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登迎:对于生活方式的“文化自觉”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孟登迎:对于生活方式的“文化自觉”
孟登迎:对于生活方式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生活方式 文化自觉
本文转自学者孟登迎新浪博客内容。该文节选自2013年第4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文化自觉、生活方式与政治想象》。
      这里所说的生活方式上的“文化自觉”,不仅有别于当今流行的“文化自觉”论(即关注民族、国家、政党或政治模式的伟大独特性及伟大传统的延续性),也有别于费瑟斯通所说的那种对于消费者个性的风格化表达和身份区隔的迷恋,而是要以批判性的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对于生活方式的反思,也是所有世界公民“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甚至是他们展开“文化自觉”的起点。模仿费孝通先生的问话方式,我们也许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难道没有问题吗?我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建立和平、共享和公正的未来社会吗?我们的日常生活果真是所谓“审美化”的生活吗?
    毋庸讳言,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无处倾倒的过剩商品和对于这些商品的过度推销信息,充斥着人类过量消耗之后产生的巨量垃圾;而与此同时,地球各大洲却有数十亿的贫民整日饥肠辘辘,饱受战火和自然灾害的多重折磨。在这个疯狂消费商品的时代,我们身处的生态环境已经结构性地恶化了,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不可逆转的悲剧天天都在上演,而各种刺激、诱惑或迫使我们去疯狂消费的广告,却总能堂而皇之地在公共电视台的黄金时档不间断地整天插播。这些消费广告和人际之间的攀比与冷漠,不断地开发着我们的占有性欲望(尤其是对物、商品和财富),同时又不断地将我们的欲望和财富攫取掉,而我们本应该具有的那种与他人共享、为后世子孙和同类(动植物)生存忧惧的公德心,却总是被无情地或温情脉脉地掩埋和遮蔽!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能陶醉于那些崇拜物质和经济增长以树立大国文化自信的发展观吗?我们还能迷恋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自恋和幻觉吗?
  对于这个时代的所有个体来说,从个人生活方式进行“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义不容辞的事情。这种“文化自觉”首先应该源于我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省和批判,而且应该将这种批判和反省深化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可以对如下诸多生活方式问题重新进行思考。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穿衣,应该少穿或不穿哪些材质的衣服,应该怎样洗衣服,才能最节能、最节水、最低碳,才能不至于剥夺其他物种和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不至于为了穿羊绒衫而将美丽的草原变成荒漠?我们的集体聚餐方式究竟应该有怎样彻底的改革,才能根治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恶习;我们每个人的饮食结构究竟如何搭配才能既能保证基本的营养均衡,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类最宝贵的粮食、水和土地资源?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调控我们的住房供给结构,应该如何使用环保建材,如何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我们的普通居民应当如何调整住房心态,如何学会用自然方式净化、绿化居住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人人有居所、家家户户有安全保障、有低碳追求和清洁空间的住房理想?我们的居民如何调整自己的出行方式,如何才能做到尽量坐公交、少买车、少开车、多走路,才能让祖国(世界)少损失一片绿色的田野和湛蓝的天空?
  有人可能会反问,反省这些事关衣食住行的生活琐事,有那么大的文化意义吗,对树立中国形象有帮助吗?但在我看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自觉”,是重塑中国美好国际形象的开端。“文化自觉”不应该是宏大而空洞的政治口号,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要做成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基本条件。试想100年前,以王国维、梁启超和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伟大的先贤就曾经痛切地指出:中国人由于缺乏高尚的精神和情感追求,体质孱弱而多病,心灵空虚而苦闷,致使嗜烟狎妓之风盛行;中国人由于缺乏严于律已、身体力行的认真和坚毅,遂使科学艺术事业衰落,公民责任感衰颓。时至今日,我们神州大地随处可见的,依然是大腹便便的官员和“酒精”考验的干部,依然是官场、商场、学界无所不在的炫耀威风式的消费(消耗)秀。令人感到更为忧惧的,有不少的普通民众(包括青年一代),竟然对这些炫耀性的权钱消耗产生了某种将“羡慕·嫉妒·恨”混为一体的高危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我们从对生活方式的反思,最终能够意识到这种由“羡慕嫉妒恨”混合在一起的高危情感所具有的人性毁灭暴力,也算是一种“文化自觉”了。因此,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反省,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文化政治责任,是个体真正的“文化自觉”。大家可以想见,只要有了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真诚的“文化自觉”,就有可能最终促成整个社会生活方式以至于政治管理方式和民众政治交往的重大变革。而后者正是我们从个人生活方式角度进行文化反省的真正目标之所在。因此,我们与社区邻里的公共交往方式,我们参与社区政治的方式,我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恐怕都可以纳入个人生活方式反省的行列当中,因为个人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未来政治想象的指标。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