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河必有清之一日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王晓明:河必有清之一日
王晓明:河必有清之一日
关键词:
这次不能回来参加胡河清先生的文集出版的座谈会,但我非常感激安徽教育出版社,尤其是河清文集的负责编辑何客先生,还有参与文集编纂的张寅

这次不能回来参加胡河清先生的文集出版的座谈会,但我非常感激安徽教育出版社,尤其是河清文集的负责编辑何客先生,还有参与文集编纂的张寅彭和王海渭两位先生,以及今天到场的各位!

河清辞世太早,来不及成为名人,又总是远离权贵,死后也自然没有显赫之人为之张罗。但大家一直记得他。更有后辈青年四处努力,历经多年,为他编选文集;凡闻知此事的朋友,无论当年是不是见过他,也都全力支持,包括坐到今天这个小小的会场上,来表达一份心意。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河清文章写得好,生前朋友多,也是因为今日社会的日益势利浇薄的主流风气,终究不能一手遮天吧。

为什么一直记得他?就我个人来说,主要不是因为他写出了多么精到的学术文章,尽管以那么短暂的学术生涯而言,他的成绩足堪褒扬。我之所以一直记得他和他笔下的那些文字,是因为它们汇聚成了一扇鲜明的人生之镜,一副混合着赤子之心和嫉恶如仇之情,热肠冷眼,脱俗高志的生命意象。越是身处今天这样的社会,我就越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有河清这个人,给了我许多不但曾亲身体验,还能时时重温的生动脱俗的人生志趣。

社会和大学正在以各种方式威逼利诱,要我们一天天变得眼光如豆、志趣卑下。看看这些年大学里的报项目、评奖金、核心期刊、SSCI…… 看看年轻教师如何在重重高压下无处逃生,更不用说那些持续发生在我们身外和心内的不知不觉的品格的残破和堕落,我真是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太无耻了。

但我并不怎么悲观。不说远处的,就看大学的这一套学术生产制度,它强力运行了十几年,却完全不能刹住学术滑坡的颓势,而只要事情还在坏下去,这些恶劣的制度就难以继续维持。更何况,颓唐堕落之人虽多,顽强自持的年轻学人也还不少,这两天,我就听到上大的一位年轻同事激愤地说,这样胡编乱造去申报来的科研经费,是对学人的侮辱,根本不该拿!

是啊,世界上虽然常常浊浪滔天,长河却终有清澈的一日。歪门邪道走不远,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站得稳了。

如果河清在世,看到今天大学的这番乱相,大概一定盯着我,轻声问道:“你们不会全都这么糟吧?”

 

 

2014年4月  香港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