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关键词:教育 不平等 城乡
这两天,空气里好像都弥漫着一股“谈论读书”的浓烈味道——主流媒体和朋友圈都在关注“世界读书日”。此之于设立世界图书日的原始初衷来讲,这样的讨论或许并无不妥,但一旦我们将观察的视角置于平日的大背景下,又忽然觉得这过分的热情是那么的突兀与刺眼。 据官方数据,2015年国民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持续上升。然而透过这些宏观数据,我们还无法感知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阅读率的差异。而这对于理解城乡差距,补齐短板才有现实意义。

今天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全名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活动,其活动宗旨明确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简而言之,“提倡阅读”与“保护版权”是世界读书日的两大宗旨。然而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贫穷的人真的有机会读书么?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阅读的形式不断发生改变。当手机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亲密朋友,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的阅读常态,在“世界读书日”探讨的另外一个重要话题无疑是:提倡深阅读。然而,如果根本没有书可读,何谈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何谈深阅读和浅阅读。

早在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就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由于社会地位高者通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在数字技术日益成为我们传播手段的今天,“知识鸿沟”衍变出的“数字鸿沟”问题也会加剧阶层之间的分化问题。

关注阅读率,也该关注到达率

目之所及,充斥于媒体的报道总在围绕着“阅读率”的升与降,阅读质量的深与浅。事实上在,这一讨论的前提在于书籍到达率较为可观。遗憾的是,官方数据并未提供任何关照到达率的可能性。

自1999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始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目前已持续开展了十三次。第21个“世界读书日”前期,官方公布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45911个,有效采集城镇样本34465个,农村样本11446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1;样本回收后,我们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6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1.3%,农村居民占48.7%。


世界读书日之思: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尽管在抽样时对城乡差异有考虑,但调查结果对城乡阅读率差异只字未提。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较2014年的78.6%上升了1.0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透过这些宏观数据,我们无法感知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阅读率的差异,也无法感知各自阅读率的升降,而这对于理解城乡差距,补齐短板才有现实意义。

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率持续上升。端坐在各种端口面前的互联网人群似乎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有任何异议,电子化阅读已是常态,然而,网民并不是民众的全部,持续上升的阅读率念给从不上网的人听,他们或许只会显露出诧异的眼神,惊呆的目光。

根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截至2015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50.3%。电子阅读率的提升跟将近50%的中国人口毫无瓜葛,甚至他们可能拉了数据的后腿。遗憾的是,该数据统计报告依旧未发布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异。

求知人人平等,但机会并不平等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一个重要机构。”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世界读书日之思: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杭州图书馆一角 图片来源:网络

据了解,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就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至今已有10年。他们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褚树青,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自此之后,最美图书馆诞生。褚树青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然而,之所以有“最美”,就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不美。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事实上,这样的天堂还太少太少,毕竟城乡居民之间的歧视和矛盾还太多太多。

城市的公共设施至少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种阅读的可能性。那么,那些连互联网都没有普及的地区到底仍旧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况?我们无法从宏观的官方数据中获知,但或许可以从点滴的新闻故事中获得感性认识。

获取知识最饥渴的群体无疑是学生,尤其是乡村学生。而横亘在乡村学校学生面前的巨大鸿沟阻遏着乡村学生阅读、获取知识的可能性,而这样的鸿沟也消弭了乡村学生摆脱知识鸿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2015年,中国教育报曾对农村教师进行过一次阅读调查,调查显示,只有两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每年阅读量超10本。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无书可读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第一大问题,很多农村教师在学校借不到可读的书籍。缺乏教育管理类和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专业书,是农村学校的普遍情况。一些教育书籍就算在县城的新华书店也鲜有踪迹,而网购在农村中学还未形成风气。现在书价也高得惊人,农村教师月工资一、二千元,要养家糊口,再拿出部分资金购书,真的是力不能及。无书可读的乡村教师拿什么培养和熏陶无书可读的乡村学生。

据中国青年报今年2月份所做的调查,《阅读,对农村儿童是种奢侈的事》。如今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爱阅读的。他们的读书时间大多是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指令,读读教材,该背的背、该抄的抄,教材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书籍。回到家里,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余下的时间嬉笑打闹。至少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不爱阅读。首先,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读书的意识和积极性不强;其次,学校里无书可读;第三,师资紧张,身兼数职的教师根本无时间指导学生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阅读仿佛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阅读是改变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这条途径显然没有畅通。

“贫富差距”只是“知识差距”的副产品

2007年,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引发落网热议。这一篇文章在在日后数年被转载无数。文章清晰展现了一位乡村学生奋斗18年最终融入国际大都市的艰辛与困苦。而当作者终于与城市学生一样坐在一块喝咖啡,悲惨的事情仍然可能发生,他们的话题可能依旧不能平衡,尽管同处于一样的信息环境,但他们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异或许依旧巨大。

“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们看到的城乡差距或者贫富差距都只是表象,知识差距或者信息差距才是不平等的根源,这样的结论不仅在中国适用,也在世界通用。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中提出了数字媒体四种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简言之即为:Accsee(接入),Basic skills(基本技巧),Content(内容),Desire(需求)。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层面,经济地位优越者具有突出优势;在互联网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方面,教育资源号、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互联网内容特点、信息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更适合具有一定知识水平人群;而上网意愿动机也会影响信息获取的价值性。以上四个层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贫穷和富裕阶层的日益分化,也会广泛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新闻自由”为由头,始终坚持推动信息的自由流通,然而由于各国互联网发展技术的不平等,以及大众媒介发达程度的不同,不平等的信息传播秩序由此产生,整个过程正如“数字鸿沟”这个词语本身的出现一样。根据香港中文大学邱林川教授分析,“数字鸿沟”或者“数码鸿沟”一开始并不是学术话语,是美国一个智库——马可基金会提出来的,是给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话语,此后被美国政府拿来说事。当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特别是新媒体研究,不像文学有丰富的理论概念,加上科网股爆破,资本不投入了,这时候去强调数码鸿沟,是有知识经济背景的,所以这个词变得很热门。总之,掌握着信息主导权的国家无疑会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传播秩序中掌握知识的解释权,概念的定义权,平等的理想自然不会有实现的可能。正因如此,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呐喊始终不曾停止。


世界读书日之思:最可怕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知识

读书以为者通过媒介获取知识,然而自媒介诞生,知识的获取就从未平等。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应该将目光投诸在那些根本无书可读,无知识可以获取的群体之上。正如,2007年多丽丝·莱辛在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后的致辞。她站在世界文学的最高领奖台上,想到的是那些远离诺贝尔的人。

多丽丝·莱辛说到:大家都知道,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人们会假装在读书,假装尊重知识。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贫苦的劳工和妇女才真正渴望读书,这是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工人图书馆,各种学会和学校证明了的事实。我们这些饱食终日的人,衣柜里塞满各种服饰的人,窒息在我们的奢侈品中的人们真的很好吗?我想,那可怜的男孩子,以及三天没吃东西却在谈论图书和教育的村民们,才有资格评判我们。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