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男生也可以!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其实男生也可以!
其实男生也可以!
关键词:女德 教育 社会
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女德班”。女孩们从小就从各个方面接受“女德教育”,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通过这样的教育,女人们还在继续反抗着,只能证明她们的坚强、独立和能耐。这是男人应该向她们学习的地方——借用我女儿的话说:其实男生也可以!
    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讲过一个笑话:当家人自豪地提到她当过国务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任此职的女性)时,她6岁的孙女不以为然:国务卿不都是女孩子干的活吗?的确,在她出生后的几年中,美国国务卿都是女性:康多莉扎·赖斯和希拉里·罗得汉·克林顿。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很少强调社会性别问题,但是她改写了欧洲政治的性别意识:在她的领导下,德国社会稳定,经济强盛。上一次大选中,社会民主党的佩尔·施泰因布吕克成为她的竞争对手,很多人都在疑虑:一个男人真的可以胜任此职吗?对于那些成长中只看到女性总理的孩子来说,更是觉得女人当领导理所当然,难道不是从来如此吗?为什么不尊重传统呢?



    可见偏见很容易形成。男人当然也可以当好领导人。不过欧洲的男性政治家还没有充分证明这一点:跟默克尔的沉稳坚定、深思慎行相比,他们大多显得太情绪化,摇摆不定,反复无常,吵吵闹闹。

    女儿还没有到关心政治的年龄,不过她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偏见。她从芭蕾舞学校回来后对我说:男生也可以跳芭蕾,不过他们不如女生跳得好。有一天她和另一个女孩爬到装有喷泉的石头上玩,两个男孩也想爬上去,但没有成功。她说:只有女生能够爬上来——其实男生也可以,如果他们再努力一点的话。

    这里并不是女权主义乌托邦。很多时候我觉得,女儿说出这些偏见,是一种抵抗的姿态。在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发布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中,德国的性别平等仅居第13位(中国第69位)。默克尔的成功,也被归功于她拥有“男性气质”;那些男性政治家失败的原因,则被说成是沾染上太多的“女性气质”。在漫长的男性主宰的政治史中,默克尔等人不过是几个例外。

    女儿在生活中显然感觉到来自性别偏见的压力。她不止一次在尝试新的事情时问我:女生也可以吗?一位喜欢她的阿姨给她买裙子,并告诉她女孩子穿裙子更漂亮,更讨人喜欢——尽管那位阿姨精明能干,自己也很少穿裙装。甚至有同学告诉她:在图书馆里,女生只能看粉红色的书!



    漂亮公主嫁给高富帅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仍然是童话世界的重要主题。有一个绘本故事叫《纸袋公主》,讲一条火龙烧毁王宫,劫持了王子。公主智勇双全,战胜火龙,救出王子。王子见到公主,呵斥道:“你是一个公主,怎么穿成这样?!”公主说:“你穿得倒是像一个王子,却是一个没用的家伙!”然后转身扬长而去。女儿对公主的决定感到遗憾:“他们都快要结婚了!”



    女儿和两个前幼儿园朋友见面前,去超市买礼物,看中两个粉红色玩具。她自己很喜欢,但知道男生不喜欢这个颜色,只好放弃。然后,她连珠炮似的发表了一通抱怨:“他们总是说男生喜欢这个,女生喜欢那个!其实每个人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要说自己喜欢什么就可以了!是吧,爸爸?”

    一个4岁的女孩说出这番话,让我感到惊异,因为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这样的见解。同时,她的抱怨也让我感觉到,认同她这些想法的人并不很多。她不可能从这么小开始就总是去斗争。恰恰相反,她的文静、内向以及总是为他人着想,赢得了普遍的赞赏。她最终选择了“中性”的饼干,作为送给那两个男生的礼物。

    中国正在流行“女德班”。那些曝光出来的“女德班”十分缺德:教育女人对男人绝对顺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丈夫强奸别人是老婆的错,有的“女德老师”还残忍地虐待女孩。

    光看新闻,你不能理解“女德班”何以流行。女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被奴化?温柔、顺从和愚蠢,真的就是她们的本性吗?其中的秘密在于,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女德班”。女孩们从小就从各个方面接受“女德教育”,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通过这样的教育,女人们还在继续反抗着,只能证明她们的坚强、独立和能耐。这是男人应该向她们学习的地方——借用我女儿的话说:其实男生也可以!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