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能承载理性讨论吗?“知乎”的中国实验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网络能承载理性讨论吗?“知乎”的中国实验
网络能承载理性讨论吗?“知乎”的中国实验
关键词:中国 理性 网络
网络能承载优质理性的公共讨论吗?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年代,水准不一的碎裂言论,分众取暖的阅读行为,加上“演算法”屏蔽,让这 个命题渐成悬念。不过,网上行为毕竟受制于介面,这个问题也该转译为:是否存在某种网站设计,有利于理性的公共讨论发生?在摸索这种可能性的路上,中国的 问答社区“知乎”累积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经验。
知乎的简单身世
 
知乎是一个社会化问答网站,其宗旨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 解”。创始人周源希望以“共同编辑”为手段,让优质的知识自由传播。知乎和微博、微信具有相似功用,都能通过UGC平台(同时实现下载和上传交互的互联网 平台)搭建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化和社区性影响力。然而,在用户群体层面,知乎与微博、微信有明显差异。
 
知乎早期采用“邀请+认证”的实名注册方式,严格的审核环境,保证了初创阶段用户群的高水平。许多经过严格筛选的用户,都是各领域专家。他们针对特定问题的回答,有很高参考价值。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降低门槛。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数就从40万迅速升至400万。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虽然废除邀请制和实名注册后,知乎的门槛有所降低,但长期形成的,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氛围并没有因此消失。
 
例如,在问题“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获得赞同数最高的前五个答案,答主身份分别为:一线环保监察工作者、气象学博士后、环保学者、建筑节能领域从业者、环境工程领域科研人员。他们的答案图文并茂、篇幅较长,一些答案还附有相关知识的链接。
 
就内容而言,这些答案均为答主结合多年相关科研结果或从业经验,相对专业化的分析。他们对一些公众认知盲点进行科普,证伪相关谣言。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分析,往往还根据其他用户的评论和指正进行修改和完善。这种讲求理据的公共讨论,无疑提高了中国网络讨论的质量。
 
有人曾对知乎中的高赞同回答进行数据抓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00字以上的答案占赞同回答总数的80%;然而所有人点下的赞同,却有40%落在总数不到4%的1000字以上答案头上。1不少长篇幅文章采用学术论文写作方式,逻辑清晰,参考文献丰富。由此可见,知乎的内容具备很强的理性。
 
比较而言,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号获取丰富的资讯信息,但这些订阅号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微博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话题为社会和明星,并且由于受到 字数限制,用户只能通过“长微博”的方式发布“干货”(2016年年初,新浪微博宣布取消140字限制,用户可以发布最多2000字内容)。比较来看,知 乎上1000字答案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从早期的1%逐步升到今天的3.5%上下,并且保持稳定的增长。
 
 
 
知识精英与理性讨论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Innis)曾说:“不同媒介对控制力有着不同的潜力。不能广泛传播的,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媒介很可能会被上流阶层所利用,他们有时间和来 源获得这些媒介。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社会化媒体赋予草根阶层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平等表达,解构了传统的 权力体系。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代表精英发声的单向传播,那么新的社会化媒体就更像是草根的众声喧哗。
 
也正因如此,微博这样的低门槛社会化媒体,往往更易沦为网络口水场。知乎却非常不同。
 
作为一个相对精英化的问答社区,知乎聚集了大量高学历和拥有专业背景的知识精英。知乎用户倾向就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回答。通过对比可以 发现,微博与知乎在社区结构、开放程度、内容特征、社交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两个平台的权力结构和话语特征,也使得二者上头的公共讨论,有明显不同的模式。
 
具体而言,微博通过名人大V吸引用户;要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一、博主处于信息源的上端,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 者;二、博主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比如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三、博主的发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微博中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大V用户,是在 把线下社会身份向线上转移。实名认证制更加强化了这一过程。
 
与微博的名人大V机制不同,知乎通过“知识和信息”进行权力赋予。掌握知识、文化、文凭的人,拥有这个社区中最核心的文化资本,该资本可以直接转化 为话语权和影响力。用户依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纵深分析,在知乎中做出高质量回答,吸引其他用户关注。认真负责的态度、货真价实的分享、积极主动的交流、默 默无私的奉献,更能为其赢得声望和影响力。他们在社区讨论中往往能博引相关材料,对问题进行较深入剖析,引导其他用户从多方面多角度,发表尽量理性的见解。
 
知乎信息生产的金字塔底端,有大批文化资本匮乏而又嗷嗷待哺的普罗受众。如果一位用户同时具备知识和幽默细胞,作答严谨又懂得如何“抖机灵”(插科打诨地展示幽默),就更容易成为知乎上的意见领袖。
 
此外,知乎的产品设计中,没有刻意强调鼓励依据兴趣的信息过滤──这种过滤是微博和微信的产品特征。网络讨论需要多元的观点和意见,缺少异质性往往 会造成群体极化──不同意见之间不再有交流。知乎问答没有严格的学科界限,问题对所有人开放,支持用户各抒己见。学科界线的消解带来阅读压力的降低,这就使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内容,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回答,也因此更加鲜活真实。
 
虽然知乎与微博都倾向于获取和传播碎片信息,但知乎有更严格谨慎的筛选机制,比如赞同和反对的投票系统、折叠答案、友善度积分系统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从这些方面来看,知乎代表了当今中国互联网中崇尚理性的一种力量。
 
 
 
过滤时代与网络自由
 
美国法学家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一个共同的架构和经验,对异质的社会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当我们有无数的选项可以选择时,我们常会放弃某些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中,随着个人媒介参与的提高和媒介的细分发展,我们的信息越来越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桑斯坦认为,自由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广泛的选择之上,人们应该置身于各种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当科技能轻易让人自绝于他人的意见时,科技的进步将成为通往自由之路的阻碍。
 
然而,在当下,技术正在赋予人们力量,去过滤不想要的信息,个人对内容的掌控激增,协同过滤使信息消费者的眼界窄小,沉溺于固有的品味;共同经验的缺乏以及个人化的过滤系统,将使网络赋权大打折扣。
 
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流载体,但其在协同过滤的层面上,正将我们抽离于公共的讨论空间。信息超载与过滤需求是相伴而生的,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过滤成为必要手段。在微博上,我们获取的信息多是基于我们事先选择好的类别。在微信里,我们建立起基于亲缘和地缘的强关系链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这种方式无形中,屏蔽了那些不属于我们兴趣范畴的内容。更典型的,如基于算法推送的“今日头条”,其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虽然迎合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兴趣爱好,但也会使受众细分至小圈子和同质化群体,不利于用户接收多元信息。
 
知乎的价值在于,在每个问题下,它几乎保留了全部讨论内容。其不因预设的用户兴趣标签和个人喜好,屏蔽用户可能不感兴趣的回答。当然,知乎中也存在过滤机制。但诸如知乎圆桌和热门话题这样的栏目,依然鼓励用户参与到关注度最高的讨论中。这些讨论不一定是用户兴趣所在。在评论区,大量评论都不来自已有 的关注关系。陌生人和陌生的观点,往往更能带动讨论进程。就这个层面来说,相对于微博等其他网络讨论空间,知乎更能彰显网络自由。
 
另外,知乎生产的知识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知乎中的信息内容也容易链接,每一个答案都有相应的网址,这样就提高了搜索的可得性,进而丰富了公共领域的优质知识。相对而言,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内容,却很难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因此,知乎平台的信息易得性,能让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知识内容,获取准确链接,对于公共领域知识的丰盈有积极作用。
 
 
 
知乎是否越来越“水”
 
与此同时,知乎门槛的降低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无意义的私人话题,不免流入公共空间;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常常被一些明星八卦、心灵鸡汤、奇闻异事边缘化。像“女朋友长得漂亮是怎样一种体验”这类问题,很容易因为关注度高和回答数量多,而成为知乎热门问题。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知乎中很多用户都能够自觉意识到这种问题,也很多相关话题的讨论,比如“为什么近来感觉知乎用户水平急剧下降”等等。
 
就目前来看,知乎社区并没有因为开放注册和门槛降低,而从一个精英化的传播平台沦陷为草根舆论场;知乎社区仍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在中国目前所有社会化媒体中,知乎依然是一个能够代表理性和自由的平台。就这点来说,它也许是一块更接近“网络公共领域”的试验田。
 
(胡泳,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