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川:后革命时代如何想象革命?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攸川:后革命时代如何想象革命?
攸川:后革命时代如何想象革命?
关键词:雪国列车 革命 统治者 秩序
封闭的永不停止的列车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隐喻。
(题目很大,其实只是标题党) 
   
   这部电影太观念化的地方是,封闭的永不停止的列车太像资本主义社会的隐喻了。即使世界被冰冻了,只有数千幸存者能登上雪国列车,社会等级依然不可打破,各个阶级之间被厚厚的门区隔开。统治阶级最强调的是秩序和平衡,每个人都必须被安置在既有的位置上,而这个位置是先验的、不可讨论的,你生下来在尾部车厢你就是下等人,你只能吃蟑螂做的蛋白质条。 
   
   革命就是要挑战这个秩序。可是,作为封闭的等级化的列车的秩序是给定的,就是说革命者可以从车尾一路造反打到车头,但这个等级化的结构不会改变。影片最后大boss Winford想把Curtis树立为继承人,让他来领导列车,你看,革命的佼佼者被秩序本身吸纳了,统治者把反抗者中的精英收编成自己的人马。反抗性的革命在整个结构中只是结构本身的一种自我调节。Curtis面对精密的、令人晕眩的引擎,不由自由地跪了下来,表征着对秩序的臣服。统治者的位置相当于是一个结构性的空位,看谁来坐,谁来坐其实都一样,管你是大资本家(Winford),还是革命领袖(Curtis)。而且,这个结构性空位是相当吸引人的,精神领袖Gilliam告诫Curtis攻到车头见到Winford不要跟他讲话,直接割掉他的舌头。果然,Winford几句话就击倒了Curtis的心理防线,差点就投降了。幸好这时候Yona赶到,发现了永动机的秘密。其实永动机根本就是假的(从科学角度来看,也不存在永动机),而是利用小孩子作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系统的持续运作。这很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宣称资本主义市场是自足的,是看不见的手在保持正常的有持续性的运作,但是根本在于剥削,在于掠夺,在于权力关系。 
   
  南宫民秀是个关键人物,是他发现了外面的雪在融化,人类并不是离开了列车就不能生存,是他发现了只有彻底打破等级结构才有真的出路,而不能仅满足于推翻统治者,这也是前两次暴动都失败了的原因,也许是能量不足没能进攻到车头就被镇压了,更有可能的是被等级结构同化了。资本主义社会(准确地说,新自由主义以来)排除了别样的道路选择,只能如此,出了列车你会被冻死,你只能接受列车上的一切,南宫民秀揭穿了这个谎言,雪在融化。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机器真的是软硬兼施,与暴力机器配合无间的。Tilda Swindon饰演的Mason很明显是统治阶级的爪牙,负责用暴力维持秩序,先使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再对违抗者施行杀鸡儆猴。如果说Mason代表的是惩罚,那个天真甜美的女教师就代表了规训,她努力地像小孩子灌输等级观念,使得生产关系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她利用一系列形象来达到目的,比如展示Winford艰苦奋斗梦想成真的视频。但是,当形势变化,她马上掏出枪毫不留情地射杀。 
   
   当然,结局是惨烈的。一个韩国女孩和黑人小朋友活了下来,白男人英雄都死了,但是灭亡里有一种自我救赎的感觉,这算是奉俊昊的特色和妥协吧。作为韩国人,渴望创造出有世界意义的事业,为全人类作出贡献,这是任何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民族都应该珍视的,不是简单粗暴地贴上狭隘民族主义的标签可以抹杀的(在这里我要为韩国人辩护一下);另一方面,电影的生产消费早就全球化了,导演也不可能走得太过,所以还是保留了白人英雄,纵然这个英雄也有柔情和脆弱的一面。 
   
   看到最后,我以为Curtis真的要被洗脑了,我感到了恐惧,幸好他没有。在后革命的今天,《雪国列车》没有提供想象性的解决,也没有屈从于“我们别无选择”,也算难能可贵了。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