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璇:當建築與生活經驗分離的時候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蔡佩璇:當建築與生活經驗分離的時候
蔡佩璇:當建築與生活經驗分離的時候
关键词:當建築與生活經驗分離的時候
作者考察了”作为生活居住的建筑”与“作为展览内容”和“作为艺术包装后的建筑”之间的关系。揭示在建筑公司拿着建筑样板涉足艺术展览和艺术包装的过程中,建筑的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被改造成适应展览和艺术包装需要的模样,观众在期间构建的生活想象将离生活本身的问题更为遥远。

當建築與生活經驗分離的時候

 

1、 當忠泰作了建築展的時候

    忠泰藝術基金會在2013年4月推出「城市實驗 兩個行動」展,由建築師阮慶岳策展,本展包含「建築繁殖場」與蕭有志兩組創作團隊,分別採複合媒材(鋼材、木材與塑膠桶)或單一的純粹木料,各自提出作品。本文針對蕭有志的「都市晴耕小屋」討論。
 
    「都市晴耕小屋」,以台灣柳杉構成,空間大小1.3坪,包括閱讀空間、浴室、廚房、臥室等。蕭有志對《湖濱散記》封面(左圖)上描繪的小屋充滿幻想,以此小屋形式稍作改變,將原有屋頂改成單斜的屋頂與天窗。這間小屋特別使用台灣杉柳構成,為的是讓這一片應該疏伐的南投柳杉人造林,能夠有機會在住宅營造與生活中被妥善利用。聚盛里里長在中山創意基地 URS21認養綠地、改造為「友誼農場」,里民們以堆肥方式重出多樣的可食葉菜及果樹。將晴耕小屋與農場結合,為往後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
 
    策展人阮慶岳指出,現代社會少子化、都市單身人口增加,但建商仍以三房兩廳為主要產品,坪數以20、30坪起跳,把單身族排除在外。他們經過訪談調查,發現周邊常見的小套房,裡面住戶多為單親媽媽,中山區的比例甚至是全台北市最高的。
 
    另外,他也指出都市人習慣外食、在咖啡館讀書上網,「整個城市就是你家客廳」,對家的需求可以縮到最小。居高不下的台北市房價,讓單身族和年輕人無法輕鬆擁有自己的家,阮認為1.3坪在中山區以100多萬即可購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年輕人和單身族群留在都市。他也舉例國外許多地方以推行微型住宅多年,認為這些人是注入城市活力的來源,如紐約,讓這城市變的有創意。阮藉由這個方法,想喚醒政府對「微型住宅」的重視。他也想試著問大家,在22K的現實壓力下,「屬於自己的家」仍然是可以存在的夢想嗎?
 
    小屋分成1樓及夾層,1樓空間內有閱讀桌、浴缸、廚房、乾溼合一的生態廁所,夾層為睡舖。
 
    推出這樣的建築實驗計畫,引發許多辯論。一方認為這何嘗不是一個解決辦法,年輕人想在市中心擁有自己的家,住在市中心的生活機能方便、可以減少通勤時數、又有許多資源可運用,為什麼我不能住在市中心,薪水如此微薄,能存下的那麼稀少,只要花100多萬即能實現願望,為何不要?我們習慣在外吃飯、在家時數不長,加上台北有這麼多公共空間供我們使用,是啊,我們應該要多多善用公共資源,1.3坪,回到家洗澡睡覺,足夠了。
 
    但如果仔細想想,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住在這狹隘的空間,甚至我們可以說,1.3坪根本沒有人適合居住,它過於簡化我們對家的需求,一個人在外奔波,總是需要一個讓自己恢復能量、跟自己獨處的私人空間,這樣的坪數大小,只會讓人愈住愈哀傷。
 
    為什麼誇大百坪的豪宅持續建造,月領不到3萬的年輕人連買個房子都很困難?
恰好是以忠泰建設的名義作的實驗住宅,不禁讓人想到,建商把年輕人或是其他弱勢族群,用低廉門檻讓他們獲得滿足、把他們放到那些監獄般大小的房間,不僅不會佔太多土地,其他土地就留給自己去蓋華廈豪宅,再賺取更多的資金。如果不去理解背後還有很大的議題-房屋淪為炒作的商品的脈絡,我們很容易認定這是個理想解決辦法。
 
2、當建築變成展覽的時候

    回溯台灣的建築展歷史,約莫起源於1980年代,但當時對展覽的想像和期待不高,展品製作的意願低和表現方式較為侷限。直到1985年年底,在「中華民國留日建築師與都市計畫研究會」的聯繫下,舉辦一場真正具有企圖和議題的台日建築師交流展覽。包含長谷川逸子、石山修武、高松伸、伊東豐雄、山本理顯、象集團、李祖原+王重平、潘冀、李俊仁+王立甫等十五位組一場名為「開東合西-台北/東京建築師聯展」的展演。這是第一場台灣與外籍建築師共同展出的聯合展覽,也算是台灣首次舉辦國際建築展覽。
 
    在1990年前,台灣的建築展覽數量不多。1990年後,建築展覽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官方美術館開始將建築視為現代藝術或當代藝術的一環,例如李祖原建築師在北美館舉辦「原相建築」個展,民間單位也籌畫推出建築展覽,包含1995年由房地產業界策劃的「大器四方-95'建築藝術裝置暨空間設計展」、1998年由誠品書與室內雜誌策劃「一九九八空間設計展」,顯現出對建築展覽的重視。
 
    2000年後,建築展覽數量明顯成長,主要原因是,由官方籌劃、出資推出的建築展覽產生,它們被用來作為特定政策或施政的成果發表,像是2001年新校園運動階段成果展、2003年的宜蘭厝巡迴展、2004年的文建會台灣建築展和台灣地貌運動特展等。在2000年台灣首次在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參展,2008年甚至有三個團隊(文建會國美館主導的台灣館、民間開發業者自行前往參展的下代基因20、以及正式受大會策展人邀請的南藝建築繁殖場團隊),另外也不斷有團隊或建築師受邀參加鹿特丹雙年展、深圳香港雙年展等國際建築展覽。
 
    台灣建築師對於作品發表的態度與做法,大多是「實質興建完成」之作品,實存於空間環境之中,再用其他再現形式(圖面或模型等)進行發表或交流。隨著展覽議題與形式的演進,建築展覽已經不再只是再現建築作品,它變成藉由展覽,傳達一些特定觀點、社會互動關係、呈現思考、新價值探討等。曾任荷蘭建築協會博物館長的資深策展人Kristin Feireiss曾說:「建築展覽是傳達理念與觀點,不是藝術。(Architecture exhibition have always been primarily about conveying ideas and concepts, and not about art.)他也表示,建築展不是真實建築案的替代品,它必須將建築置於一個不同的脈絡中,必須揭露呈現更多的共同元素,讓觀眾得以理解並從中與生活經驗進行比較。[1]
 
    建築展覽經常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它可以讓建築圈匯聚及交流分享。一場展覽,透過作品發表、評論、出版,甚至讓建築圈有機會與其他不同專業的人切磋。但回到建築最根本的,建築是一個實質的量體,是被圍塑出來的一塊空間,它會讓你感到大而開闊,也會覺得小而窒息;或是大到失去方向感,小得覺得很有安全感;可能令人感到振奮,可能失落;也可能清晰,可能神秘。這些在空間體會到的經驗,是模型和圖面絕對辦不到的事(除非1:1等比模型),它與真實生活產生斷裂,再者,有些經驗必須透過時間才能體會的到。總體來說,建築就是要用來生活的。「城市實驗 兩個行動」將他們想像的建築空間實際做出來,開放給一般觀眾參觀,不再使用那無趣和令人困惑的圖面陳述,觀眾可體會空間帶給他們的感覺。令人好奇的是,這次展覽每周僅開放四天,平日各一小時,假日三小時,每人限定參觀五分鐘,一次只能一人進入參觀,很難想像這短短五分鐘內能有什麼深刻體會。如果它們真的想傳遞、說服大家這樣的理念想法,建議可以找人實際住進去,觀察與記錄他們生活情況,這或許會比我們只進去五分鐘還更有說服力。
 
2、當藝術用來幫建商包裝的時候

    忠泰建築藝術基金會成立於 2007 年,以藝術活化閒置建地之策略,用「更美好的明天」(A Better Tomorrow)為號召,成立具游移性格的「明日美術館」(Museum of Tomorrow),在忠泰建設所持有待建的土地上以暫時性藝術展演。一直以來,他們在台北市區內辦過大大小小不同的展覽-「帶來風光」、「垂直村落」等,他們的理念與願景寫著:「希望以建築、藝術與文化的角度,全方位創造優質生活空間,將關懷的主體由小眾環境,拓展到群體環境建構的理想狀態。我們結合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各種專業,致力於城市環境之關懷與發展,並延伸至藝術、創意產業培力,透過展演、學術論壇、講座、出版…等方式,營造藝文創作與城市生活的活絡關係,激發並提升人們對生活美學的想像與實踐,使藝術與文化的發芽滋長,在以建築為本的基礎上,獲得相互滲透與多方位推進的互動與行動平台。」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城中區利用藝術來活化閒置空間,它是利用都市更新前整合的空檔時間,提供給藝術家們作使用。這段時間為期1-2年,原本因都更的關係,大部分居民都紛紛撤離,但後來又因藝術家的進駐,藝術家試著與周邊鄰居拉近距離,這個區域才開始活了過來。但換個角度想,為期兩年的進駐期限一到,隨著工地的開工,藝術家們必須離開,那些聯繫起來的關係,無論是藝術家與城中區、或是藝術家與居民的關係,一夕之間又會消失不見。忠泰在作的,都在闡述一件事,那就是藝術與建商不是對立關係,而是一種合謀而存的關係。利用藝術,讓忠泰集團與其他建商產生差異,並且包裝他們的所作所為,讓我們誤以為可以創造那「更美好的明天」。
 
3、結論

    對於今日各種不同的建築展覽,不只空間專業者,一般民眾也願意花時間進去參觀看展,代表民眾關心他們的環境問題,展覽同時也會引發各界討論,這些固然是好事,只是,展覽終究只是展覽,它僅是個陳列物品並於特定時間內供人參觀的集會。建築要做的是要解決人們的居住問題,建築持續依附著展覽,我們最後會不會一直停留在那個空想當中?跟自己環境的距離被愈拉愈遠?
 
還好忠泰做了這樣錯誤的展覽,我們可以再次很認真地去面對這些問題。
 
參考書籍與資料
書籍
     王俊雄、殷寶寧《建築.希望:建改社異論集,2007-2012》,林芳怡「你『看建築展』了沒?-建築展覽在台灣」,台北:田園城市出版,2012。
 
資料
˙MOT/TIMES 線上誌「城市實驗‧兩個行動」特展:迷你建築與大台北城的互動對話。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type=1&serial=465
˙呂佩怡「弔詭關係:當代藝術與都市更新之間」,2011文化研究年會。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