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之殇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尼古拉斯: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之殇
尼古拉斯: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之殇
关键词:
近些年,对于下岗工人这个群体近20多年来的生活境遇和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已经有了连篇累牍的讨论和争辩,拥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信奉不同经济学理论的人,对于下岗工人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又很难彼此说服对方。因此,为节约篇幅和集中火力,本文作者无意再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回顾那场改变了三千万中国人命运的巨变,而着力列举其事实,分析并批判其中涉及文化和传播的一个侧面,即对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
北大马会编者按:“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首由刘欢演唱的公益歌曲创作于1998年,当时正值国企改制,大批工人纷纷下岗。为了鼓励下岗工人重新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再就业,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组以下岗再就业为题材的公益广告。《从头再来》就是其中影响最大,最打动人心的一则。慷慨激昂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曾经打动过千千万人的心。然而,回首历史,细细分析,却嗅到一股浓浓的鸡汤味。是谁夺走了几千万老工人“昨日的荣誉”,是谁迫使他们“从头再来”?下岗潮带来的剧痛是不是一句“改革的必然代价”就可以一带而过?下岗工人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四个字背后是千千万个家庭的伤痛和苦难。小编带大家“大题小做”,从一个侧面,和大家共同思考这些问题。


1992
年,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年1月底二月初的“南方谈话”和10月的十四大,正式表明了全党全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同时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官方认可的经济体制。随后,早在80年代中叶就已经起步的国企改制被推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的地位。出于“淘汰竞争力差的公有制企业,提高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大量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被以低廉的价格“市场化”给私人。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有幸将国有资产收入囊中而一夜暴富的“先富者”的涌现,还有超过3000万名旧的公有制企业的工人因为企业改制而被辞退或停薪留职。这些工人,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徘徊在整个中国社会上空的一个“幽灵”般的概念的主体——下岗工人。

近些年,对于下岗工人这个群体近20多年来的生活境遇和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已经有了连篇累牍的讨论和争辩,拥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信奉不同经济学理论的人,对于下岗工人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又很难彼此说服对方。因此,为节约篇幅和集中火力,本文作者无意再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回顾那场改变了三千万中国人命运的巨变,而着力列举其事实,分析并批判其中涉及文化和传播的一个侧面,即对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

1. 从“下岗潮”到“主旋律”

虽然国企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全国范围内真正的“下岗潮”始于90年代初。1992年转折点过后,地方政府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动企业改制,“下岗潮”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在1998年前后到达顶峰,之后缓慢下降。以每年年底仍处于失业状态的下岗职工的数量来看,截至1997年底,全国处于失业状态的下岗职工人数为691.8万人,1998年底为644万人,1999年底为610.6万人,2000年底为657.3万人,2001年底为515.4万人。而如果我们统计下岗职工的人数,则仅在1998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就有2137万人下岗。考虑到这里尚未包括1997年底结余的近700万失业下岗职工、1997年前已经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和2001年后新出现的下岗职工的数量,我们有理由认为,在1992年至今的“下岗潮”中全国共有超过3000万人下岗。而且,上面的计算尚未包括被“停薪留职”、“放长假”的情况。如果包括了这类隐性失业,则总的下岗工人数量还会更多。

“下岗潮”的出现,可以说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为了体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私有化的“诚意”,当时的中国政府承担了处理下岗问题的责任,包括提供短期失业救助、提供社保补贴(“4050”政策)、组织再就业培训、创造再就业岗位等。这就等于为改制企业开除工人做了背书,结果导致下岗工人数量激增。到1997-98年间,随着无业下岗工人数量登上顶峰,全社会开始集中关注下岗工人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如下图所示,以“下岗”为主题的文章数在1996-97年间迅速增长,并在1998年攀上巅峰。此后,在2003年和2007年,“下岗”一词作为主题出现的次数又有两次小高峰。2008年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沿海地区用工数量逐年下降,但“下岗”一词出现的频率反而在持续下降,近几年稳定在每年900-1000次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它被更加时髦和正式的“失业”代替了。


 通过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在1997年“下岗潮”达到顶峰的时候,它对于社会而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中国,“下岗潮”带来的不稳定之处主要有三:其一,下岗工人及其家庭丧失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财政不得不向他们提供基本的失业救济和社保,加重财政负担。其二,社会上失业人口的增加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当下岗工人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落入贫困后,他们会产生对企业改制、经济改革甚至对改革开放的不满,进而演变为对整个权力部门的不满,这对于一贯强调“政治正确”的中国而言是无法忍受的。

一面是每年数百万工人下岗而又很难通过再就业恢复之前的生活水平,一面是借国企改制侵吞国有资产的人一夜暴富,“下岗潮”对社会结构和群众思想的冲击无疑会越来越强烈。怎么办呢?堵在当时是不行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而且面对的是如此大规模的“下岗潮”,堵是堵不住的。那么,就只有在“疏”上面下功夫了。

何为“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文化宣传。从根本上,解决“下岗潮”问题需要政府的强势介入,为下岗工人安排真正的再就业,而非用一些零工、短工糊弄他们,更不是和下岗工人一刀两断互不相欠。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当时的政府做不到这些。那怎么办呢?就只能向下岗工人从两方面去宣传:一方面呢,你们下岗是造福了国家,大家身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就要为国家着想,从自身做起为国家分忧解难。另一方面呢,你们不要灰心,来咱干了这碗心灵鸡汤,然后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再就业。这就是当时针对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

这两个方面的“主旋律”宣传最早开始于1998年,标志就是陈涛作词、王晓峰作曲、刘欢演唱的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从头再来》一曲。之后,各种刻画下岗工人的其他歌曲、小品、电影、小说之类的作品层出不穷,但所有公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宣传,总是跳不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本文就选取两个方面“主旋律”宣传的代表作:歌曲《从头再来》和小品《打气儿》,为大家分析这两个文化作品中针对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

2.《从头再来》——廉价和加了麻药的心灵鸡汤

为了分析《从头再来》这首歌曲的思想并对其进行深刻地批判,我们采取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写法,逐句列出原歌词,在下面进行分析。这样,在对歌词的分析结束后,结论也就自然出来了。

1)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

这两句歌词刻画出了下岗工人的不幸境遇。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曾经工作的工厂里,奉献给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戛然而止,自己和工友们奋斗半生创建起来的产业被以白菜价卖给别人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下岗工人们的心情可想而知。自从拿到了一纸薄薄的下岗材料和一沓薄薄的补偿费之后,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曾经获得过的荣誉,都在瞬间成为了遥远的回忆。而他们自己,作为企业改制的弃儿,在辛勤劳动半生后又不得不落入坐吃山空、无所事事的境地,而再就业对于他们而言,无疑就是风雨飘摇的一段异常难走的路。

但是,这两句奠定歌曲基调的歌词是有问题的,尽管这个问题比较隐蔽。“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一句话就把下岗前和下岗后的生活割裂开了。在公有制企业改制之前,工人是不签定期劳动合同的。自从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体制之后,在职工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公有制企业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还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障,发放退休金。然而,在“下岗潮”中,很多下岗工人的原单位无故就开除了工人,而且只支付了数量不足以支持工人在事业阶段生活并足额缴纳社保的补偿费。那工人如果醒悟过来,在找上门怎么办呢?所以,“主旋律”宣传的一大任务就是引导工人不要埋怨原单位,做法就是宣传这种“两不找”的事实,把下岗前和下岗后的生活割裂开,让下岗前的一切都变成“遥远的回忆”。

2)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到了这一句,正能量的味道就有些浓了。的确,下岗工人不能随波浮沉,而要积极再就业,尽管经历苦难也要坚强,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期待你的人。但是,下岗工人在下岗之前,又哪里有苦和难呢?这“再苦再难也要坚强”本身是没错的,但问题在于,下岗工人正在经历的苦和难又是谁造成的?答案不言而喻,正是那些在接手了原先的公有制企业后大批量开除工人的资本拥有者,而这里却讳莫如深,闭口不提。

3)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如果说前面的歌词还算是有点实际意义,那副歌的这一段完全就是廉价的心灵鸡汤了。什么叫“心若在梦就在”?如果理解成“上进心还在的话梦想就还在”,那保持上进心不就是因为自己有追求的目标,有梦想吗?这句话完全把因果倒置了。“天地之间还有真爱”,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这社会上从来没有缺少过爱,但这种爱是针对谁的、谁有份谁没份,就很难说了。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买下了原先的公有制企业的老板干脆利索地开除了工人,这些老板们在成批“制造”下岗工人的时候就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真爱”,他们所爱的只有自己花白菜价换回来的资产,而不是广大的下岗工人及其家庭。

“看成败人生豪迈”,的确,对于身无分文又没有工作的人来说,他想不豪迈都没办法——总不至于自寻短见吧。下岗工人也是这样,除了一部分人因为生活困窘而病死和自杀之外(这是另一个悲惨的故事了),其余的人面对坐吃山空的未来,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去挤再就业的独木桥。然后,他们的行为就被包装成了“从头再来”,就像古装剧里好汉临死时大喊的一声“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下岗工人就是“老子再就业以后又是一条好汉”。只是,下岗再就业可是以下岗工人前半辈子的辛劳瞬间归零为代价的,这条好汉在再就业以后也永远回不到干劲充沛的年轻状态了,这个“从头再来”的代价也是“小”的可以。

总结起来,像《从头再来》这类告诉工人们你们要积极面对生活积极找工作的宣传,可以说纯粹是廉价心灵鸡汤的灌输,而且里面还下了麻药。灌下的心灵鸡汤让下岗工人们以为自己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麻药导致下岗工人认为自己的下岗只是一件小事,大不了从头再奋斗一次,并且要相信社会的大爱无疆。纯粹的鸡汤喝多了会腻,但麻药是能让人上瘾的。当年这首歌风靡全国,直到今天都还有很多人推崇,说明我们的确很容易被里面的麻药所麻醉,不过,现在已经是我们觉醒的时候了。

3. 《打气儿》——苦情和温情包裹着的拙劣说教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从再就业角度宣传下岗工人境况的主流做法。下面,我们再更进一步,观察“主旋律”宣传是怎样解释“下岗潮”的发生和下岗工人的想法的。这里,我们以黄宏主演的小品《打气儿》为例,这部小品是1999年春晚的节目之一,获得小品类节目二等奖。

节目一开始,黄宏扮演的修车师傅从观众中间走上舞台,看见“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就上去给车胎打气。这时,句号扮演的小干部上台,先是站在舞台边大倒苦水,“在机关工作三年多,如今职位走下坡”,然后看见了黄宏的打气举动,两人发生争执。在一段老套的逗笑之后,两个人的对话逐渐进入了对各自境遇的揭示:

句号:“我一参加工作,就调到了市文联;没有多久,我就从市文联调到了区妇联;区妇联干了一年半,又把我调到了街道办。别人都往高处走,我偏水往低处流,我怎么就这么苦哟,怎么这么不顺喔。”

句号扮演的这个小干部形象,虽然看似倒霉,但实际上在当时并不是公务员群体中的主流。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9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权力向上集中和政府职能扩张。对应的,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的数量一直保持上升,手里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就拿小品里的这个形象来说,他从市文联调到区妇联再调到街道办,主管单位级别的变化是处级-科级-科级,的确有所下降。但是,每次调动后单位的实权是越来越大的,而且根据这段自述,调动过程中本人的行政级别很可能并没有降低,大约居于办事员到副主任科员之间。那么,平调到基层实权部门任职锻炼,未来还很可能升官,这无论放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好事,怎么会被说成“不顺”呢?所以,这个小干部角色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营造出一种“苦情”,让观众觉得公务员在改革中也遭遇了不顺,也是一批很“苦”的人;另一方面,这个小干部形象也是为了衬托出身为下岗工人的修车师傅的“高大全”。当黄宏扮演的修车师傅听了这一番苦水之后,他语重心长地劝道,“当干部首先要一身正气,对待下面要和气,往上升不能傲气,往下降不能丧气。”但是,小品里的这个小干部既没有邪气,也没有不和气,更提不上傲气,这段说教的前三句不是白说了吗?至于说“往下降不能丧气”,这个角色也没有往下降,只不过是因为工作可能变得比较累而抱怨一下,哪里能看出丧气呢?归根到底,句号所扮演的小干部形象,一方面是为了衬托出修车师傅的“高尚人格”,另一方面是为了烘托苦情氛围,让观众觉得社会上并非只有下岗工人受苦罢了。

在黄宏扮演的修车师傅完成了说教之后,小品的重头戏就来了:

黄宏:“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谁都能一帆风顺呢,谁这辈子还不遇上点事呀。你就拿我来说吧,十八岁毕业,我就到了自行车厂,我是先入团后入党,我上过三次光荣榜。厂长特别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组长。领导一跟我谈话,说单位减员要并厂。当时我就表了态,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从这段自述中,我们能够明确看到的内容有三点:其一,拥有党员身份、上过光荣榜、马上要提拔到管理岗位的工人都被开除,而这种现象可以在小品中被演出来,可见企业在“下岗潮”时期开除工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其二,工龄三四十年的老工人下岗之后再想做点事,就只能选择摆个修车摊之类的职业,而无法再到工厂里靠手艺谋一份工作,可见当时下岗工人再找一份与之前性质、待遇相似的工作是不容易的。其三,下岗的时候领导会和工人谈话,虽然看似选择权在工人手里,但工人是不可能主动提出留下的,更不可能当面表示愤慨。换言之,当年大多数工人表面上看是自由选择下岗,但实际上他们别无选择。仅仅这表面上的三点,就足以揭穿现实中下岗工人所遭受的待遇了。

进一步从思想上看,春晚是政治宣教的舞台,这段话可以说就是针对下岗工人群体的一次说教:虽然你是工人骨干,得过荣誉,但是当领导找你谈话的时候,该下岗还得下岗,因为这是为了国家着想。这一套思想的核心问题,就出在这个“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宣传“工人要为国家着想”,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国家主义。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不仅要为国家奉献一切,而且要在自己没有用之后主动离开,这是国家主义典型的宣教内容。

有人会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不就是这样宣传的吗?为什么那时候的宣传是正确的,而这时的宣传在思想上就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被宣传的对象是谁。

在建国初期,党员是国家最先进的群体,任何讲求奉献、吃苦、有危险的工作都是“党员先上”。与此相匹配的是,政治宣传也以党员为核心、工人阶级与农民为基础展开,由于国家是为工农服务的,所以要求他们为国家奉献,实际上也就是为本阶级奉献。作为回报,国家让工人阶级得到自己应得的收入,并保障工人阶级生老病死的开支。也就是说,这时候政治宣教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和有先进思想的工农,目的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阶级(而后才是国家)服务,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到了“下岗潮”的时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讲求奉献、吃苦、有危险的工作没人愿意干,出了事就“让领导先走”。由于工人阶级作为政治群体已经被撕裂,国家所服务的对象也已经口是心非模糊不清,工人无论从物质还是情感上都不再愿意奉献了。因此,政治宣教就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工人:你们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好(阶级的概念已经被丢到九霄云外了)。但是,国家又是谁的国家?下岗工人替国家想了,可国家会报答他们吗?这些都是国家主义宣教里闭口不谈的内容。

所以,这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可以说是极为拙劣但欺骗性又很强的一句说教。在小品里,黄宏刚说完这句,自行车胎就被打爆了,引发观众一片大笑。就是在这种说教-笑料的无缝衔接中,观众丧失了对之前这段话的思考能力,在笑的过程中不加思考地接受了前面的这一套说教,这也属于一种说教的艺术吧。

苦水倒完了,说教也结束了,风格也该换一下了吧?不错,小品的基调在这一番说教之后就转向了温情:

句号:老同志,你下岗了?对不起,老同志,我今天本来是要找领导的,结果把气都撒到你身上了。

黄宏:没事,人呐,有时候就跟这车带似的。气太足了,撒撒气。气不足了,打打气,这样才能有个好心气儿,对吧。

句号:车轱辘往前转,人要往前看。

黄宏:哎,你这就对了,从头再来。我不是跟你吹,别看我这小车摊没开业,用不了半年,我就是这条街最大的修车行。

这段对白明显就是在说教之后给观众灌下的心灵鸡汤。小干部在得知了修车师傅是下岗工人之后,突然就道了歉,语气还颇为关切。这就符合了人们对“强者尊重弱者”的幻想,同时也成功地把小品的基调转向了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不过,如果这件事发生得再晚一些的话,我们就看不到这温情脉脉的场景了——路边的修车摊早被城管叮咣五四给砸烂了,哪轮得着居委会小干部去关心?近几年对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的打击,实际上也断了很多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门路,这恐怕是当年宣传自主再就业的人所没有想到的吧。

然后,黄宏句号两个人你一碗我一碗地端上了心灵鸡汤:“人呐,有时候就跟这车带似的。气太足了,撒撒气。气不足了,打打气,这样才能有个好心气儿”,“车轱辘往前转,人要往前看”,“别看我这小车摊没开业,用不了半年,我就是这条街最大的修车行”。这些既起到了给之前的宣教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的功能,同时也给观众造成了一种虚幻的梦想:就算是下岗再就业,也照样能成功。小品是虚构的,我们无从得知这位修车的师傅到底有没有做成一条街上最大的修车行,但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想到,在一个“穷人变富人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的社会里,一无所有的下岗工人靠再就业打拼出一番事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这个梦想大家看一看,乐呵乐呵就行了,别当真。心灵鸡汤,也只闻一闻就好了,喝多了不仅有害健康,还有害智商。

另外还有一个很小的关注点,大家从这段话里看到了什么熟悉的词没有?没错,“从头再来”。这段话明显呼应了前面我们探讨过的《从头再来》这首歌的,那么,根据我们对这首歌的评判,我们也不难理解这出小品的水平究竟如何了。

总结一下,《打气儿》这出小品,前面用“苦情”让观众认为社会上不只是下岗工人受苦,中间借“高大全”的下岗工人之口做政治宣教,后面又用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把前面的苦情和宣教的政治色彩冲淡,强调“成功学”的老一套。不过,小品里面的说教一经分析就漏洞百出,手段也很不高明,所以堪称为“苦情和温情包裹着的拙劣说教”。

4. 我们需要怎样的下岗工人文艺宣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揭露了对下岗工人的“主旋律宣传”的虚伪性。那么,针对下岗工人这个仍然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我们在现在又需要怎样的宣传呢?

首先,我们所需要的宣传,无论是影视节目、娱乐作品还是诗词书画,必须体现下岗工人的真实生活,而非语焉不详、粉饰太平的所谓心灵鸡汤和正能量。时代在发展,“下岗潮”那个时代逐渐被人们淡忘,所以纠正人们对那个时代的错误认识,是我们需要尽快着手去做的事。在这个方面,《钢的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把下岗工人的真实生活和喜剧元素融合起来,做到了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体会到主人公的辛酸和无奈,可惜这种正面展现下岗工人群体的生活境况的作品并不多。

其次,我们需要的宣传是要有思想基础的,这个思想基础包括两部分:一是站在下岗工人、以至于整个工人群体的角度看待问题;二是摈弃对下岗这一事件本身的简单批判,或者对下岗工人现实境遇的反讽(如恶搞歌曲《下岗妹之歌》,就是虽然批评现实但总体流于庸俗恶搞的作品),而用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综合分析“下岗潮”。前者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网友沙石作词、乌蒙雨雾作曲和演唱的《守望》(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zMzg3MTM2.html),这首歌曲就站在下岗工人的角度,摆事实举例子,借助歌曲的感染力很好地揭露了数千万下岗工人的境遇。而第二部分的思想基础,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研究。

最后,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鼓励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宣传。我们揭露下岗工人们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现状,并不是为了勾起人们的同情心,更不是为了鼓吹所谓的“慈善”,而是要真正地为解决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以至于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这样,持续了长达二十年的下岗工人问题才能得到全面的解决。为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描摹刻画,更要指出具体的做法,激发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们从自发到自觉,主动地改造社会存在的问题。

本文转自:北大马会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Y4MTEzOQ==&mid=214291884&idx=1&sn=866140f333303293503cb8056a65b14f&scene=5&srcid=c9xwZOlOLJghnCw1wfMJ#rd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