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東亞論壇聲明 - 亚际往来 - 当代文化研究
亚际文化研究亚际往来 民間東亞論壇聲明
民間東亞論壇聲明
关键词:民間 台灣 主權爭議 東亞
中國大陸、台灣、日本之間,與南韓、日本之間的島嶼領土主權爭議,使得日漸開放、多方交流的東亞局勢產生劇變。各地內部民族情緒高漲,導致民間交流中斷,長期逐步建立之友誼遭受傷害,令人深感遺憾;美國在東亞強化軍事佈署,更使各國軍事競爭的情勢愈形激越,有導向戰爭的跡象。作為立足於民間東亞、認同區域和平的社會民眾與知識社群,必須嚴正提出呼龥與主張。
面對歷史,解決爭議,邁向和平:「民間東亞論壇」聲明

2012年十月六日初稿

2012年十月九日修訂


近來中國大陸、台灣、日本之間,與南韓、日本之間的島嶼領土主權爭議,使得日漸開放、多方交流的東亞局勢產生劇變。各地內部民族情緒高漲,導致民間交流中斷,長期逐步建立之友誼遭受傷害,令人深感遺憾;美國在東亞強化軍事佈署,更使各國軍事競爭的情勢愈形激越,有導向戰爭的跡象。冷戰後期以來,如此緊張的情勢在東亞是前所未見的。顯然,戰爭記憶與冷戰結構並未隨著歷史發展自動遠去。東亞區域尚未能夠共同面對殖民與帝國主義歷史所造成的深重傷痛,沒有深刻清理戰爭責任,因而無法充份關照各地民間因為殖民侵略、否認主權等問題所造成的心情與感受,以致歷史傷口無法真正癒合,東亞和平的基礎仍然十分脆弱。

對於生活在東亞,長期關懷、參與各地民間社會的我們來說,這次島嶼爭議是十九世紀後期以來資本主義世界體下擴張中,殖民史所遺留未解的問題,與二戰後冷戰結構交互作用、相互擠壓的結果。領土主權至上的國族思維挾持了「民間連帶,交流對話,互助合作,東亞和平」的願望,而各國之間爭奪土地與資源亦威脅了邊境人民與區域環境的安全。近半世紀來高度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所造成的資源與霸權競爭,更造成了另類想像的匱乏。長期的民族記憶以及半個世紀以來所積累的冷戰、分斷結構,造成東亞各國難以互相信任,而政經實力日漸增強的中國大陸引起東亞地區鄰國焦慮,也成為美國深化東亞佈軍的藉口,進而形成兩霸權相爭的新冷戰格局。在這樣的結構裡,若是政客再以民眾慘痛的戰爭記憶作為土壤,或是以鄰國威脅為藉口,撩撥民族情緒(例如收購島嶼為國土的行徑或是軍事演習),升高對立,區域和平的願望將成為水面浮萍、無處著根,人們不能真正擺脫戰爭的陰影。倘若東亞各國仍然不願共同正視帝國主義歷史,承擔戰後責任,清理殖民、戰爭傷口,這些結構性不安定狀況將持續存在,戰爭的危機仍將無可避免。

我們認為,追求東亞和平發展,民間誠意交流不僅是東亞民眾的共同願望,更是各國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當區域和平受到破壞,民眾生活受到威脅,作為東亞民眾一份子的我們責無旁貸。參與公共事務,發出理性之聲,不只是公民的權利與責任,更是各地民主實踐與東亞交流的基礎。面對當前險峻的區域形勢,我們作為立足於民間東亞、認同區域和平的社會民眾與知識社群,必須嚴正提出下面的呼龥與主張:

一、爭議島嶼應轉化為「邊境交流圈」、「鄰近居民生活圈」與「東亞非武裝區」

我們認為堅持主權並不能化解爭議。東亞各國與民間必須共同正視爭議的存在,並在追求和平,避免衝突的基礎上,尋找超越主權的價值與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將爭議島嶼轉化為「邊境交流圈」(人們在此可以自由和睦地互動往來)、「鄰近住民生活圈」(鄰近島嶼住民為生活與生計所需之共享空間)與「非武裝區」(包含島嶼與相關海域的去軍事化),有助於化解領土爭議以及增強區域的相互依存與理解。

二、各地民眾應督促各國政府,在面對領土問題時,對內疏導民族情緒,對外切實抑制軍事暴力傾向。

在歷史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呼龥東亞各國的民族情感都必須被充份尊重。同時,透過共同面對歷史爭議(例如慰安婦和教科書議題)以及戰後主權與管理權分配及相關條約的合法性問題所帶來的具體影響,東亞民間應致力於開啟對話空間,以理解彼此的歷史情感狀態。我們特別呼籲各國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疏導內部高漲的民族情緒,避免任何暴力失序的行為影響民間商業與文化交流的和平持續。站在「民間連帶,交流對話,互助合作」的立場上,我們期待各地民眾能敦促與監督各國政府在面對領土問題時,切實抑制自身潛在的軍事暴力傾向,盡一切可能避免軍事衝突。我們相信,持續增強的民間互動與對話,才是尋求東亞和平的起點。

三、支持沖繩、日本與韓國居民反對美軍基地的抗爭,要求各國政府共同簽署「區域性和平安全協定」,以建立整體的區域互信與和平機制、朝區域的去武裝化方向推進,並呼龥美國政府撤回境外軍事基地,與東亞各國平等交往,以解決「美軍基地在東亞」所形成的種種問題。

民間交往必須建立在彼此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才可能追求區域和平。軍事衝突將為東亞居民(特別是邊境居民)的生活與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亦將成為美國以美日與美韓安保體制維繫冷戰格局與自身利益的藉口。因此,我們支持沖繩、日本本島(岩國、橫須賀等地)與韓國人民反對美軍基地與軍事基地的勇敢抗爭、反對任何以安保為理由的跨國軍事合作與擴充,並反對任何軍備競賽。軍事對峙無益於區域的和平發展,基地的佈署徒增東亞區域衝突的危險。我們相信,「反基地、去冷戰」的運動將是超克東亞島嶼爭議的重要方向。我們呼籲東亞各地愛好和平的民間團體,推動各國政府以「簽署區域性和平安全協定」作為未來共同努力的方向,更期待美國政府揚棄冷戰思維,尊重東亞民間的和平願望,以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與東亞各國交往。唯有建立整體的區域互信與和平機制,才能置換美日安保體制,徹底解決、移除「美軍基地在東亞」的種種問題。

四、面對歷史傷口,處理矛盾爭議,邁向東亞和平

島嶼主權爭議是歷史問題,必須回歸歷史來看待。我們呼龥各國政府與民間共同面對戰後東亞的歷史傷口,從責任、賠償與正義等方向,進行全面的清理,反省與磋商。東亞各國唯有放下成見,誠意對話,徹底清理十九世紀以降區域歷史遺留至今的各種衝突與矛盾,包括錯綜複雜的「沖日問題」、「兩韓問題」與「兩岸問題」等,才能看清楚當前的區域狀況是如何受到戰前日本帝國主義、戰後美國新殖民主義、以及全球冷戰與資本結構的相互制約。這種國內政治勢力相互競爭與外部國際力量結合所造成的局面,我們認為,唯有將這些問題重新置入更大的歷史時空中來看待,才能充分把握與處理當前的島嶼爭議。以區域框架與歷史認識為經緯,以民間持續交流為基礎,共同面對這些問題,東亞和平才能真正擁有紮根與茁壯的基盤。

最後,我們再次強調,東亞和平必須從民間做起。民間自發的交流與連帶,理解與互信,互敬與自抑,才是和平的礎石。在這個意義上,不分大國小國,中心或地方,民間團體必須持續地越界相互傾聽、協助,在尊重彼此情感與需要的同時,尋求、打造超越自身民族利益的價值與倫理。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再次走上戰爭的老路,在烽火之中哀泣和平的消逝。



聲明發起人/起草人:(此处略)
個人/團體



本文版权为文章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本网站链接:http://www.cul-studies.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