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铭靖:弱势群体与平民教育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罗铭靖:弱势群体与平民教育
罗铭靖:弱势群体与平民教育
关键词:平民教育 弱势群体
跑步过程中的游戏规则是不同的,游戏规则是由那些强者或者说是即得利益者制定的,所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更有利于他们,他们既是选手,又是规则制定者,还是裁判。如果起点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却有着统一的终点的衡量标准,这无疑是对起点低的、规则对自己不利的弱势者最大的伤害……弱势群体弱势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组织可以做什么?平民教育是什么?和弱势群体有什么关系?请看一位工人兄弟的思考。
平民教育与弱势群体的关系

    罗铭靖

    我的个人经历影响着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想先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我是99年开始工作的。初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做过很多种工作,五金厂、模具厂、雨伞厂、电子厂、流水线、打磨工、车床铣床、仓库管理,总的说有十多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见过很多外来打工者不公的事情,收容遣送、企业主打员工、超长加班、早上七点上班,上到凌晨一两点下班。工资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有时东扣西扣,到月底还要倒欠企业工资。印象最深的是收容遣送,一个人好端端地走在大路上,前面一辆闷罐车,从上面下来几个人,把这人一围,简单问几个问题,然后把他拉到车上,送到收容站。

    (有暂住证不就不被抓了吗?)他们围住你,问你,有暂住证吗?有!拿出来我看看。然后接到手里,嚓嚓撕掉了,还有吗?没有那就上车吧。有的工友很有警觉性,看到前面的车就知道不对劲,转身就跑,但只要被车上人看见,那是跑不掉的,即使跑到自己的工厂里面,还是要被抓走,很悲哀,一个清清白白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安全的庇护所。送到收容站之后就是打,然后让你打电话找人送钱,没有钱还要再打,之后让你做三个月的免费劳动力再送回老家。收容遣送制度是在孙志刚事件后慢慢取消的,但据进过收容所的几个老乡说,收容所几乎天天都有打死人。

    最糟糕倒不是这些不公,最糟糕的是我们——那时我身边的人,包括我——都觉得这些理所当然,觉得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对外来工群体的思考是在接触了一些劳工机构后慢慢开始的。03 年接触第一家劳工机构,叫打工者职安健服务中心。最先也只是因为好玩,参加一些他们的活动,看看书,后来参与组织活动,参与的稍微深入了一些。05年接触另外一家劳工机构,叫小小草,这家机构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08年8月份小小草推荐我去北京参加北京工友之家组织的工友骨干培训,09年初到西安工友之家工作,7月初进入国仁工友之家工作。

    进入国仁工友之家工作后,发现机构没有清晰明了的理念,就是你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你是做什么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你看到什么问题,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怎么做,你能达到什么。因为我需要告诉别人,如志愿者,不然人家为什么要做这个机构的志愿者?要告诉资助方,不然人家为什么要资助你?要告诉工友,不然人家为什么要参加这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我要说服我自己,我要知道我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里,我才会更加有动力。虽然我和其它同事有过很多的互动和探讨,但依然不是很清晰。一个团队在一起,肯定是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我们说要做平民教育就是要做平民教育,我们肯定是要解决社会问题的,而不是为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的。如果他人不能给我一个这个东西的话,那么我就需要自己去寻找。

    我首先看到的是,咱们机构和其它劳工NGO的服务对象是一样的,也是以往经历的原因,我还是从打工者群体去想这个问题,工人群体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工人群体的利益和群体的组织化去思考。但慢慢发现按照这个思路去看,工友之家所做的很多活动是不太符合这个理念的,没有去做最应该做的事情,甚至有些活动是有违这个理念的,在实际工作中和其它同事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我觉得需要重新反思这个问题,我在想,咱们机构和其它的劳工机构的不同点在哪里。

    首先我发觉,先行的东西不一样,一般来说,先行的东西是不能丢的。其它劳工机构发起人大多原来就是打工者,后来因为工伤、职业病等劳资问题,在和企业、劳动部门漫长的互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看到其它打工者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就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别人,进而发现很多问题是整个外来工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先行的是打工群体,一切的工作内容、工作手法都是瞄准在这里的。而咱们先行的是平民教育,咱们是先有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这套方案是非常开放性的,然后发现,这套方法也适用于打工群体,所以就进驻到了工业区。这是第一个不同。

    其次是服务对像不同,其它劳工机构服务对像是单一的,就是外来工群体,咱们的服务对象不单单是外来工群体,还有农民群体,甚至只要不是精英群体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再往大了说,精英群体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因为我们要影响他们有平民意识啊。现在厦门国仁所在位置是外来工聚集区,所以服务对像主要是外来工,但国仁工友之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不仅仅向外来工开放。

    最后是外部劳资环境不同,珠三角地区劳资关系比较紧张,以权益为切入点比较容易,比较有需求,而厦门劳资关系较缓和。

    那么这些不同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第一,是咱们的方法和工作手段是平民教育,甚至目标也是平民教育,也就是说平育教育是咱们首先的、不可抛弃的东西;第二个是,咱们的服务对像是多元的,不限于某个群体。

    但不限于并不是说没有重点、没有优先次序,那么咱们服务的首要对像是谁呢?我发觉只要是服务于人的公益机构,其对像无一例外都是弱势群体,如助老、助残、儿童、失足妇女、外来工、艾滋病人等等,咱们的服务对像也是弱势群体,或者首先是弱势群体。那么到底什么是弱势群体呢,又表现在哪里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表现:

    社会地位和尊严上。郭敬明有本小说叫《梦里花落知多少》,挺有趣的一本小说,可让我不舒服的是,里面竟有八处之多把“农民”一词作为骂人的词:“你农民”、“看你那农民样”。“农民”是一个群体的代称,怎么就用来骂人了呢?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明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低下。那些生理缺陷者群体就更不用说了。

    发声机会和发声能力上的。如果把这个社会比喻成一个人声嘈杂的广场的话,人人都想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那么有的人有人专门安排舞台演讲,有的人使用各种多媒体、大喇叭、电视,借助各种工具,而弱势群体既没有当众说话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又不足。

    经济收入低。有一句顺口溜,“起的比鸡还早,吃的比猪还差,挣的比民工还少……”,外来工的收入就是一个标杆,可见收入低是共识。甚至可以说,在现在这个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里,收入低也是弱势者之所以弱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改变自身状况的能力不足。大部分的社会底层都想改变自己的目前的生活状况,但你会电脑吗?你会某门外语吗?你会某某技能吗?你学历高吗?等等等等。别人可以一年两年不工作,去学习、去考证。但你的家里等着你寄钱,你要养老婆孩子,你每天要上班十多个小时,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动辄几千上万学费很多人也是出不起的。所以对于很多一线工人来说,不工作就等着挨饿,工作吧,好像无休无止,永无出头之日。

    这些是表现,那么表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我插一句,前面所列举只是部分,肯定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表现,包括下面所要说的原因,肯定是不全面甚至有些是不准确的,咱们后面可以再一起分析和添加。

    那么弱势之所以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总结以下几点:

    1、 人与人的起点不同。现在大家所说的富二代和穷二代就是一个例子,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一篇文章叫《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也许,一个人努力了一辈子也只是到达别人的起点。天赋也是起点的一种,每个人天赋不同,有人适合做这个,有人适合做那个,也有人可能有某部分生理缺陷。

    2、 社会价值观的单一。现代社会是金钱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以金钱来衡量。

    前面说到人的起点不同,打个比方,跑步,有些人的起点在前面,有些人的起点在后面,而价值观就是终点,就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或者说也是自我评判的标准。

    而实际上这个跑步过程中的游戏规则也是不同的,游戏规则是由那些强者或者说是即得利益者制定的,所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更有利于他们,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出来的“萝卜招聘”就是比较极端的游戏规则不平等的例子,他既是选手,又是规则制定者,还是裁判。如果起点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却有着统一的终点的衡量标准,这无疑是对起点低的、规则对自己不利的弱势者最大的伤害。

    3、 社会资源不对等。包括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最基本的社会资源,有些人能享受得到,有些人享受不到,或者质量差别很大。

    4、 组织化不足。这一点在外来工群体上是最明显的,各个行业有自己的行业协会,都能够依托协会维护本行业的权益。虽然工人也有工会,但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工会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各企业工会的领导大多还是企业的领导,听老板的安排,无法真正地站在工人的立场上。

    当然,还有着很多其它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原因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原因也就是问题所在,平民教育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机构、一个有使命的团队来说,并不是说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做这件事有没有意义,平民教育如果不能解决社会问题,那么平民教育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说平民教育之前先说一下教育,我觉得教育起码可以解决两个问题,在前面我打过一个跑步的比喻,教育在这里第一可以让弱势者在现有的规则下跑得更快,教育给他能力上的提升。第二可以培养出改变规则的意识。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规则不平等,那他会去想,可以发出自己的质疑声。

    那么当前的体制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呢?这里主要说的是大学教育,我对这个了解不多,主要是道听途说,姑且说之。一是形式死板,这个我从网上的公开课也感受到一些,国外的很多公开课老师讲课很多意思,而国内的公开课中大多老师都是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好像做报告似的。二是内容不实用。三是功利化,也就是价值观单一。四是精英化,不单单能力上是精英,且意识上也是精英,缺乏平民意识,面对农民、外来工等,自我感觉高人一等。五是教育资源不足,很多人享受不到。

    然后再说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主要手段是社区大学,具有体制教育同样的功能,除此之外咱们总结过平民教育的一些特点,如下:

    1、 多元价值的。强调多元价值,倡导多元价值;

    2、 距离服务对像较近的。走路或骑车5到15分钟距离;

    3、 平民意识的。来自于大众,服务于大众;

    4、 价格低廉的。如何保障价格低廉呢,发动本地的志愿力量,做好本地的事情;

    5、 有教无类的。没有门槛的大学;

    6、 形式多样的。小组、讲授、讨论、甚而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活泼,寓教于乐;

    7、 时间灵活的。根据服务对像的时间进行调整;

    8、 内容实用的。根据当地的服务对像的实际需求来开展课程;

    9、 自助助人的。咱们的口号是“使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其实有力无力仅是从某方面来说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学员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获取者,还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平民教育是一个圆圈,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是另一个圆圈,它们交叠的部分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了,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一些分析,实际上会复杂得多,不同地方的点,不同的服务对像面临的具体问题肯定是很不一样的,要根据调查了解而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平民教育效果并不是一时半会能看得出来的,所以平教事业任重而道远。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