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今天”与“革命”相遇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如何让“今天”与“革命”相遇
如何让“今天”与“革命”相遇
关键词:
一、关于这门课的一些背景;设计这门课的一些初衷我自 2011 年 9 月开始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同年上大开始大规模 铺开通识教育
一、关于这门课的一些背景;设计这门课的一些初衷

我自 2011 9 月开始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同年上大开始大规模 铺开“通识教育”课(一般课堂容量达 100-150 人,主要面向大一所有新生、不 分文理,这与上大所谓大一不分专业、大二再分流的制度相配合)。校方鼓励教 师申报,实际上此种通识课实践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拉低专业水平的“兴趣”课(由 此产生了大量学生所谓的“水课”)。我就是在这一“大潮”中申报了“新中国文 艺选讲”(2014 年春改名为“新中国文艺面面观”)这门课。

  当时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

1)自己博士论文主要处理的是 1950-60 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与美学实践, 因此积累了不少材料。开设这样一门课,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 的确也减轻了自己备课的压力。

2)鉴于当下大学课堂上,尤其在具有全校性质的大课上,几乎不见”正面 “介绍”前三十年“文艺与思想状况的例子,所以我有意要尝试一下:给 90 后 本科生讲讲”革命“,讲讲与”革命“相关的诸种文艺形式。看看学生的反应, 看看课堂效果。

3)同时也想测探一下:今天学生的种种经验,能否与“前三十年”的经验 找到“共鸣”?如果很难,甚或不可能,那么又需要我们在今天如何创造性地来 阐释过去的经验,从而使“过去”能够成为“当下”的一部分。

我的正式“课程目标”是这么表述的,虽然略有“空洞”之感,但多少也表 达了自己的一些企图:
课程名称(学分) 新中国文艺面面观 2 个学分
课程编号: 0200R009

79

任课教师: 朱羽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
1950-70 年代各类文艺实践(比如 新山水画、新民歌、社会主义喜剧电影等)所呈现的经验世界。通过引入一种兼 具同情性与批判性的视角来讲读这些文艺实践所涉及的公共性话题,使学生能够 怀疑如今较为单一、刻板的文化概念,进而扩充自身的经验世界。

二、“新中国文艺面面观”课程基本设计及修订情况

2011 年冬季第一次开设时的课程大纲及考核方式(提交小论文) 第一次课程:“新中国文艺”导论及新山水与新国家(一)

第二次课程:新山水与新国家(二)
预习材料:

1、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1950 年第 1 期。 2、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 15 号。 3、黄均:《从创作实践谈接受遗产问题》,《美术》1955 年第 7 期。 4、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59 年第 5 期。 5、傅抱石:《北京作画记》(1959)。

6、新山水画选

第三次课程:新民歌与“主人”(一) 预习材料:
1、《红旗歌谣》(选) 2、《新民歌三百首》(选)

第四次课程:新民歌与“主人”(二) 预习材料: 1、《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选) 2、《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选) 3、农村新壁画选

80

第五次课程:社会主义小说里的“情”与“理” 预习材料:
1、赵树理:《登记》及其他 2、柳青:《王家斌》及《创业史》(选)

第六次课程:新曲艺与“政治课” 预习材料: 1、杨兰春:《朝阳沟》(1958)剧本 2、戏曲电影《朝阳沟》

第七次课程:新喜剧与“新人”(一)
预习材料:

1、电影:《球场风波》 2、李天济:《吸取教训、大胆前进——略谈<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 年 第 5 期。

3、《致<球场风波>导演毛羽同志》,《中国电影》1958 年第 5 期。 4、姚文元:《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电影艺术》1958 年第 5 期。

第八次课程:新喜剧与“新人”(二) 1、电影:《今天我休息》 2、《<今天我休息>座谈会》,《电影艺术》1960 年第 6 期。

第九次课程:“政论剧”里的焦虑
预习材料:
1、话剧剧本:丛深:《祝你健康》,《剧本》1964 年。 2、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第十次课程:战争电影与新型“正剧”

81

预习材料:
1、电影:《勇敢的心》
2、电影:《上甘岭》
第一轮课程后的反思: 1)课程的内容太多,“专业”程度过高,提炼公共性话题不够,在“赏析”与“说 教”之间摇摆不定。 2)考核方式失考虑:课后提交小论文的方式不理想,无法激活他们讨论问题、 进而改变自身经验-位置的欲望。

三、最新一轮修订后的样态(这期间还有两次修订:1、变小论文为最后一次课 进行随堂考试(开卷考),但需回答问题。2、将课程从”文类“线索改为”话题 “线索)

课程基本安排 第一次课程:引论:“新中国文艺”与“我们”

山水·国家·革命(一)

page82image3048 page82image3216

82

第二次课程:山水·国家·革命(二)
第三次课程:劳动·财产·正义
第四次课程:第一次随堂测试
      劳动·主人·知识(一)
第五次课程:劳动·主人·知识(二)
第六次课程:青春·爱情·共同体
 第七次课程:第二次随堂测试
       喜剧·新人·分心(一)
 第八次课程:喜剧·新人·分心(二)
 第九次课程:日常·远景·革命(一)
 第十次课程:日常·远景·革命(二)

第三次随堂测试

修订说明: 1)试图从一些与“新中国”息息相关的“议题”来结构课程,虽然就材料

而言,还是各种文艺实践类型。 2)重点修改了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测试,总共设计了三次考试,

最后期末成绩以三次考试综合为准。

83

四、课程内容例举与说明 关于山水·国家·革命这一讲的说明:

1)想从风景-民族主义/认同的问题,转而追问新山水-新中国革命认同的 问题,同时带出传统/遗产问题,以及革命的关系。

2)这一讲的问题与难点:中西方美术史的内容比例过高,聚焦于新山水画 的相关探讨则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感到接不上话题。

关于“劳动·财产·正义”一讲的说明:

1)这一讲旨在挑明新中国所理解的正义与克服劳动剥削之间的关系,重 点讨论的文本是赵树理的《地板》和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

page84image2464 page84image2632

2)这一讲的难点:如今的劳动形式与那一时期已有很大不同。此外,有些 学生并非不能把握剥削问题,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状态的无奈感。

page84image3392 page84image3560

84

关于劳动·主人·知识这一讲的说明: 1)这一讲想要重提文化革命问题,探讨劳动人民生成为主人所必需的

文化-政治条件。同时,也想借此重新评价大跃进时期的文艺实践,辅以《神笔 马良》和《决裂》为例子引导学生讨论。

2)这一讲的难点:比如,学生在面对人民公社理想时,会有不可能

page85image1672 page85image1840

可欲两种态度。这折射出我们时代的意识形态形塑已然完成且坚固。 关于青春·爱情·共同体这一讲的说明:

1)这一讲想以《五朵金花》和《朝阳沟》为例,谈谈中国社会主义是如何

page85image2856 page85image3024

展开其爱情修辞的,并带出中国革命之青春爱情话语与个体/共同体问题之 间的关系。

2)这一讲的难点:如今爱情已经被高度个人化了,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将这 些电影中所呈现共同体问题视为不真实宣传

85

page86image416 page86image584
关于”喜剧·新人·分心“这一讲的说明:

1)这一讲尝试开拓一个新的话题领域:新人与喜剧表征之间的关系。主 要围绕《球场风波》(1956)和《今天我休息》(1959)来谈。最后涉及了分心

page86image1600 page86image1768

(distraction )问题与革命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2)这一讲的问题与难点:学生对喜剧形式有兴趣,却也不容易聚焦问题。

特别是对于如《今天我休息》这样的歌颂性喜剧,踩不到要点,比较隔膜。

关于日常·远景·革命这一讲的说明:
1)这一讲围绕 1960 年代的《千万不要忘记》来谈日常革命之间的紧

张关系,会引出接班人问题与社会主义的远景问题。

86

2)这一讲的难点:首先是物质“/消费问题如今已有了全新的构型,学生特 别不容易进入电影文本,笑场现象频发。此外会觉得正面人物不真实,太严苛。

四、个人的初步反思

想要在课堂上正面探讨”新中国“文艺实践以及相关思想-文化-政治问题, 自然会碰到一系列“格格不入”。但是作为一位教师,或许不应该过度归因于现 实条件的不理想(整个社会的现状与人的状态)。积极的态度或许是努力地通过 有效的课程设计,征用一切积极的因素(包括学生新的甚至是幼稚的想法),来 努力实现“革命”与“当下”相互沟通。

同时,必须直面教学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难题甚至是尴尬。要将这些作 为条件来看待与吸纳。以下有几个难点是我在教学中屡次碰到的,在此与大家 分享,期待能够一同找到解决的对策:

1)因为是超过 100 人的大课,学生会分/排就座,课上玩/用电脑、 谈恋爱、分神者大量存在。有些人本来就是为了赌一把,混一个学分。如何治 理这些学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随着大学普遍开通校园 wifi 以及学生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所以刷手机成了学生日常的习惯,一直将此习惯带到了课上。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其实, 学校应该在教学楼屏蔽 WIFI,不是么?)

3)大课全由教师来讲授,学生的注意力大概只能保持 15 分钟左右,因此一 定需要搞些讨论和课堂活动,但如何设计问题,不使之流于消磨时间的状态, 就很值得思量。

我的一些初步想法: 1)大学生如今的状态或许可以这样来归纳:对于非专业课程持有一种无所谓

被动状态,但碰到考核时则持有一种功利的主动状态。既然整个社会都在 不断生产此种主体,大学课程也需要一定的治理术:要尽可能地在课程设计上 下功夫,杜绝学生的消极行为(抄袭等)。

2)因此,在考核方式上首先要想办法。太花里胡哨的不行(比如课后组团搞 87

调查研究——很大程度上,结果还是不会理想。特别在上大,本科生前两年一周 平均要修 10 门课程)。我的想法是:加大随机性随堂考的比例。让好学生有所发 挥,让不太好的学生能够提心吊胆

最后,想围绕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反应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1)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很重要的一个反应是,这里面未必一定带有讥讽性,所以我觉得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反应本身值得好好研究,他们接触这些从未 接触过的革命文艺的第一反应,不啻是观察当下青年主体性/无意识状态的极 佳媒介。

2)此外,这门课在多大程度上会引发学生的不快与不适?这种不快与不适 或许触及了压抑问题与深层的意识形态霸权问题。

3)由此,需要重视学生自己的反驳:比如关于劳动问题,我曾设计这样 一道题目:如果你是《地板》一文里的王老四,你会如何反驳王老三?如果你是 邻家小刚,你又如何来支持王老三?请分别回应。然后谈谈你自己对于劳动的看法(可以结合当下新的社会现象与新的劳动形式展开分析)。许多学生在后 一小题中非常主动地担任了资本的说客——当然,这是在所谓科技是生产力 以及知识劳动的价值更高这样的常识护卫之下展开的。这是非常有趣的一 个现象。因此,如果这样一门课程能够生产出一个观察当下主体及其背后的主 导机制的窗口,也是一种思路。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