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文灏:假消息,真情绪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毕文灏:假消息,真情绪
毕文灏:假消息,真情绪
关键词:情绪 消息
对于阶层向上流动的渴望、对于理想婚姻爱情的追求、对于个人幸福生活的向往,恰恰对应着现实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而这种复杂又真实的情绪借着“逃饭故事”以批评、反驳、论辩的形式铺展开来,因而又超越了“逃饭故事”本身。
今年春节期间,一则有关“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的消息成为了热点。这个“逃饭故事”首先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网络社区上,再经截图发布到微博,又因多家新闻媒体转发,成为热议话题。尔后网络论坛上出现“回信”,多家媒体也留出相应版块刊载文章进行分析,对“逃饭故事”的讨论轰轰烈烈。直至春节过后,网络部门认定“逃饭”为虚假内容,此事的热度才逐渐降低。

博眼球的情感故事在网络上并不鲜见,情节跌宕起伏,或真实或杜撰,却也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在“逃饭故事”发布后不久,关于其逻辑严密性的质疑已经产生,认为“有图也未必有真相”,故事可能是为了自我炒作而撰写的。但这样的猜测并没有随着帖子被转发到微博而引起注意。转发者的一句“这事儿怎么看”,不经意间反而将故事本身当作了事实。评论者则以这个所谓的“事实”作为讨论的出发点,阐述经验、表达态度,背后的情绪也随之呈现。

比如一些评论者认为,“逃饭故事”中的男女双方“门不当户不对”,走向幸福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他们依照“男高女低”的婚恋观念,告诫女性要用博弈的思路考虑情感、经济能力、“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如果要“向上攀登”就应当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否则就该“放下身段”。在他们看来,社会的各个阶层已经固化,唯有将恋爱婚姻当作社会流动的筹码,将情感放置到次要位置,才可能走向美好的、稳定的未来。这一策略实际上恰恰又反映出评论者对社会阶层固化的焦虑和无奈。

将女性地位作为问题核心的评论者则注意到对男女双方评价的差异。“缺少教养”的指责更多地针对女方,而男方及其家庭却总体上得到了谅解,但实际上双方在孰对孰错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评论者由此认为,女性遭受偏见和歧视的状况并没有随着社会变迁而大幅改善,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家庭内外。

另一些评论者认为,相较于社会阶层和女性地位,紧张的城乡关系才是故事核心问题。在他们看来,故事中的男方已经承担了不小的压力,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来自城市的女方面前,这些辛苦并未得到体谅。这种不理解未必是零星的,因而对成长于乡村的人而言,需要面对如何安放自己的身份认同、如何在城乡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等问题。评论者强调,对待乡村不应戴上有色眼镜,乡村足够滋养年轻一代的梦想和爱情。

自由婚恋的故事发布到网络后反而遭遇指指点点,令部分评论者反感。他们认为这反映了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以自由标榜的网络平台里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宽容,反而噤若寒蝉。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深层问题已经透过这些评论浮现出来,由此又生成出最为真切的、情绪上的不安之感,涵盖了个人修养、爱情婚姻观念、社会阶层、城乡差异等方面。这些相互关联的评论实际上指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理解当下”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不同于自身经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产生的?与今天的社会结构有着怎样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广泛的讨论固然有针对“逃饭故事”本身展开的评价、分析、追问,然而更主要的是,“逃饭故事”成为了一个让不同经验环境、不同成长背景的人群表达忧虑和不安的出发点。对于阶层向上流动的渴望、对于理想婚姻爱情的追求、对于个人幸福生活的向往,恰恰对应着现实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而这种复杂又真实的情绪借着“逃饭故事”以批评、反驳、论辩的形式铺展开来,因而又超越了“逃饭故事”本身。可以说,假消息背后的真情绪,以及真情绪所对应的社会现实,绘制出了一幅关于社会问题的“时局图”。

另一方面,关于“逃饭故事”的热烈讨论得以展开、真情绪得以充分表达,也同春节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有密切的联系。绝大多数的机构、单位、组织在春节期间暂停运转,使得文化上总体呈现出比较平淡的状况,在媒体的内容上则形成了一个相对匮乏的时间段,而任何小事也会因此变得特别显眼。可以说,由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春节)、一对敏感的背景(城乡)、一个简单的核心问题(婚恋)三个要素组成的“逃饭故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即便没有办法证实或证伪,却依然能够挑动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加之春节所包含的“稳定”、“祥和”的想象多少发生了动摇,在与“逃饭故事”的对比之中,复杂的情绪和社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逃饭故事”之外,有关衣食住行的传言也同样不绝于耳,其背后的忧虑则更加迫近:能否保障身体健康,能否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然而比较糟糕的是,各种不安情绪表现出来之后,得到的回应却难称得上令人满意。要么是用诸如“都是喝地沟油的命,何必操中南海的心”的段子、笑话,将情绪停留在调侃的层面,将问题变得庸俗化。要么则快速的拔高、抽空,将之总结为“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坚定地指出“只要过了这个阶段,就一定会变好”。特别是在春节之外,一则消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调侃或者拔高往往在真正的讨论形成之前已经充当了回应。即使回应中有时会包含一些可行的建议,比如提高科学水平,或者加强新闻工作者素养,“不传谣”等等,但难免会有隔靴搔痒之感。

消息的真假固然需要甄别,但如果因此忽视消息背后的情绪,或者仅仅对情绪进行回应,实质是将社会语境剥离开来,因而难说切中要害。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消息还是情绪,只有以解决社会深层问题为出发点,才能算是真正妥善的、有效的回应。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