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想守法地生活?难!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王晓明:想守法地生活?难!
王晓明:想守法地生活?难!
关键词:法制 日常生活
但今天的中国不一样,必须要讲法治了,哪怕我们知道,它其实也有很大的局限。没有法治这一道箍,单靠利益的平衡,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地球上,中国社会很难长久拢得住。
坐高铁回上海,中途要停站了,车厢里就会响起咬音标准的女声广播:“高铁车站的月台上是禁止吸烟的,请乘客们配合……” 可是,列车一停稳,每扇车门都会涌出一群瘾君子,个个嘴上一明一暗,月台上烟气腾腾,乘务员和警察站得远远的,好像没看见。一路十几个站,站站如此。我自己不抽烟,却颇同情这些违法者:你政府把烟草业搞得那么财大气粗,满世界都是卖香烟的店,却在高铁站的月台上禁烟,太不配套了吧?更何况,十三个小时的车程啊,怎么憋得住?
到处是这样的不配套。数十万上海市民的轿车,都挂着外省市的牌照,这明显是违法的,但上海所有的车行,都替购车者申办外地的牌照,一出市中心,更可见各式醒目的广告,说可以替外地牌照的本地车代办年检:整个成了一门生意,堂而皇之。
上海的“摩的”,据说最多时有几万辆,现在也还有不少,全都是“非法载客”,早晚高峰的时候,它们在大街小巷穿梭往来,管它红灯绿灯,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路口就站着警察,视若无睹。
违法改装的电动车,数量就更多了,现在政府说要逐车登记,可过去十多年,那么多工厂制造改装车,那么多商店销售改装车,那么多市民骑着改装车来来往往,管理部门都没看见?
交通之外也是一样。街边的小食摊,屋里屋外的搭建物,电脑软件的版权,购房者的就业证明,乃至大学研究经费的报销:谁叫你从国外书店买书的?拿出租车票来抵充!…… 都知道是违规和违法,但这正构成实际通行的“规”和“法”,执法者非但无视或默许,有时候还鼓励或指点大家这么做。
这结果就是:违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就在被指点之下,拿出租车票充抵过在国外的购书款,我的那辆丰田车,更有长达十二年,挂着一块昆山的牌照。不要说我守法意识薄弱,今日中国,谁敢说自己在某一方面,没有经常或持续地违过法?要想完全守法地生活,难啊!
也许草民之中,有人觉得占了便宜:违了法,得了利,却没事,爽!
但更爽的不是草民,而是手握执法权的人。既然人人都违过法,那就方便了,看谁不顺眼,我就对谁执一把法,尽管抓,没有判不了刑的……
当然,被执法的人多半不服,普遍的反应是:那么多人都违规,为什么单挑我?一旦看透了事情的真相,不服之外,还会添一层鄙视:如此选择性执法,太小流氓了!
不只是被执法者不服,执法者自己也心虚,他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哪一天轮到他自己成了被执法者——今日中国,这样的情况与日俱增,他虽无胆气鄙视,也是一样不服。
就这样,法律条文越来越多,有一些也断断续续被执行着,但这个执法的过程,却日益增进了双方对法律的轻蔑:“守不守法无所谓,关键是别得罪当官的!”“唉,还是后台不硬啊!”“法律有什么用,一纸空文!”一旦执法的过程,竟多是激起这样的反应,那就恕我直言,还不如不执法!谁要是把这样的过程也叫做“法治”,我就不免要怀疑,他居心不良。
人类社会千差万别,久远的过去就不说了,即便进入现代以来,也有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叫做“法律”的这个东西,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只要大家不饿着,有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有过去遗留下来的伦理在,有深刻洇渗这伦理的人情在,天下不会大乱的。
但今天的中国不一样,必须要讲法治了,哪怕我们知道,它其实也有很大的局限。没有法治这一道箍,单靠利益的平衡,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地球上,中国社会很难长久拢得住。
如果这么说大致不错,上文说的种种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守法的状况,就必须尽早改变,决不能让执法的过程,继续成为对法律的侮辱,决不能以法不责众的局面,继续滋养选择性执法的冲动。
怎么改?原则来讲,其实简单:一,立法的时候看清楚,想明白,不能一面不得不默许——甚至鼓励——做某事,一面却立法禁止它。二,一旦立了法,就要严格执行,就目前的国情来说,这严格的第一层涵义是:从对执法者开始。
 
 
2014年10月  崇明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