,真是深具隐士修为和幽默情怀!而这样一类书和一大批歪曲现代史、否弃革命的书放在一起,这其中的关系是耐人寻味的

问:现在这份书单与其他书单有什么不同,或者说,“靠谱”在哪?

——五津:简单地说,要用一份包容多种立场的、针对当下问题、同时面对中国历史的书单,来取代那份立场单一观点刻板唯市场原教为是的书单,以公正、平等、自由、人性等多种价值观来取代只会喊叫自由除了自由之外其他什么都不在乎的价值观。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有流行媒体人高呼宁愿被强奸也要自由。这样荒唐的说法,从最同情心理解的角度看,也只能说明单是疯狂崇尚自由而贬低诸如社会平等、国家安全等等多项指标的人,只能诚实地推出这样的结论。况且,所谓的自由又是单单强调资本的自由,以为资本的自由能解决一切,解决民主问题,解决权力问题,解决国与国的关系问题。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书单之争,是左右之争。我不这样看。比方说,我很愿意推荐大家去阅读甘阳的《通三统》,虽然我并不认同他的基本观点,但他描述了中国有千年传统、有毛的传统和邓的传统,并且看到了三者的差异、斗争,而没有简单地用一个传统去剿灭另外两个传统,这就比原市场主义者们高明多了,在甘阳的书里包含着更多真实的问题。我也愿意推荐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然我对钱穆的政治观点很不以为然,但这书进入到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关系之中,去讨论它们的得与失,这肯定比站在中国历史的外面指斥中国传统是专制主义要理性得多,更有知识含量。再比方说美国学者梅斯纳写的中国当代史一书,是很多网友一致认可的,要具体分析这书,可以重新讨论的地方太多了,但它绝对优于一提中国当代历史,就拈出大跃进、三年大饥荒不放的史观,而事实上根本没有对它们作任何历史分析。顺便说一下,当代历史的诸种黑暗与灾难,特别是三年大饥荒的历史缘由,不是没有学者在研究和分析,但研究成果不会入流行媒体的法眼,它们只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就行,车轱辘一样转啊转的,一直转了近二十年了。我们不会推荐高华的书,因为把中国革命历史说成黑幕史、权力斗争史是极端荒唐的,连西方的自由主义世界中那些严肃的学者也从来不这样看问题。我也很蔑视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和类似的所谓历史叙述。把中共在国共战争中的取胜之道说成中共残忍、敢于拿老百姓当炮灰,或者说成在东北得到了苏联的装备支援,连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将领都不好意思这样说吧。我愿意用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来取代龙应台的书,虽然我并不同意钱理群的观点,但他真正触及了历史的多重关系。还有人把《王明回忆录》拿出来,可具备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或者说,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的人,都应该发现,这书几乎每一页都充满了谎言。倒也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历史研究者,他们在中共内部毛与其他人的分歧和斗争中,习惯于站在毛的对立面,国共斗争中,习惯于为国民党辩护。这些东西泛滥成灾,不堪入目。

——夜曲:我们想打造的这份理想书单,正是建立在对上述一系列意识形态意图的辨识和反动之上,这,也是我对“靠谱”的理解。当然,除了视野和立场之外,这份书单既然定位为“启蒙书单”,或者说“入门书单”,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它包括的书通俗易读但不轻浮,部头最好不要太大,能在不长的篇幅中说明白某个基础性的或重要迫切的问题。最好要有文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又能提供清明的理智和精妙的思路。而且,对于一个中国青年来说,一切思考和认识的起点,应是确认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历史坐标和世界坐标。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的书单会更偏重于现代中国问题,希望通过阅读能形成关于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的更为公允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认识是能孕育希望的,而不是走向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都是我们最后甄选书目时所依照的标准。

一份现实的书单必定是挂一漏万和众口难调的。在这个倡议发出后,我感觉特别深的倒是这两天活动进行中出现的一些意外的惊喜。活动中有不少年轻学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贴出了非常详细而系统的个人书单,以至于我们不忍心将其打散统合。这里面有年轻的图书编辑依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和便利开出的书单,有紧贴个人成长轨迹的书单,还有通过检讨自己的三观而推出的书单,以至于有网友开玩笑的说,这个活动是不是该改名为“为健全三观而努力读书”……这些由不同的思路所开出的书单,加深了参与者们的互动和交流,使得这次线上活动更加像是一场“行为艺术”。我既是在自嘲的意义上用这个词,同时也想用这个词来表达我以为这次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一些微末的好影响、好效果。至少,对于热心的参与者来说,我们这两天确实感觉融汇于一种集体的关切之中,相帮着做一些自我清理和自我指认的工作,我十分珍视这些体验。所以,我希望这些能开出独特思路的书单能再多一点。

问: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那这份书单可能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五津: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大众化。推介者大多来自高等学院的研究生和博士,令他们兴奋的书,和能有效地“启蒙”大众的书,很可能并不一致。

——夜曲:最终成形的书单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足。学海无涯,我们在一个无涯的领域内做一件局限的事情,从知识领域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挑出它的毛病。但书山有径,我们所有工作的目的都是为发现一条值得追求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一份真诚的书单,作为一条隐约的线路,也许还是有点用处的。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