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淘:超越西方,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遗稿)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邓英淘:超越西方,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遗稿)
邓英淘:超越西方,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遗稿)
关键词:多数人的现代化
如今,"为石油而战"已经越来越成为"遏制中国"的观点、言论、政策、措施的公开理由。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多数人的现代化,史无前例,必须大张旗鼓,奋力创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的跃迁。
上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我当时关注了一下,查资料时,发现有点不太对劲。那时,中国刚刚吃饱肚子,经济水平较低,1980年人均消耗能源0.6吨标准煤,翻两番不难实现。但是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大概占世界人口一二成,消耗能源却占全世界六七成。我当时想,假如将来我们发展到和他们差不多的发达水平,中国人口这么多,世界能源消耗量必须翻一番还多!
为此,我提出了"双重压力"问题。第一重压力容易理解,咱们比人家落后,也要现代化﹔第二重压力,世界资源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占世界人口70-80%的多数人都要现代化,能源消耗必须得翻两番、四番,这个地球明显承受不住。当时我就在思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有没有一条道路,其资源基础和生产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让大多数人都能现代化,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经典模式是,我现代化了,你就别现代化了。我们肯定不能是这种模式。
那时候,除了工作和正常研究外,我花了很多心思找"活物"---实践中鲜活的成功案例。譬如辽宁的沼气技术,东北冬天温度低,一般沼气一年只能用上四五个月。在猪圈上搭塑料暖棚,就可以基本上全年出产沼气﹔然后用沼气废渣搞庭院养殖,用沼气做饭。我当时的直感是,这些元素开始逐渐成型,将会支撑起一个多数人的现代化、普通老百姓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十几亿人口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概念是建设生态,不只是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是要实现人类发展方式流程的跃迁。长期以来,我脑子里始终有两个焦点﹕一个把水源调配好,一个把能源调配好。从长远说,一个水能,一个太阳能,都是多年持续利用,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基石就稳固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此不可阻挡,谁也甭想制约、遏制中国。
从国际大环境看,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各种形式的冲突和斗争会越来越激烈。当然,随着勘探技术发展,石油储量还在不断增加,过去开采不合算的也开采了,但消费需求的增加趋势更猛烈。这时候中国实现小康,还要现代化、走出去,不去中东去非洲,去西方勘探过没油的地方,还不行吗?不行。因为西方现在的现代化,生命循环流淌的血液是石油,只要中国找到油,无论天涯海角,西方都会看成是维系自己现代化的战略储备。最近有法国评论家剖析美国为什么近年来不惜用军事手段搞乱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认为美国想把21世纪的世界分成两半﹕以美国为首的稳固中心和落后混乱的地区。换句话说,就剩下这点油气资源了,要么主要为美国所用,譬如美国精心呵护的几个酋长国;要么是闹独立性,企图和他人"双赢",美国就说它不民主,把它搞乱,资源留给美国日后可持续享用。
如今,"为石油而战"已经越来越成为"遏制中国"的观点、言论、政策、措施的公开理由。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多数人的现代化,史无前例,必须大张旗鼓,奋力创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的跃迁。旧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是以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这是少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死路。新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则要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这是中国及世界大多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是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