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文化创意界的“三多”与“三少” - 快评 - 当代文化研究
快评 > 雨田:文化创意界的“三多”与“三少”
雨田:文化创意界的“三多”与“三少”
关键词:文化 创意 操守 风气
我们身边的很多所谓的文化创意,不仅没有使人变得轻松和喜悦,反而让人变得疲惫和恐慌;更有一些所谓的文化创意让人感到厌恶,甚至愤怒。当前文化创意领域多假的创意而少真的创意,多小的创意而少大的创意,多简单的创意而少复杂的创意,其最直接的原因是文化创意界风气不正。
     文化创意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里面去,它的产品琳琅满目,大到一场演出、一档电影,小到一条广告、一个logo,这些产品有实体的,也有非实体的,它们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似乎弥漫着一股文化创意之风,携卷着人们的思想,引领者人们的步伐。主流媒体欢声一片,各行各业趋之若鹜。可问题是: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文化创意的世界中吗?
    真正的文化创意应该要让人领悟到创造的喜悦,带给人新鲜、惊奇和享受的感觉。然而,我们身边的很多所谓的文化创意,不仅没有使人变得轻松和喜悦,反而让人变得疲惫和恐慌;更有一些所谓的文化创意让人感到厌恶,甚至愤怒。当前文化创意领域多假的创意而少真的创意,多小的创意而少大的创意,多简单的创意而少复杂的创意,其最直接的原因是文化创意界风气不正,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操守,多弄虚作假而少推陈出新。不管自己有没有创新,都给自己贴上“创意”的标签。以古玩市场为例,其中有些艺术品或是名家书画的真迹,或是大师呕心沥血的作品,或是年代久远的古董,它们凝结着作者的汗水和工匠的智慧,是人们创造力的见证,真正体现了文化创意。但与此同时,里面又充斥着大量拙劣仿真品,比如书画、刺绣、玉器、陶瓷等复制品,完全谈不上“文化创意”,却煞有介事地以某种“创意”自我标榜,招摇过市地欺骗消费者。
    第二,缺乏沉积,多急功近利而少总结积淀。没有沉积就不可能厚重,也就不可能产生大的创意。比如,美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盗梦空间》就酝酿了十多年之久,影片的剧本在拍摄前七八年就已经完成,可是当时并没有急于投拍。后来他提到,故事的发展比他当初的想象要深入得多。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探索,影片后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就是这份耐心和沉积奠定了影片的成功。国内导演、制片人和投资人喜欢抓现象剧,反映当前社会现象的剧本往往会赢得他们的青睐。不可否认现象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现象剧往往会流于表面化,无法触摸到整个时代的深层脉络和文化寓意,积淀不够,容易时过境迁,很少能成为经典。
    第三,缺乏担当,多巧立名目而少理想追求。举个例子,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眼下有一些寺院兴起了一种禅修风,杂糅了禅修、瑜伽、太极等,美其名曰“创意禅文化”。这些活动以禅修为诱饵,以平复心灵创伤为幌子,开展一些再简单不过的文化体验活动,没有把握禅道、瑜伽等的精要所在,只是下了一些表面功夫,做做禅修的样子。这些禅修活动大多要收取高昂的费用,所谓的心灵之旅其实变成了消费之旅,玷污和败坏了宗教文化,是没有文化担当的突出表现。
    文化创意界为何形成了这样的风气?我们必须找到那些呼吁和标举文化创意人士的真正用意所在,以此做到审视和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它必然和消费文化关联,被打上了很强的消费文化烙印。整个的文化创意都在围绕着消费转,以“票房”、“收视率”、“发行量”为评价指标,凡是卖得多的,就是有创意的,正是这个十足强悍的功利逻辑,让我们的文化创意界宁愿去复制、模仿、弄虚作假、巧立名目,也不愿沉下心来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成就出一些真正的大创意和真创意来。
    这些人在功利逻辑的指引下,借助新媒体的便利活跃在微博、微信里,他们以资深编剧、资深媒体人、创意文化研究专家自居,他们做客各种论坛和媒体,出席各种会议,他们需要大众时刻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实则是为了占据市场,形成一种潜在的广告效应。因为只有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才会去消费他们廉价的文化产品。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那些真正文化创意的实际参与者,却甘愿常年身居幕后潜心创作,推出的作品才往往让人赏心悦目、刻骨铭心,经得起历史和大众的检验,是真正有良知、有品位、有担当的文化创意。
 
 
雨田:博士,现居上海。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