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西:什么样的广场与炸鸡更配? - 文章 - 当代文化研究
文章 > 沈河西:什么样的广场与炸鸡更配?
沈河西:什么样的广场与炸鸡更配?
关键词:社会情绪 广场政治 消费时代
“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这句看似无聊、没营养的歌词似乎无意间触动了某种无名的社会情绪。首先,“人民广场”这个独特的空间过于触目。但吃炸鸡的广场是日常生活化的广场,是一个去政治化的、日常的广场空间,有拍照留念的旅客、放风筝的儿童和锻炼的老人,也有一个吃着炸鸡的女孩。
因为这一季“中国好声音”,我们又被《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这首歌洗脑了。“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这句歌词的单纯直白,可以与赵丽华当年那句“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相比拟。一天之内,这首“神曲”在我脑中盘旋了几十遍,似乎要迫使我对这首歌作出一些解释。

 

《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指涉的当然是上海的人民广场。90年代,上海的人民广场经历了一轮空间改造:观礼台被拆除,硬质铺地改造为草坪和绿化带,同时用花坛、树木等把开阔的广场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区域。这种空间改造,无疑有意识地淡化了人民广场的政治色彩。正是这样的空间改造为“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即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退场、广场的政治化色彩褪去之后,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这个行为才具有言说的意义。
“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这句看似无聊、没营养的歌词似乎无意间触动了某种无名的社会情绪。首先,“人民广场”这个独特的空间过于触目。但吃炸鸡的广场是日常生活化的广场,是一个去政治化的、日常的广场空间,有拍照留念的旅客、放风筝的儿童和锻炼的老人,也有一个吃着炸鸡的女孩。

 

吃着炸鸡把人民广场走一遍,这个行为与韩东写于1983年的诗歌《有关大雁塔》有几分类似: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同样是消解历史、消解崇高、消解政治,但从80年代初“我们”走下大雁塔,到2015年“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

 

从大雁塔上走下来的这个行动本身,有着80年代标志性的反文化、反崇高、反英雄的烙印,清晰而沉痛,这里的主语还是“我们”。但在《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这首歌里,象征着某种共同体的“我们”面对历史终结的孤独感和虚无感,融解为了作为个体的“我”在爱情中失落时喃喃自语的孤独感,而且这里的孤独感也因为炸鸡的口感和欢快的节奏而得以消解,正如创作者所形容的那个画面——“买上一大块炸鸡,吃得满嘴油,故作潇洒,把整个人民广场走一遍”。
按照戴锦华对于从“广场”到“plaza”的转喻分析,九十年代前半期,全中国各地的“plaza”从政治意向转换成了一种文化时尚。在今天的现实情境下,吃炸鸡则进一步将这种转换落实到了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而且是一个极为单纯直接的味觉实践。

 

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这首歌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借用乐评人耳帝的评价就是:

 

《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是流行歌版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即在极其孤独、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激发了婴儿口欲期的内心,“大世界”跟“我”是对等的,高度自恋,“吃”是唯一的认知方式。

 

有朋友提到说这是作者“取消广场的政治意蕴,向内缩减到个人的情感”的创作冲动。这样的解读有几分道理,但很容易落入过度阐释的陷阱。实际上,作者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地消解了广场的政治传统,这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和历史的整体氛围在冥冥中借作者的创作找到了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表达。

 

但最有意思的还不止于此,而在于“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并未完全容纳我们感觉结构中的所有内容。如果它完全说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声音,那这首歌也无法成为一首神曲让我们为之一震。没有完全容纳的那部分就体现在大众对于这首歌(或严格说来,是“我们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这句高度风格化的歌词)的反应之中。譬如,不少网友对这句无意义的歌词感到困惑,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可以成为一句歌词,甚至成为一个歌的名字?在“虾米音乐”的众多评论中,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这里的困惑:人民广场。这四个字是众多听众对这首歌的全部评价。

即使人民广场已经在事实上被改造成一个街心公园,也有学者认为,人民广场创造了温顺知足的消费者。但它所附带的集体记忆并不曾真正完全离我们远去。人民广场和炸鸡的这种错位所带来的荒谬感,表征的恰恰是革命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消费时代的口腹之欲的并置。这种荒诞感,有点类似于故宫里造了一个星巴克带给我们的心理触动。

 

广场的政治传统如同一个幽灵的显影,在呼之欲出之时,又迅速被后现代式的戏仿所消解,变成一场“我在XXX吃着XXX”式的造句狂欢。

 

所以,这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不论是人民广场还是炸鸡都不足以表征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现实是两者的并置。这个现实用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就是:去政治化的广场和炸鸡更配。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209632653&idx=3&sn=c76f3b11f2fa1c84c6bd981af4b83057&scene=5&srcid=mMbGa0G7wNwZod7sMWuU#rd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