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范式的提出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崭新提法,这意在把“文 化”和“物质”并列对等起来,试将“文化主义”与“唯物 主义”有机融合到一起。绝不是文字上的前后重要或 次要的排列组织。威廉斯创建文化唯物主义在理论旨 趣上要改观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观,他认为 当今世界处于这样一个文化革新和创新的时代,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同时要承担马克思主义复兴的托 命,实则需要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进行突 破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学》一书正式表明威廉斯与 马克思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标志着“文化唯物主 义”理论的形成。此书中威廉斯提出文化唯物主义是: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深度阐释,是在历史唯物主义 的视域中对物质文化和文学生产特性的一种具体阐 释”[2]对于他来讲,文化唯物主义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 理论,而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角 度挖掘和探讨。也可以说,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是尝试 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构建。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其 中 的 文 化 观 、修 正 过 的 “ 基 础 ——— 上 层 建 筑 ”命 题 这 两 个核心问题。
二、文化———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范畴和概念是文化唯物主义的基点,文化 内涵的历史性变迁呈现出了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结 构的变化,威廉斯以它为逻辑起点重构了文化唯物主 义大厦。“文化”一词是“英文中两三个比较复杂的 词”[3]之一。威廉斯通过社会对文化概念涵义的变化 演绎史,认为文化有四层基本涵义: “文化通常是指某 种事物的文化,这时它的第一个意思是: 心灵的普遍状 态或习惯,与人类追求完美的思想观念有密切关系。 第二个意思是: 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第 三个意思是: 各个艺术的普遍状态。第四个意思: 文化 是一种物质、知识和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4]。以 上关于“文化”的四层意思可以提炼为: 一是代表人的 精神、心灵等普遍状态的精神成果的文化观念; 二是威 廉斯最为看重的———作为人类整体生活方式(由物质、 知识和精神等要素构成) 的文化观念。我们对文化的 传统定义要全面审视,惯常做法是文化和物质是相互 对立的,文化被视为形而上之物,曰“道”也,指思想、精 神 、道 德 、理 念 等 等 。 物 质 被 视 为 形 而 下 之 物 ,曰 “ 器 ” 也,指材料、原料、工具、自然之体等等。在唯心主义思 维的支配下,更加把文化的价值抽象、离奇化地追捧。 从而,文化与物质的范畴必然越来越分离和疏远。与 文化、物质的相对立的概念相反,文化唯物主义的文化 概念内在规定性地把文化本身看成一种物质的东西或 过程,文化的内涵更应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晴 雨表。威廉斯强调文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物质力量 以及文化自身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正是对马恩思想的积 极回应和丰富。
此后,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他创造性地 提出了三种文化形态: 第一种是“理想状态”的文化,即 把文化等同于某种永恒的秩序或“普世价值”; 第二种 是“文 本 状 态 ”的 文 化 ,即 把 文 化 看 成 记 录 下 来 的 思 想 或智慧作品的汇总; 第三种是“社会实践状态”的文化, 即把文化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社会存在紧密联系起来。 威 廉 斯 更 欣 赏 和 注 重 “ 社 会 实 践 状 态 ”的 文 化 ,第 一 种 理想型文化过于抽象,而且有种绝对权威主义倾向; 第 二 种 文 本 型 的 文 化 类 似 “ 贮 藏 库 ”、“ 博 物 馆 ,而 不 是 活 生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和整体。只有第三种社会实 践性的文化,才是根本和源泉,它是物质、实践性的文化。唯有这样才可以深刻把握文 化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因此,威廉斯认为“整体的生活 方式”才是文化的本质,文化必须放在社会结构和制度 的每一个层面中展开,既包括抽象的价值又包括具体 的规范,是对整个社会方式的共同经验,文化理论就是
“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文化分析就是去试图发现,作为这些关系复合体的组 织 的 本 质 ”[5]。 “文 化 唯 物 主 义 ”其 实 就 是 在 强 调“文 化 ”即 是 “ 生 活 ”,即 是 “ 社 会 过 程 本 身 ”,文 化 是 和 经 济、政治和生活经验交织在一起的,生活的碎片都被包 含在文化当中了。文化作为实体也就在人类的社会实 践中得以自我实现,这就是威廉斯所说的文化构成了 文化唯物主义大厦的逻辑起点。总的来说,威廉斯的 唯物主义文化具有两大特质:
第一,文化的物质性 应当来讲,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里中,并没有提出对文化概念的定义。马克思往往从 最“宽 泛 的 ”文 化 观 念 出 发 ,理 解 社 会 生 产 的 。 认 为 文 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它在实践中所创造 的东西。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原则出发,联系人 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不单单揭示出文化的精神属性,而 且体现出文化的物质属性。威廉斯提出的“文化活动 是物质生产形式,只有理解了这一点,人们才能考虑它 们的真实社会关系———只有一种关联性的第二秩 序”[6]。这样的文化观才是文化生产的物质方式,协作 规范等等,从而靠近近了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本质。 威廉斯反对用庸俗的反映论,把文化孤立地看成对物 质的“照相”、“映射”,把文化与社会生活截然分开。 他倡导在历史唯物住的原则下,研究特定的物质文化 和生产,强调文化在社会层面上的繁荣不仅仅是经济 基础的反映和结果,而本身就具有物质性和生产性。
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从来没 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 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 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8]。 恩格斯还说“历史是许多单个意志相互冲突的产物,每 个意志都会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 里面”。威廉斯认为这些解释说明恩格斯跟马克思一 样,在不放弃经济处于首要地位的原则下强调基础和 上层建筑关系的复杂性。威廉斯认为,“如果不是把
‘基 础 ’和‘上 层 建 筑 ’视 为 一 种 启 发 式 的 类 比 ,而 是 把 它等同于现实的写照,自然就会产生许多谬误”[9]。无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说“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生 产 力 ”决 定“生 产 关 系 ”,还 是 说“社 会 存 在 ”决 定“意 识”,归结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经济因素是否起决定性 作用。换言之,把文化视为人类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则 要理清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可见,恩格 斯 虽 然 使 用 “ 相 互 作 用 ”,但 是 仍 然 认 为 经 济 基 础 对 上 层建筑的决定意义是终极意义上的,只能说两者的关 系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还是认 为文化是由经济结构以及在经济结构而来的社会关系 这条导线上编织起来的,并且要沿着这条导线去理解 一种文化。威廉斯不满足这种基础、决定和上层建筑 间接或非直接的相互作用空洞、仍旧抽象化表述,他想 向更微观方向探索基础和上层建筑处于怎样一种作 用、影响或者改造的关系中。
明 晰 清 楚“基 础 ——— 上 层 建 筑 ”的 命 题 ,需 要 从 概 念范畴上再审视命题中的每一个术语。重新梳理核心 关键词:决定、基础和上层建筑。就“决定”来讲,德文 的“决定”( bestiment) 最根本的涵义是设定限制和施加 压力。威廉斯认为“决定”一词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眼里 是,否认外在于人的力量的权利或神话的抽象的决定 性意识的存在,主张把决定的作用置于人的活的活动 性的关系实践中。由于教条主义影响,后来的马克思 主义者把决定看成某种预示、预见、控制着人行为外部 条件或规律。
第二,文化的生活性。在 1958 年,威廉斯提出“文化是平常的”( Culture is Ordinary) 观点,即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实践,是生活经验的形成,是整个生活方式,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直接向我们展示生活,它包括每一个平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威廉斯把文化通俗的做
法是为了把文化作为民主的反映,抗衡高雅文化与大众 文 化 之 间 的 鸿 沟 ,他 认 为 文 化 史 日 常 的 、草 根 的 ,更是微观的。以此来指称社会问题中涉及的各种新的人
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现实的社会中,主流文化已经打垮和冲击着大众文化的普及和认同,理论评论家批评指出所谓的“大众文化”早已不在为人民大众服务。但是威廉斯则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拥抱大众文化,认为它为共同文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大众文化是民主的开始也是重要的渠道,它提供了普通人参与社会建设的崭新途径。普通人的主体性不再被消解、弱化,反而增强 威廉斯是这样解释的:“在一个整体的社会进程中,一 了。现代化的社会飞速发展,网络的平面化、生活化、
“ 微 博 ”化 把 个 人 的 主 体 性 再 次 被 塑 造 ,积 极 发 挥 自 我 自觉的能动性,肩扛起了对文化工业、科学技术和制度 规范对人压抑的重任。
三、对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重新评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物质生 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马克思对上 述论断的提出,是由于当时探讨的重点是从作为基础 的经济事实中考察引发出的政治、权的观念以及其他 意识形态形式的社会文化观。这样的表达处于直观和 比较容易理解的考虑。事与愿违,马克思学说经常被 扭 曲 为 “ 经 济 决 定 论 ”、“ 经 济 唯 物 主 义 ”。 恩 格 斯 不 断 对“基 础 ——— 上 层 建 筑 ”的 命 题 进 行 阐 释 和 解 答 ,他 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些肯定性的决定因素可以被个体来体验,但又同时是 社会的行为,当然,作为限制被体验的否定性的决定因 素往往是和特定的社会构型有着复杂的联系。......否 定性的决定因素还作为压力来自一种给定的社会模式 的构型和趋势: 有效地强制去实施维持或恢复这种社 会模式的方式。这些压力也可以很重要的被新的构型 所施加且作为一种还没有被认识到的意图和要 求 ”[ 1 1 ] 。 可 见 ,威 廉 斯 说 的 “ 设 定 限 制 ” 是 指 特 定 的 社 会状况所产生的束缚,“施加压力”是社会活动主体没 有意识到的但又被社会现实所赋予的力量或动力。
其 次 ,对“基 础 ”的 理 解 是 对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认 知 的 最根本的环节,马克思本身并不是只把经济范畴作为 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是所强调的生产活动 才是在特定的社会中构成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马克 思告诉我们,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 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 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把基础理解为物 质的生产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总是在动态变化
首 先 ,威 廉 斯 认 为 庸 俗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对 “ 决 定 ”的 理 解 有 悖 于 “ 决 定 ” 一 词 的 最 普 遍 含 义 ——— “ 设 定 限 制”。威廉斯他并不否认“决定”的存在,而是希望从人 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性关系中来寻找“决定”。所以,威 廉斯不摒弃“决定”的一词的使用,因为“没有某种决定 概念的马克思主义是毫无价值的,而拥有太多决定概 念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彻底地无能”[10]。依照“决定”一 词最根本涵义,威廉斯将马克思主义的“决定”理解为
“设定限制和施加压力”,而不是被预告、预示和控制的,而不是静态的或封闭的领域,进而“基础”就不单单 是指经济状况,而应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各种 特定的活动,威廉斯也认为: “当我们讨论‘基础’时,我 们实际上是讨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我们不能 认为这个过程具有后来人们所理解的上层建筑这个可 变 过 程 所 具 有 的 某 些 固 定 属 性 ”[ 1 2 ] 。 只 有 当 我 们 认 识 到‘基础’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和内在矛盾的过程的时 候,才是理解基础的真正所指的内容。所以在威廉斯 眼里,基础与上层建筑只是马克思的一种比喻,强调的 是一种结构性关系,在这种结构中,特定时期的基础与 上层建筑完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并不是永恒不变 的。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种比喻,而不是具有确定所 指的概念,在人类历史的不同社会阶段,“基础与上层 建筑”指涉的内容可能会倒置,譬如这个时代的上层建 筑,到了下个时代可能就会变成了物质性的“基础”。
最后,关于“上层建筑”,马克思曾经说过的整个上 层建筑是由“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这 一说法,很容易将上层建筑看作是所有文化活动和意 识形态在其中发生的场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后来的发展中,上层建筑的内容自有相对性发展空间。 威廉斯认为对“上层建筑”的理解是宽泛性文化观看 待,为此威廉斯总结了“上层建筑”的涵义和指代: 第 一、表现存在着的现实生产关系的法律和政治形势; 第 二、特定阶级的世界观的意识形态; 第三、为改变现状 所进行的努力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威廉斯对上层 建筑的解释“引入了时间上的延迟,即著名的滞后概 念; 引入了各种技巧性的复杂概念; 引入了间接性——— 在这种间接性中,文化领域内的有些活动( 如哲学) 都 被 置 于 更 加 远 离 第 一 性 的 经 济 活 动 的 地 方 ”[ 1 3 ] 。 就 是 说,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并 不同,它们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也不同,如政治距离经济 基础比较近,受其影响也较直接,而哲学和艺术则远离 经济活动,受其影响就相对间接一些。
四、结语
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使得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 究在理论上能够相互对话和相互启发,为马克思主义 的文化理论提供了发挥的场域。威廉斯这样表达自己 的信仰: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感兴趣,因为社会 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终追求,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重大“。所以,威廉斯对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另一视角的 阐释,在整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特殊领域 的马克思主义观。虽然他的阐释合理的逻辑,但是仍 然掩不住过度的阐释而对这一命题给予了较大程度的 修正。例如,在解释基础同时有种倾向把至关重要的 经济因素抛弃,从而忽视了经济决定的优先性,把决定
的范围圈定在社会存在即物质生活生产。他可能更为 强调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他认为以物质性为特征当人 们从事经济生产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已经升华成观 念形式的生活经验抛在一边; 而所谓的上层建筑也不 仅仅是一系列观念,它还包括各种实践和制度机构。 这就是说,上层建筑也具有已经被赋予“基础”了的物 质性。走向是种极端的泛文化的之道,这与社会、意识 形态、政治与经济相互参合,真正属于生活方式上的文 化变得模糊不清了。所以威廉斯倾向于用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这一命题来取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命题。最后在理论知趣上,威廉斯从恢复文化的物质 性出发,追求对文化和社会的总体性把握,最终走向了 文化唯物主义的设想和建构。由于时代的局限,也只 能说是呈现出某种雏形而已。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威 廉斯凭借自己超前的学术眼光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 通过自己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思考,有力地推动了文化 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戈尔曼. 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辞典[C]. 中央编译当代马 克思主义研究所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428
[2]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M]. Oxford: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5
[3][英]威廉斯. 关键词[M]. 刘建基译,北京: 三联书店,2005: 101
[4][英]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M]. 吴松江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1: 18 - 19
[5]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M]. GB: Broadview Press,2001: 63
[6][英]雷蒙德·威廉斯. 政治与文学[M].英国维索出版社, 1981: 112
[7]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 北京: 人 民出版社,1995: 32
[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北京: 人 民出版社,1995: 695 - 686
[9]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M]. New York: Har- per and Row,1966. : 273
[10]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M]. GB: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83
[11]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M]. GB: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