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从那里来? - 社会中的音乐 - 当代文化研究
歌从那里来?
——读《民众的解放歌:传统是身体、革新是心灵》
关键词:韩国 民主化运动 音乐
更广义地来说,任何的歌谣都是和人的实践、行动、维生、思想等息息相关的,它也是不同权力(可能是保守的也可能是进步的)争相介入的意义生产界面,把歌谣摆放在历史视野中理解而不仅仅限于感官的体验,或许是开启认识(清理)声响、感官和社会关系/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在“韩流”文化透过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等各式传播形式弥漫着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感官之时,读到金昞五教授这篇文章是很有意思的。就像是在耳膜充斥着k-pop舞曲节奏、速度感强烈的乐音中,突然有一曲不一样乐音迭进来,告诉了你另一些歌谣的存在、歌谣的故事,而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来自同一种语言却纠缠着不同的历史和情感。如果探究“社会中的音乐”、“社会中的声响”是直面/直“听”了解当今社会现实脉动的一个方式,那么不可避免的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的是当下正流行的乐音(不管是透过传媒的、还是民间通俗传唱的),而如何历史化地对待这些声响的来历和社会体系的关系则必须做许多听觉以外的功课。
 
   《民众的解放歌:传统是身体、革新是心灵》(以下简称《民》)从民众参与的角度告诉我们,在韩国现代历史中和民主化运动、抗争有关的民众汇聚之处—广场所流唱的歌谣。由金昞五教授的观点来看,这些广场既是民众游行、抗争、聚集时所经过或驻足的道路和具体的空间之外,这些广场更是群众吶喊、诉求、表达情绪、面对压迫者而进行斗争而形成的共同空间,而歌唱便是连结个人表达和集体共感的方式之一,这也是广场的民众之歌最基本的形式。这些于不同时代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随民众聚散所流唱的“广场”的歌曲是充满了记忆和历史的。悠远的如传唱数百年的《阿里郎》民谣、以及19世纪末自歌词出现以来转换过两次曲调的《爱国歌》,更近一点的为熟悉南韩198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社运历史的人熟悉的《为您进行曲》[1]以及中文世界不少人知晓的金民基(Kim Min-ki)的创作歌谣。以上歌曲无论流传的历史远近都曾经面临禁制或铭刻了和政权暴力对抗的痕迹;《阿里郎》、《爱国歌》尤在日本殖民韩国时期禁唱过,但是至今仍传唱不断。《民》一文中以“传唱性质”、“通俗性”稍微区分了一些韩国的广场之歌所可能联系的民众主体的差异,简单来说《阿里郎》、《爱国歌》以及一些儿歌、民谣可能是多数人在小时候就开始知道或在学校里学到的歌,因此在广场上的连带作用非常的高,而像是《为您进行曲》或金民基的《朝露》则是多数大学生较知道的歌曲。而“经历过历史曲折被人们选择的歌”随着时代的变迁,伴随着主体身处于广场面对现实和社会时在心里究竟起了甚么作用,不同声音(来自各地、阶级、性别、贫富、老少等不同社会位置)齐唱着的曲调又为时代奏出了甚么样轻重缓急的旋律?这是《民》文留待正处于不同社会空间中的读者思考的问题。
   
    以中文世界的感知来解读《民》文,最可以勾动音乐印象的莫过于《阿里郎》这首歌了。这首歌谣根据一些可考的资料,在韩半岛已经流传了将近千年,即使是在目前的韩国,这首词曲作者已经不可考的民谣有非常多的版本,更有不同的吟唱方式、乐器配奏的形式,甚至某些《阿里郎》的版本就在歌名前加上韩国某地方的名称而称为例如《京畿道阿里郎》(此版本流传最广),韩国剧情片与反殖民电影开端《阿里郎》[2](1926)主题曲即是改编自此版本。在韩国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阿里郎”,许多探讨南北韩议题的韩国电影当中,也能够常常听到剧中的人们不管身处南北,思念不能立即见面的亲人与家乡时也总会吟唱《阿里郎》。《阿里郎》在历史的长流里流转“翻山越岭、行走前进”(这是韩文版歌词给人的意象),它更走出了韩半岛有了其它语文演唱的版本,也时常和吾人对韩国人的文化印象连结,说到“阿里郎”无不想起它和韩国有关。在台湾比较为人所熟悉的是凤飞飞所翻唱的版本,此翻唱版本的歌词大致贴近韩国广传版主调的歌词意境,大概的意思就是希望所爱的人和自己不要分离。但是细究比较的话,韩文的歌词意境有比较多空间的描述,例如山河、故乡、行走等,有研究者指出这和《阿里郎》的源流地江原道有关。
 
如果说在韩国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阿里郎》,那么除了声声可辨的“Ari-Rang”,各种版本的“阿里郎”因人因地唱出甚么样的感情和处境呢?这同时是不是在提醒着我们对于参与于广场的民众,须投以更复杂的关注视角,甚至关注那些无法来到正在发生的广场上而于现实中搏力与结构压迫抗争的民众。以《阿里郎》如此因时地不间断改变内涵却又有所不变的特质,再对照《民》文中所提到的“广场上主体的选择”和“唱着和以前一样的歌但是主体连带的是不同时代与里想的意义”,或许有助于了解金昞五为此文所下的附标题“传统是身体、革新是心灵”的积极意涵。更广义地来说,任何的歌谣都是和人的实践、行动、维生、思想等息息相关的,它也是不同权力(可能是保守的也可能是进步的)争相介入的意义生产界面,把歌谣摆放在历史视野中理解而不仅仅限于感官的体验,或许是开启认识(清理)声响、感官和社会关系/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简介:刘雅芳/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本文的完成受到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延光锡的许多帮助,他提供了许多韩国在地经验,并帮助我了解《阿里郎》的历史,在此感谢。本题目挪用自李双泽的文章《歌从那里来?》(收于梁景峯编《再见,上国:李双泽作品集》,1978年长桥出版社)。李双泽(1949-1977),画家、诗人、歌手、作家,为开启台湾1970年代民歌运动的重要舵手,生前透过书写、歌唱、创作,企图能在台湾当时受西方主流文化箝制的氛围中唤起青年人「唱自己的歌」的意识,他所留下的创作歌曲虽为数不多但是贴近知识分子的心灵与社会关怀,为人熟知的歌曲为《老鼓手》、《少年中国》和《美丽岛》。

[1]或译为《献给您的进行曲(光州之歌)》。在台湾传唱的有工人乐队—黑手那卡西根据劳动者处境改编的版本《劳动者战歌.韩国光州之歌》。
[2]此电影为韩国导演罗云奎(Na  Woon-gyu)的作品,该电影发表时韩国处于日本殖民期,且是无声电影的时代,电影剧情透过辩士解说,一般数据皆论及该电影反映了韩民族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苦闷,具现实主义色彩。然而无声电影何以有主题曲?依笔者有限的语言能力参阅的数据,有几种说法,例如电影播映时歌唱演员唱此民谣,或观众在此电影播映结束之际时齐唱《阿里郎》。而也有一种可能是,当时的电影主题歌多为另外录制而为电影宣传,不是现在一般理解的一定会出现在电影当中的歌曲。但是实际状况为何,仍须进一步考证。
分享到: